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Bug事件始末:官方拒絕透露涉事金額,是否追回尚無說法

拼多多現大bug損失200億?官方:已修復和報案

拼多多Bug事件始末:官方拒絕透露涉事金額,是否追回尚無說法

星期天的早上八點,黃山(化名)剛從睡夢中醒來,就收到了微信群“羊毛”的消息。

群友熱切地討論,拼多多上的“薅羊毛充話費”已經持續一個晚上了,只要在APP上領券,就可以無限次地充話費,每次只用花費4毛錢,就能成功充進100元話費。還有網友猜測,這是因為拼多多公司在每個星期六放假,星期天早上11點才上班,這樣的巨大Bug才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黃山趕忙打開了拼多多的APP,搶到三張優惠券,並在八點39分成功付費,系統顯示正在受理。

但話費沒有如他所預料一般到賬,直到下午4點,拼多多的新聞在網上沸沸揚揚,黃山只能就此作罷,拼多多不會給他充話費了。

1月20日,拼多多被網友爆料從凌晨起出現重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代金券,許多羊毛黨連夜薅羊毛,涉事金額上千萬。

爆料源於新浪微博上一位名為“互聯網的那點事”的博主在11時24分發布微博:“從20日凌晨開始,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注意是領取,不是搶購。專職羊毛黨發現了這個大Bug,半夜打電話喊人薅羊毛!有的大牛已經領了上千張100元無門檻券,怕被抓進去於是把領券方式公佈於眾,於是大批用戶開啟了薅羊毛節奏。”他還進一步聲稱,拼多多平臺上損失的金額在200億以上。

許多用戶曬出了自己在拼多多上低價薅到羊毛的截圖。根據網友總結,拼多多的優惠bug始於20日凌晨,在早上9點左右關閉。但界面新聞記者詢問多位用戶後發現,部分用戶在9點40分依然成功充值了100元進賬戶,也有用戶雖然領取到優惠劵並充值,但充值金額始終沒有到賬。

對此,新浪財經還發布了一則簡訊:某網購平臺**多一夜交易金額達到338億,其中約263億元為話費充值訂單。

與此同時,網絡上流傳著一張微信截圖,自稱為“公關部門-多多哥”的人士向一位利用100元無門檻優惠券充值Q幣的用戶要求返還充值金額,並稱和騰訊方面進行合作,如果用戶不同意,其QQ賬號很有可能被收回。

拼多多在中午12點45分發布了關於”黑灰產通過平臺優惠券漏洞不正當牟利“的聲明,並將網絡上關於“拼多多公關”向用戶追回金額和“涉事338”億的圖片打上了謠言標誌,聲稱公司內部從未有過這樣一個“多多哥”。

拼多多Bug事件始末:官方拒絕透露涉事金額,是否追回尚無說法

拼多多Bug事件始末:官方拒絕透露涉事金額,是否追回尚無說法

拼多多市場部負責人井然在朋友圈表示,損失金額沒有200億之多,實際資損大概低於千萬元。他還表示,比薅羊毛更快的是“資損200億“謠言的傳播速度。

拼多多Bug事件始末:官方拒絕透露涉事金額,是否追回尚無說法

拼多多將本次事件歸咎於黑灰產團伙的不正當牟利行為,並聲稱已經報案,但拼多多拒絕透露涉事金額。

從以往羊毛黨的“黑灰產”事件來看,如果本次拼多多bug事件確實是相關團伙所為,那麼這是涉及盜竊罪的刑事案件,拼多多需要在第一時間報案並配合警方調查。

但是,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遊雲庭分析,本次事件很有可能是一次被定義為“重大誤解”的民事案件。

根據《民法》,重大誤解,指的是一方當事人因自己的過錯導致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而訂立了合同。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誤解既可以是單方面的誤解,也可以是雙方的誤解。依我國學界通以及審判實踐的做法,等同於傳統民法中的錯誤,重大誤解是可撤銷行為的一種。

這也就意味著,拼多多有權利向使用了這次“100元優惠劵”的用戶要求撤回交易。

拼多多不僅能夠將本次平臺bug解釋為一次因過產生的“重大誤解”,在《拼多多服務協議》用戶守則第五條中,“使用拼多多平臺外掛或利用拼多多平臺當中的BUG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是違反與拼多多之間的協議”,應當立刻停止訪問拼多多並停止使用拼多多服務,拼多多已經為本次的事件提前打好了預防針。

遊雲庭提到,拼多多有可能實施的行為是“抓大放小”,將大額的訂單追回,對於百元的小額訂單不實施追回。這是由於在追回過程中,拼多多很可能無法做到讓用戶全額退回,需要承擔用戶的一部分損失。此外,在本次事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拼多多的bug是其無可否認的過失,因此拼多多的過錯與用戶行為共同構成了“重大誤解”。

可以說,“重大誤解”的背後是拼多多的“重大失誤”。

即使在整個互聯網界,發生這樣涉及金額重大的漏洞也實為罕見。知道創宇反信息詐騙專家潘少華分析,雖然其他平臺也有出現過類似的bug,但像拼多多這種百元額度的大優惠券漏洞還是很少會發生,因為平臺上這類大額優惠券都是需要層層審批的,一方面運營很少會配置這麼大額度的優惠券,另一方面大多數平臺也都會有異常預警與差錯處理。

除此以外,像淘寶和京東這類大的電商平臺對於優惠券本身的使用限制也是相當大的,例如絕大多數都會標註虛擬商品不可用,且優惠券的領取概率也和登陸IP、賬號等級等信息息息相關。

無門檻領取優惠券對電商平臺來說本身就是一個規則漏洞。而如今拼多多會出現這種問題,只能說其風險控制、預警機制、技術和運營的防漏洞能力都亟待提高。

過去,其他平臺也出現過類似的bug,但這些話費、Q幣、會員等虛擬性質的商品往往難以被追回。騰訊視頻曾出現“0.2元開通VIP”bug,東航app也有過”0.4折白菜機票“的平臺bug,京東、蘇寧等電商出現類似bug都選擇了自掏腰包為錯誤買單。安全專家認為,除了那些有組織作案的使用大量新註冊賬號的薅羊毛,其他的損失拼多多大概率要自己承擔。

根據網絡上流傳的群聊圖片顯示,目前拼多多已經讓商家對使用“100元無門檻優惠劵”購買實體商品的訂單停止發貨。

拼多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優惠券暫時不能使用,相關訂單在調查清楚後會做相應處理,因量較大,目前正在排查中。此外,對於是否會找用戶追回已被消費的訂單(如話費、Q幣等等),官方尚且沒有說法。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