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支持給聯通充話費,是要推翼支付,還是別有用心?

作為中國僅次於移動的兩大運營商,電信和聯通最近似乎合起夥來在搞一些小動作。

有人在中國電信網站的充值專區發現,中國電信在該專區正式上線了為中國聯通相關業務進行繳費的功能。儘管官方對這一改變並未進行大肆的公開宣傳,但低調背後的動機或許沒那麼簡單。據經濟學家分析推測,電信此舉可能是為了大力推廣其“翼支付”服務。

電信支持給聯通充話費,是要推翼支付,還是別有用心?

作為中國電信旗下一款互聯網金融產品,翼支付雖然出生挺早,但一直做不過國內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翼支付最大的優勢就是身後依靠著電信,基本使用者都是電信用戶,而這部分電信用戶在整個支付市場來說並算不上什麼,畢竟目前網絡支付基本被支付寶微信這些互聯網企業壟斷。這次,電信為聯通敞開大門,估計也是為了給翼支付獲得更多的流量。

但是,電信想憑藉拉攏聯通以此推廣翼支付,效果還是有限的。據瞭解,這次電信上線的聯通用戶充值功能還是有很大侷限性。在支付方式上,用戶為中國電信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可以選擇“度小滿”“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等多種支付平臺進行支付,但為中國聯通的手機號碼充值話費時,只可以使用中國電信旗下的“翼支付”這一種平臺進行支付,而且並不享受任何優惠。

電信支持給聯通充話費,是要推翼支付,還是別有用心?

雖然在支付市場上,電信不太能出頭,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電信和聯通的合作,也許為其打開新的局面。而且,國家對電信和聯通還是有一定關照的。目前5G頻譜劃分的初步方案是,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將分別獲得3.5GHz左右的各100MHz頻譜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6GHz附近的100MHz頻譜資源。一般而言,在3.5GHz頻段上部署5G網絡,其產業鏈更加成熟,因此,3.5GHz也是國內運營商爭奪的主戰場。相對於3.5GHz的產業成熟度,2.6GHz則是一片空白,需要中國移動一家來開拓。

電信支持給聯通充話費,是要推翼支付,還是別有用心?

那麼,電信是否能借5G翻身呢?從大勢來說,5G的網絡覆蓋成本更高,而電信,聯通在資本實力上相對移動是處於根本性劣勢。有4G基礎在前,資金最為雄厚的移動預計在2019年年底前就能實現5G大規模的商用,而電信與聯通則要等到2020年。

但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電信聯通單方面在5G上比不過移動,那要是聯起手來呢?三家競爭會出現一家被淘汰,最後變兩家競爭,那不如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合併,再打造出一個可以和中國移動對抗的新公司。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說不定兩家更能有利於國內通訊市場。

另外,5G建設需要投資很多,除了繼續提高網速外,還要滿足人與物、物與物通信需要的低時延、高可靠和高密度的性能,最終開啟“萬物互聯”時代,這些都使得5G建設成本相較於4G時代陡增。三家分別建設,耗費太大,一家獨大又不利於發展。兩家就能既避免重複建設,還可以保持競爭,避免壟斷。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