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求对: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

施亦南


上联:东风夜放花千树。(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紫气朝拂仞万山。(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对没有说明上下联,依据尾字树是仄声,自定为上联。根据对联的平仄韵律和对仗要求,完成下联。



南宋抗金英雄辛弃疾的词多显豪放,这跟他多年金戈铁马的生活不无关系。尤其是南迁临安后,北复中原的悲凉放大了他的词作的豪放。但这首《青玉案----元夕》的著名词作,却有着婉约派的柔美,让人在辛弃疾的侠骨中看到了一丝柔情。这第一句——东风夜放花千树,就写尽元宵佳节的绚丽多姿。还有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句被王国维认为是人生的三个层次之一,至今广为流传。



因为是辛弃疾的名词作,现在拿出来对联,考虑本人才疏学浅,在此作对,权当学习交流。有不足之处,还望斧正。


富春叶语


本联出自南宋大文豪,词人辛弃疾的名篇《青玉案----元夕》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给古人名句配对联,因为本人的文化水不平,学识浅薄。所以倍感压力山大,力不从心啊!不过既然头条网友们十之八九都对对联有兴趣,玩的开心。那对出的对联就会参差不齐,各有千秋。咱们提倡的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之间图个文字游戏快乐,也是美事一桩,不胜欢喜。

原著《青玉案一元夕》一一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秀才注】

(一):玉壶:此词中比喻月亮,指月亮。

(二):蛾儿、雪柳、黄金缕:据悉这三样东西都是宋代妇女们过元夕节时专门佩戴的饰物。

(三):阑珊:零落之意。

【解析】

本词作是词人元宵节记景抒情之佳品。上阙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妙笔生花,侧重描绘渲梁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佳节灯月相映美的热闹气氛。将"东风夜放花千树″巧妙地比喻元宵夜的灯光,月光,以花喻灯。可谓别具匠心,景趣横生。

接着又以"更吹落,星如雨″形象地写出了焰火、烟花一明一暗,此起彼落,用现代话说就象在看流星雨一般美丽动人。"宝马雕车″四字表明车马华丽名贵,指当时游玩之人的地位身份比较高大上。用"香满路"强调游者众多,绎驿不绝。"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则是说彻夜欢歌笑语,各种乐器,节目结连不断,让人目不睱接,留恋忘返的情景。

下阙着意刻画了主人公自己在大庭广众,无数游人之中独步千百回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之处,自甘寂寞,孤独高傲的美女,借此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所追所求的境界非常高雅。寓意深刻,富含哲理。请细品嚼: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两句有承上启下转折的作用。续写元宵夜的盛况美景,一下子将笔锋转移到身节日盛装,佩戴着各种名贵饰物的游人美女们身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这无数的女士之中,却唯独没有词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己心上意中人。一句"众里寻她千百度"深深刻划了寻找知音之艰辛苦楚。失望之情不言而喻。可就在这"山穷水复疑无路″令词人几乎绝望之际,去又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场面。"蓦然回首″的一刹那间,远远望去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词素以豪放而著称闻名于世。当然他的婉约词风也毫不逊色,曼妙无穷,回味悠长。本词就足以证明辛弃疾也是婉约词派的皎皎者。与李清照可以平分秋色,难推伯仲。

【上联】:东风夜放花千树,

【下联1】北雁朝辞泪两行。

【下联2】南苑晨收梅万枝。

【下联3】南水朝垂柳万丝。


秀才品诗词


用辛幼安“东风夜放花千树”为上联,此古人所谓英雄欺人耳。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韩退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两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千字重复了,分外遗憾。

试对之曰:

东风夜放花千树。

北院诗开酒一罇。

出处, 王禹偁《日长简仲咸》诗。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另对之曰

东风夜放花千树。

名酒陈迷月半湾。


风云散士


上联:东风夜放花千树【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碧海晨霄月窕空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来名家名句入联者甚少。盖因既是传颂千古的经典名句,都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都是古人们的神来之笔,灵魂灵感之作,改一字即减其神韵,失其俊惹,所以也必须得配经典之对!

"东风夜放花千树"出自辛弃疾作品《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还有一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绝处收尾即逢生”。

东(定语)风(名词) 夜(定语)放(动词)花(名词)千树(冠状语)

碧(定语)海(名词) 晨(定语)霄(动词:慢慢退去,同消)月(名词)窕空(定语,远远而清晰的挂在当空)





憨山畊素


辛弃疾,是杰出诗人,也是万中无一的骁勇战士。曾率五十锐士,百万军中擒杀叛贼,青史流血再留名。

所以,唯有他即能写“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放雄词,又能写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样温柔淡然的词句。

梁衡曾经评价辛弃疾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被称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无论豪迈热血,还是婉约细腻,皆登峰造极,也真是没谁了。

这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是诗中之龙的千古绝句,与之唱和,势必登天。非要一试,窃必要高扬沙场武魂,彰显辛弃疾文华武烈、千古独具的壮志与神采。

斗胆试对:

东风夜放花千树,

北国斩首万人敌。


幕后罗记


东风夜放花千树

北雨晨鼓箭万发

辛弃疾的诗词乃当时之龙隐之作,无人能及,能文能武,只是时不与我!

要与如此气势磅礴的诗词寻对,我想只有当年曹操在赤壁与东吴孙权荆汉刘备一战之壮举!

吴蜀联合要战胜强魏,必须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正如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一样,着力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便出于此战前夕的绝顶精彩之作,故对之!

天将黎明之际,几乎谁都还在睡梦之中,又兼有大雾霾天气,凭借这个先天气候条件,才有草船借箭的成功!

书读至此,不得不服罗贯中先生之大手笔法,盖当世无双!

唯先生之才可与辛弃疾之诗词可比拟!


用户61529114977


辛弃疾的《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果作为上联求下联,确实不好作。出题者你也太厉害了,挑的句子有水平!😄为了完成头条任务,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作一个下联。😅

东风夜放花千树。

西山月升灯万家。

学识浅陋,加之上联写的太好,我只能想到如此一句了。


西部风情网


东风夜放花千树

平平仄仄平平仄

夏日朝发箭万支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东风夜放花千树,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意思是指东风吹拂下,百花尚未开放,倒是催发了元夕夜的火树银花。

题主问的是怎么对这个名句,那么依在下之见,自然应该以名句的原意来对,也就是说下联所言,最好也是虚指、比喻而非实物。

明白了这一点就好办了,想起黄霑作词,张国荣演唱的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当年情》中有一句:声声欢呼跃起,像红日发放金箭。再联想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红日初生,其道大光。下联就呼之欲出了。

“红日”改成“夏日”,使平仄更加协调;“夜放”,我对“朝发”;“花千树”,我对“箭万支”。

东风夜放花千树,

夏日朝发箭万支。

唯一不满意的,是没有把“金箭”的意思表达出来。没办法,才力有限。

请各位大神不吝指教,感激不尽!


磊落故人


上联:东风夜放花千树【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西岭晨迎万道霞【平仄平平仄仄平】

简析:名家名句入联者甚少,为何呢?盖因那些传颂千古的名句必定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都是老夫子们的神来之笔、心血之作,改一字即伤其神韵,失其光华。那么优秀的出句怎么去对呀?任你再能耐、再能写,面对此般景况也只能是自惭形愧、黯然失色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是辛弃疾作品《青玉案·元夕》的首句。这首词已经传唱了一千多年,是辛弃疾的得意之作,其中还有一句更有名的,那便是篇中尾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宋朝词坛的领袖人物,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双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世称李易安。辛李二人是济南老乡)。稼轩词雄浑豪迈而又不失细腻柔媚,被世人称之为『词中之龙』。

辛弃疾不但文才惊世而且武力值爆表,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曾亲率五十余骑闯入几万人的金兵大营,于敌方帅帐中生擒叛徒张安国,而后杀出重围渡江南下,把叛徒交与南宋朝庭处理。此般胆略神勇除却演义小说中的人物,试问青史之上能有几人?

辛弃疾胸怀天下,乃不世出的栋梁之才。惜此公虽生当其时,然遇主昏庸胆小,难以施展满腑的雄才大略。空有『美芹十论』、『安国九议』又如何?还不是"拍遍栏杆,无人会","断鸿声里"空磋叹;"气吞万里如虎″又如何?也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后来先生老了,人也想开了,拎着酒瓶"稻花香里看丰年″去了。

观浩瀚青史,风流人物众矣,如辛稼轩这般文如龙、武如虎者实在寥寥,可叹柱国之才乏人问,满腔热血空翻涌。稼轩壮哉,稼轩悲哉!




翼飞随笔


楹联对子单独成体明清两代尤为新盛,在唐宋之际,对仗在格律诗中作为必要的手法,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还没有单独成体,初唐时期,近体诗中有些对仗也不是工对,宋词中,有些词牌对仗部分也不像明清那样楹联对仗严格,而是以意取胜。你把期中一句摘录出来,神韵马上消失,即使你对上了,但那意思就太差了,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是服务内容的。

辛弃疾的这阕元夕,作为千古名篇,如果非要对,也只能从他的句子里对。上片中写的很明白。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暗路。

这也成为折腰对,即上下平仄没有相对,如果按照传统意义的楹联,你就死对出来,能有辛弃疾的那种神韵吗?

一家之言,不接受反驳,不喜吻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