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別人可以擔任的工作,我何必一直擔任下去呢?但是有一項工作我是不會辭掉的,就是科研。

——王淦昌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

1907年王淦昌出生於江蘇常熟。先讀私塾,13歲到上海,就讀浦東中學。

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華大學,1929年留校任助教。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到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L·邁特納(Meitner),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

1956年,王淦昌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並被選為副所長。他領導的物理小組首次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引起國際學術界轟動。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年輕時的王淦昌

1960年12月王淦昌從蘇聯回國,受命秘密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於1962年基本上掌握原子彈內爆的手段和實驗技術。

1964年12月,王淦昌獨立提出激光驅動核聚變的建議,中國激光核聚變研究開始起步。

1984年,王淦昌接受柏林大學授予的榮譽證書,這是專為獲博士學位50年後仍在科研第一線工作的科學家設立的,人們稱之為“金博士”。

1998年12月10日21時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兩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當還是柏林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時,年僅23歲的王淦昌,就有過一次擁抱諾貝爾獎的機會。當時,王淦昌向他的老師邁特內提出,用雲霧室對一種貫穿射線進行實驗。邁特內是享有盛譽的核物理學家,這一次卻低估了中國小夥子的創造力,她兩次拒絕了王淦昌的申請。兩年之後,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採用了王淦昌提出的實驗手段,發現了中子,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邁特內教授被譽為“德國的居里夫人”

1941年,王淦昌發表短文《關於探測中微子的建議》,美國物理學家艾倫按照王淦昌論文中的建議實驗,接近完成了中微子驗證。這時,身在大西北的王淦昌,囑咐助教孫溈和學生許良英,希望他們把實驗進行下去,可惜他們都沒有沿著王淦昌的設計走下去。1995年,美國科學家F.萊因斯因證實發現中微子的存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傳來時,88歲高齡的王淦昌淡淡地說:榮譽應當歸於最後做出結果的科學家。

桃李滿天下

王淦昌曾擔任大學教授20年,桃李滿天下,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在國防科研領域,他言傳身教,周光召、鄧稼先、于敏、陳能寬、程開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唐孝威、呂敏、丁大釗、王乃彥、賀賢土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導。


我的父親

資料提供/王遵明(王淦昌之女)

父親是一個平凡樸實的人,物質享受對他來講是格格不入的。

抗日戰爭年代,生活極端艱苦,我們全家七口人隨浙江大學輾轉遷到貴州,全靠父親微薄工資維持生活。那時父親得了肺結核病,境況十分艱難,就在此時,為支援抗日戰爭,父親將結婚時僅存的金銀首飾全部捐給了國家。後來家中養了一頭羊,以羊奶補充營養熬過了艱苦歲月。

1947年,父親獲得範旭東獎金,他將所得的1千美元分給經濟上更困難的老師、同事、學生,而對還很拮据的家,卻沒有拿出一分錢來給予補貼。

1960年,正在上大學的我營養不良得了浮腫病,這一年,父親奉命從蘇聯回國,他將他積攢下來的工資14萬盧布(舊幣)全部交給駐蘇大使劉曉,希望能為國家困難出一綿薄之力。父親回國後並沒有給家人及子女帶來任何物質改善。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左一為王淦昌

在兩彈研製工作中父親長年奔波在青海高原及新疆戈壁灘,很少回北京。按國家規定可享受高原地區的補貼和特殊照顧。但他不僅不要補貼和照顧,每次從核基地回北京的旅差費都是自己掏腰包。當秘書要把車票拿去報銷時,他說錢夠花了,報它幹什麼。後來秘書揹著他報銷了,他知道後還很生氣。

1982年他將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3000元人民幣獎金全部捐獻給原子能所,他在給院黨委信中寫道"我自願將獎金全部捐獻給原子能所中、小學,願祖國的娃娃們能茁壯的成長,從而為娃娃們的父親減少些後顧之憂,好為原子能事業多做工作。"這筆獎金成立了"王淦昌獎學金"。

1986年,父親捐出4萬元,原子能院成立"王淦昌基礎教育獎勵基金會"。自1986年至1999年已有616人次獲得此項獎金,其中許多學生後來取得了優異成績。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王淦昌晚年坐著輪椅參觀光電子實驗室

父親去世後,我們秉承他的遺願捐款50萬元設立"王淦昌物理獎",獎勵在慣性約束核聚變和粒子物理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同時為他的家鄉常熟市捐款10萬元,用以發展當地文化教育事業。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那個在金銀灘潛伏17年的“王老頭”》

本文原刊於中國科技網,有刪改

1958年,一支部隊剛剛從朝鮮戰場上凱旋而歸,他們卻沒有解甲歸田,而是直接開赴沙漠深處,他們接到的命令只有一句——不要問幹什麼,不准問到哪裡去。

兩年後,一位享譽世界,最有潛質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王淦昌也突然消失了。而與此同時在中國西北出現了另一個人,名叫“王京”。

他們,為的是共同的使命。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王淦昌

從“王淦昌”變成了“王京”,他說:我願以身許國。

1960

年,蘇聯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單方面撕毀200多項合同,留下了一大批半截子工程。此時的王淦昌,正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與來自於各國的原子和專家利用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加速器開展研究。王淦昌和他的小組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反西格瑪負超子。這個發現,足以證明,當時的王淦昌想獲得諾貝爾獎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然而這時,一個來自於中國的電話,改變了王淦昌的命運。

1961年4月3日,剛剛回國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了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紙通知:劉傑部長約他即刻見面。在辦公室,劉傑與錢三強一同會見了王淦昌,並向他傳達了中央的重要決定:希望他參加中國的核武器研究,並要他放棄自己的研究方向,改做他不熟悉但是國家迫切需要的應用性研究,最後問他是否願意改名。王淦昌毫無遲疑,當即寫下了“王京”兩個字,並擲地有聲地說:

“我願以身許國。”

那時的王淦昌已經五十多歲了。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燕山腳下的“17號”工地,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爆轟實驗的第一樂章。

背井

離鄉、隱姓埋名、絕對保密、斷絕與海外的一切關係,就這樣,王淦昌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製工作當中。

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為了培養爆轟實驗的隊伍,王淦昌專門給年輕人上了一週的培訓課,從數學到物理再到實驗分析。在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後,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燕山山脈古長城腳下的17號工地。

一座碉堡,幾排簡易的營房,十幾頂軍用帳篷,這就是中國第一個原子彈爆轟試驗場和部件研製基地。王淦昌和陳能寬在這裡帶領著一支人員平均年齡只有20來歲的年輕的攻關隊伍,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著爆轟實驗。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王淦昌(右一)指導工作

工地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更艱苦的是科研環境。最初爆轟實驗用的炸藥和部件,全都是在帳篷裡用搪瓷盆和木棍手工攪拌出來的。在帳篷中攪拌炸藥十分辛苦,因為帳篷通風不好,整個帳篷內都充斥著炸藥粉塵,古怪難聞的氣味沖鼻而入,並且攪拌者還要快速攪動。雖然工作辛苦,但年輕的小夥子們卻都幹勁十足,越是苦差事大家就越爭著去幹,最後乾脆輪流攪拌。50多歲的王淦昌也要爭著幹這個活,大家看著心疼,就把他推到帳篷外,但只要沒人注意,他又會回到帳篷裡。

作為負責爆轟實驗全面工作的領導人,王淦昌對實驗的各個環節都要抓。從炸藥的研製,炸藥成型研究,到爆轟物理實驗,再到最後的測試工作,他都要親自指導。王淦昌從前的研究領域是實驗物理,對炸藥學、爆轟學、爆炸力學等不甚熟悉,他就只能從頭學起,學會了就到17號工地給大家講課。講課中,時常會遇到難題,他就發動大家一起討論,能者為師,會者為師。在17號工地,大家都是白天緊張工作,晚上鑽研書籍。就這樣,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一次次的實驗改進後,終於解決了炸藥質量問題。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王淦昌(左一)

隨著17號工地爆轟實驗的成功,中國的核武器試驗也拉開了序幕。有人說,燕山腳下的隆隆炮聲,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爆轟實驗的第一樂章。在離開爆轟現場那天,55歲的王淦昌拔下了幾根白頭髮,放在石縫中留作紀念。

20年後,他因17號工地的爆轟實驗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的一等獎。

走進大西北,潛伏金銀灘,221廠裡的秘密歲月。

1963

年3月後,大部分科研人員都要奔赴大西北核試驗基地。因為保密要求,王淦昌告訴妻子吳月琴,他要到西安工作一段時間,隨後,就前往了青海金銀灘。

金銀灘地處青海省海晏縣,而位於金銀灘草原中心地帶的核武器研製基地,對外稱221廠據說,為了共和國的核事業,當年金銀灘草原的1700多戶牧民全部搬遷出去,無償地讓出了世代居住的土地。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青海金銀灘

在221廠,王淦昌依然主抓爆轟實驗,也就是“冷實驗”工作。爆轟實驗分散在幾個離他住地很遠的實驗基地進行,這裡遠比當年17號工地大得多。為了隨時掌握實驗進行的情況,他便走馬燈似的穿梭在幾個實驗基地之間。每天,人們都可以看到王淦昌穿著一身統一配發的軍用大衣,腳上穿著一雙高筒靴,坐著吉普車匆匆而過。在基地,小夥子們都幽默地稱他為“王老頭”。

工作時,王淦昌的“牛脾氣”是眾人皆知的。有時工作出了差錯,他便會大聲發脾氣。就連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因為實在忙不過來,想要遲一點再上交推導數據,在跟這個王院長請示的時候,心裡也是忐忑不安的。晚年王淦昌在回憶錄中寫道:“任務非常緊迫。原子彈研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理論方案確定之後,生產實驗的各個方面,必須做到周恩來總理要求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核武器工作保密程度極高,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一丁點信息,而工作人員的行蹤、與何人會面也是有著特殊要求的。一次,王淦昌剛從基地回到北京,還沒顧得上喘口氣,就又接到了讓他立即返回西北基地的命令,他便不得不馬上啟程離京。後來他才知道,當時來北京的日本科學家想要見王淦昌,而他的身份是無法會見外賓的,於是周總理通知他趕快離京,返回基地,同時告訴外賓,王淦昌不在北京,無法約見。

氫彈原理實驗成功後,王淦昌只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不輕鬆!”

那時候

的西北核試驗基地,條件艱苦到難以想象。有限的試驗條件,有限的設備,就是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科學家掌握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關鍵技術。王淦昌帶領他的團隊,從長城腳下到戈壁草原,一次又一次的進行爆轟試驗,摸清了原子彈的內爆規律。

1963年,陳毅問王淦昌“你那個東西什麼時候響?”

王淦昌滿有自信的回答:“再過一年。”

陳毅高興的說:“好!有了這個,我這個外交部長腰桿就硬了。”

在錢三強的提議下,我國在研製原子彈的同時,就已經開始著手氫彈的探索。在原子彈成功爆炸後,身為核武器研究院主管實驗的副院長,王淦昌又迅速地投入到了氫彈實驗中。1966年初,年近60歲的王淦昌和實驗部的同志們一起,制定了爆轟模擬實驗方案,在一次次“冷實驗”中解決了引爆設計技術中的關鍵問題。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在氫彈的研製過程中,我國遭遇了文革浩劫,幸好在周恩來的保護下,尖端科技領域還算相對平靜。但在那個特殊的時期,王淦昌也依舊無法倖免,遭受到過批鬥。儘管如此,他還是頂住壓力和委屈,始終以科研為重。氫彈原理實驗成功後,聶榮臻激動地握著王淦昌的手,而王淦昌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不輕鬆!”


兩彈元勳之-王淦昌


就這樣,從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在離諾獎最近的時候,選擇了放棄。他用他生命中本該最輝煌的17年,隱姓埋名,託舉起一個國家的核大國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