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作者 | 鄭興魁

1

最近,⼥⼉正在經歷分離焦慮。

每當消失在她的視野中,無論是某個臥室、廚房、衛生間,凡是她看不到的地方,就會⼤喊大叫,迫切的想要把你找回。

平常只要我抱,每次別人想要抱她的時候,就會迅速的回身抱緊你,像八抓魚⼀樣,任別 人怎麼哄都不行。

這個時期,真的是焦急和幸福並存的過程。

分離焦慮是孩⼦成長的必經過程,是幼兒與主要撫養人產生親密情感連結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哭等情緒的正常過程。同時,又被稱為“⼼理斷乳期”。

分離焦慮,不僅孩子有,有時家長也會有。

朋友說,剛送兒子去上幼⼉園,分開時依依不捨的對他說:“你在幼兒園好好玩,放學後媽媽來接”。

誰知,兒子有些不耐煩的回應:“知道了,知道了。”等第二天送完他,本想再看看他,誰知,他又說:“你怎麼還沒⾛”。

心裡有些難過……

前段時間,被一則“孩子第⼀天上幼兒園,爸爸跟奶奶打電話互哭”的視頻刷屏。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開學時。

視頻中,爸爸向奶奶哭訴,哭的像淚⼈一樣,奶奶又心疼⼜好笑,只能笑著安慰了。

⾯對曾經被極其依賴的⼩人兒,突然有一天要離開懷抱,面對這個世界,⼼中一定會有萬般不捨和擔心。

分離焦慮,對於孩⼦和⽗母來說,都將是⼀段難捨難分的經歷。

2

三種依戀模式

分離焦慮是孩⼦需要⾯對的⼀段成長經歷,然而,是否能夠安全度過這個時期,很⼤部分取決於與主要撫養⼈媽媽的依戀關係。

1969年年,美國⼼理學家安斯沃思和威特為了測量量嬰⼉依戀的方法,設計了一個陌生情境測驗( strange situation test),⽤以評定 1歲嬰⼉對其母親的依戀的安全性。

最終,將嬰兒的依戀關係分為三類:

  • 安全型依戀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這個人群未來長大以後,很可能會發展出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擁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人,⻓大後無論與朋友的相處,還是在婚姻當中,都可以有很好的親密關係。⽼話說,3歲看小,7歲看⽼,其實在3歲之前基本上就定下來很多關係的相處⽅方式。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 迴避型的依戀關係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也就是說,我不想接受,我怕親密。我既想要靠近,但是我又很害怕。

看到媽媽的時候,不想理你,等到不在的時候我要吵著、哭著要她來。這樣的孩⼦長⼤以後會變成⼀種迴避型的依戀關係。

這類孩子⾛進婚姻後,很容易成為這樣的人,天天給配偶打電話問,你在哪裡,報告你的位置。

我既要靠近,但又不信任。

  • 反抗型依戀關係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這三種模式的形成,很大部分取決於嬰幼兒時期和媽媽的關係,尤其是在前3歲的時候,這 種模式的建立,會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分離焦慮從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了。

⽐如:他開始學爬的時候,會爬一爬,回過頭來看看你,然後再去爬。這是一個給他安全依戀,讓他向外探索的一個過程。然後,就是經歷無論去哪兒他都要跟著的過程。

3

緩解分離焦慮: “兩不要”

但是,很多父母真正開始經歷分離家,是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

孩子即將要習慣長時間的遠離父母,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和陌生的人相處,這對孩子來說,是需要適應的過程。

所以,處理好這個時期的分離焦慮,是很多家長都必須要面對的難題。然而,家長常存在的兩個誤區,會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適應過程,這兩種情況,儘量不要有。

  • 不要讓孩子感覺去幼⼉園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剛開始對陌⽣的環境不太適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家⻓不要再強化這一點。

⽐如,平時儘量少說,“你不想去幼⼉園”之類的話。還有當提起一些有關幼兒園的事情時,儘量把它和愉快的事情聯繫起來。

  • 不要把⽼師搬出來,壓制孩子

⼀些家長喜歡說:如果你再不乖,我就去告訴你們⽼師去。

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師、幼⼉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且,一旦讓⽼師這個人在孩⼦心中形成可怕的形象,那麼,將會嚴重影響孩子在學校和⽼師的關係。

所以,不要一邊想讓孩子喜歡幼⼉園,⼀邊⼜給他有關幼兒園不好的體驗,拿幼兒園嚇唬他。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4

“兩個辦法”

如果想讓孩子順利度過入園的分離焦慮,可以嘗試這兩種辦法: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不要試圖跟他講道理,告訴他幼兒園有多好玩,或者不好玩,他會很牴觸。

你可以試著跟他用迂迴的方式來做,比如,拿一些道具(玩具)。

拿出一些孩⼦平時喜歡玩的玩具,可以把玩具⽤來當作和孩子溝通的⼯具,這個其實是可以繞開他的防禦。

我們可以這麼說:

今天⽶老鼠去幼⼉園了,

中午沒有睡覺,

你覺得他在想什什麼?

他會告訴你,中午為什麼沒有睡覺,或者,他可以把⼼裡的想法都告訴你。這樣聊天,⽐直接問他和告訴他這個事情的好壞都好。

我們還可以這麼說:

有一隻小蝴蝶,⻜到大地去玩兒,它⼜碰到另外⼀只小蝴蝶,你覺得接下來它們倆會發⽣什麼?可以用這個方式,看他在幼兒園,怎麼跟小朋友相處的。

這個時候又來了⼀只大蝴蝶,它說好像是來照顧這些⼩蝴蝶的,你覺得它們是怎麼在一起玩兒的?

孩子可能會告訴你:這個蝴蝶⽼是要咬他,這個蝴蝶⽼是要撞他,他不是很開⼼。

通過這個樣的⽅式,可以很好的引導孩子把⼼裡話講出來。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

但是在使用這個方法之前,需要注意⼏個大的原則: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對於孩子來講,他的言語化的過程是他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當他一旦能夠表達,他的情緒就會控制。也就是其實我們碰到很多⼩朋友,就是說我情緒⽆法控制,我一定要⽤哭鬧的⽅式,因為他並沒有選擇一個更加成熟的方式來處理理他的情緒,言語化是⼀部分。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魔法親親》這本繪本,可以很好的詮釋這個方法。

娃上幼兒園爸爸崩潰大哭:搞定分離焦慮,只缺這一針“緩和劑”

⼩浣熊不願意上學,因為他要離開媽媽到⼀個陌生的環境,他正在經歷分離焦慮。

但是媽媽向他保證,他一定會喜歡上新學校,並告訴了他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就是在小浣熊的掌⼼上印了一個吻。

這樣⼩浣熊到幼⼉園後,當感到孤獨,想媽媽的時候,把掌心的吻輕輕的按在臉頰上,就會像是媽媽在身邊,也就不會害怕了。

在孩⼦⾯對分離時,可以尋找一種“過渡性”客體,或一種儀式,能夠起到安撫孩子的作用,幫助他順利度過分離焦慮。

過渡性客體的特徵是:柔軟和溫暖的,就像媽媽的懷抱是溫暖的一樣;孩⼦喜歡的,但也會打它、撕咬它,它可以承載孩⼦的很多情緒,而且不會動不動就壞掉。

曾經在國外的飛機場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外國小孩很大了,還經常會揹著一個枕頭,其實這個枕頭很大程度上作為一個過渡性客體存在。

這個玩具可以是一個手帕、小毯子、玩偶等,如果沒有合適的,還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娃娃,現在某寶上賣的有很多製作娃娃的材料。最好讓他自己挑選一個喜歡的,然後縫一縫,做得堅固一些。

孩子的成長,經常是親密和分離相伴相依,做好心理準備,和孩子一起面對,將會發現,成長不是一部難題書,而是樂趣書。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