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继2019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多跌少,楼市呈现回暖迹象后,3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有6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上涨城市数量回归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第一季度楼市回暖已成事实!小阳春再现楼市!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第一季度楼市回暖,原因在哪里?

原因一

部分城市限售令逐渐松绑。自2017年以来,有48个城市出台各种限售政策,两年多过去,这些限售政策的时间陆续到期,限售商品房陆续上市流通。如厦门、福州、广州、青岛、常州、东莞等十多个地方限售令已到期,还有一些城市也将陆续到期。

原因二

一城一策下,各地做出政策调整。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以来,由于"因城施策"出台,在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各地对楼市调控政策作出一些微调。也就是说,楼市持续下跌的某些城市,通过财政金融等宽松调整,影响了社会预期,推动当地楼市止跌回升。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原因三

2018年以来的各地持续抢人大战。去年,许多二三线城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放低人才落户门槛,由此吸引了大量人才落户当地。有些地方将住房、购房作为一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对房价回暖产生了助推作用。

原因四

信贷宽松,土地市场回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信贷环境逐步放松,今年1月央行全面降准后,房企融资总额大幅上升335.23%,创一年来月度新高,房企资金压力有所缓解。以此同时,房企拿地热情创出新高,土地流拍明显减少,不少地方出现新地王。这些都提高了房地产升温预期。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原因五:

购买力集中释放。自2017年楼市调控以来,房地产调控压抑了部分购买力,随着限购政策到期,陆续放开,两年来积累的购买力,在一段时间内逐步释放。另外,由于部分城市前期跌幅较大,在信贷宽松下,购房者怕踏空的心理,也导致了价格开始出现上浮迹象。

原因六:

政策因素影响。本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关于建设城市群、都市圈,以及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政策等相关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楼市预期。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政策、金融双剑出鞘,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01

针对第一季度楼市回暖迹象,近期住建部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专题调研。调研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但部分热点城市住宅销售回暖、土地市场热度回升,需引起高度关注。对此,住建部对第一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02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时,针对房地产提出44个字:"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及房地产内容,而此次再次提及,意味着调控有可能再次收紧。

以此同时,住建部要求各地坚决贯彻"房住不炒"、"三稳政策",保持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政策面上,顶层已经做好了防范房价报复性上涨的各种可能。

03

金融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召开的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上,再次要求"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结语

事实上,四月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再度收紧了楼市调控政策,如北京收紧了国管公积金政策,贷款按照"认房又认贷"执行;长沙停止了对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深圳展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对各种违规购房、规避限购限贷政策等炒作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还有郑州、济南等多个城市则公开辟谣,表示并未松绑限购限价政策。

综上,可以预计的是,在顶层预警、政策严控的主基调下,集合央行表态"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大家所关注的房价大涨情况应该不会发生。而有业内专家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趋于理性,第一季度集中释放购买力后,加上信贷宽松小周期已结束,不仅不会造成房价大涨,这一轮的楼市小阳春恐怕难于持续。大家有什么看法?

六大原因成房价推手,顶层44字预警,楼市小阳春或将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