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今年4月18號,按照當地風俗,李華雲的骨灰在殯儀館存放3年後,終於落葬。墓碑上,替戰友盡孝的蘇州“兒子”楊建清的名字也刻了上去。這背後是一段特殊而又感人至深的“母子情”。


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此前,看蘇州記者曾報道過這位蘇州”兒子“盡孝的故事。老人落葬的當天,楊建清的“山東妹妹”也聯繫到記者,告知老人已順利安葬。蘇州”兒子“與山東”母親“結緣,還得從30多年前的一段戰友情說起。


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照片中的戰士名叫杜興山,是李華雲老人的大兒子。34年前,19歲的杜興山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老山前線的貓耳洞裡,他和楊建清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1985年6月11日,杜興山為了搶救255高地的傷員,不幸被越軍的炮彈所傷,戰死沙場。半個多月後,杜興山的母親從山東寄來一封家書,而那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犧牲的噩耗。


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這份信件無意間輾轉到了楊建清的手上,經過再三斟酌,楊建清最終提筆寫下了這樣的話。

“親愛的媽媽,請您允許我這樣冒昧的叫您一聲,親愛的媽媽。我是興山的戰友,今天偶然的機會,我和你相識,從你那帶淚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了母親的慈祥和偉大,看到了母親的心願和希望......興山在戰鬥中光榮犧牲了,他立下的志應該由我去實現。”


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1986年的4月,楊建清的部隊從前線撤了回來。於是他去了趟杜興山的山東老家,那時李華雲就認了楊建清做乾兒子。

此後的30年間,楊建清一直和李華雲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逢年過節都會給她寄一大包裹的特產。只有有空,他就經常前往山東看望母親,陪伴在她身邊,以此來彌補這位母親心中的空白。對於楊建清來說,他這輩子唯一的願望就是,讓老母親感覺興山沒有犧牲,讓她感覺興山一直在她身邊。


一個諾言!蘇州”兒子“替犧牲戰友盡孝三十餘年


如今,老人去世,這段”母子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