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宋耀如堪称是民国时期的“最牛岳父”,不仅自己是孙文领导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培养出来的宋氏三姐妹也都名声在外。事实上,除了宋耀如之外,民国时期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岳父”,三个女儿都成为我国科学界的杰出女性,女婿也都是一时俊杰。至于他自己,如果不是当年他选择主动隐退,必定可以做到上将的高位。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何澄。

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灵石何家大院旧址

何澄,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虽然两渡何家不如宋耀如的家族显赫,但也是累世五代的科举望族,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从明末迁居两渡开始一直到晚清废止科考,两渡何家子弟中考上进士的就有十五人,在清廷中枢供职的共有六十余人。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21岁的何澄作为山西首批赴日留学生,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何澄及何泽民、何怡贞旧照

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军事人才奇缺,只要何澄愿意回国进入军阀麾下效力,必定能够享受荣华富贵。然而何澄并没有走上这条道路,他的选择和宋耀如一样,那就是加入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留日学生谷思慎向何澄介绍了中国同盟会。何澄早就意识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同盟会,同时还加入了该会的核心组织——铁血丈夫团。

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铁血丈夫团”是同盟会下属的秘密组织,主要由同盟会员中留日的陆军士官学生组成,总共只有二十八个人。第二年,何澄就被选为该组织的军事骨干,直接接受孙中山先生派遣,后受命回山西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从日本毕业回国的何澄被清廷陆军部通国速成武备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聘为兵学教官,后来又进入军咨府第二厅任职。

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阎锡山旧照

“辛亥革命”爆发后,何澄从京城一路南下,协助陈其美谋划光复上海,成功之后任职沪军都督府参谋长、沪军第二师师参谋长,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年轻将领。然而就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厌倦了军阀乱局和官场黑暗的何澄毅然退出军界,回到苏州办实业、兴教育。要知道,“铁血丈夫团”的成员后来几乎都身居高位,比如阎锡山成为一级上将、李烈钧也成为二级上将,凭借何澄的资历想要成为上将可谓轻而易举。

此人若不隐退本可位列上将,二女婿享誉全国,三个女儿全是科学家

▲何泽慧、钱三强夫妇旧照

值得一提的是,何澄共生育有八名子女,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何氏三姐妹”,她们都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长女何怡贞,就读于美国蒙特霍育学院物理化学系,先后获得化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与身为物理学家的丈夫葛庭燧冲破美国当局阻力回到新中国。次女何泽慧,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又进入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留学,后来在法国法兰西学院发现了铀原子的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因此轰动了世界科坛,并成为中科院院士,其夫钱三强同样是中科院院士,还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乃是家喻户晓的“两弹一星”元勋。何澄的幺女何泽瑛,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致力于研究种子学和植物形态学,后来也成为中国植物学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学者。

《何澄》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铭记先烈、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