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明天休息


我不是搞音乐的,所以有些用词不一定专业,仅供参考。我就是属于那种流行歌曲只要会唱,就能马上演奏的。不过不专业而已。

我认为,具备不看谱记谱演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感觉出绝对音高,能够为演唱伴奏的。另一种是能够感觉出相对音高,不能伴奏,但是可以转调“独奏”的。

长期玩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洋乐器,往往具备前一种能力,即听出绝对音高。记谱方式是以五线谱为代表。我自身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不太了解,不详细讨论。

而我是小时候长期玩笛子、二胡、口琴,所以能够很容易锻炼出第二种能力,即感觉出相对音高。别人随便唱一句歌,哪怕我第一次听,也能马上翻译成do re mi,完全不用思考,全靠感觉。这是以简谱为蓝本的,用123代表do re mi。但是C调D调这种调性我听不出来。演奏的时候只用固定调性。

我用的笛子、二胡、口琴等属于民族乐器,记谱方式以简谱为代表。与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有很大的不同。笛子二胡口琴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属于单旋律乐器,基本没有和弦的概念。只演奏主旋律。像钢琴,一开始学就必须用双手和弦。用惯了主旋律演奏,就比较容易训练出相对音高的感觉。对于旋律性强的流行歌曲,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旋律性不强的,半音太多的交响乐,则不太好感觉。

要是让我在钢琴上弹流行歌曲,我也是马上就能弹,但是仅限于只用右手,而且只用C调。一转调就懵逼了。不过没关系,自娱自乐而已。哪怕一只手弹,能毫无压力(无需花时间熟悉谱子)即兴弹出来,也能放松心情,自我陶醉,让工作一天的压力得到释放。

我身边和我差不多的人,基本都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即长期玩笛子、二胡这类单旋律乐器。不过都是仅仅自娱自乐,和很多人玩手机游戏(竞技玩家除外)一样,就是打发时间,释放压力。

个人认为,如果玩其他乐器,特别是五线谱思想的,练出这种感觉音高的能力,要难得多。不过如果练出了绝对音高,则要专业很多,也走得更远。这就像打字一样,一开始就学拼音,一两天就可以打字了,如果一开始学五笔,则一个月后还打得慢吞吞。不过后者的后劲要大很多。


犍为真人


没有谱,甚至不识谱也能玩乐器,这是我一直以为很正常的事,因为我过去见过很多这样的人:我上小学、中学那会,正处文革时期,那时的音乐课,基本不教什么乐理的,只是老师拉着手风琴或弹着脚踏风琴教大家唱歌而已。下乡后,因没什么娱乐,我们很多知青就口琴、笛子、二胡、奏琴、曼陀铃、小提琴的瞎玩,真正懂乐理的不多,但皆能成调。而我自己,则是在会唱一些歌曲,会奏一些乐曲后,再看见歌谱或曲谱时,才知道那些歌曲或乐曲在谱上是怎么表示的,从而悟出了一些乐理,这纯属“野路子”呢。我的这种路数,在当时应该说很有代表性的。玩乐器靠熟能生巧,而没有谱,不识谱也能弹奏乐器,我认为很多人都可以,除非天生五音不全之人。这谈不上多大的天赋吧?





逍遥信天翁


我记得,我和音乐的缘分,始于8岁那年爸爸买给我的电子琴,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感觉,依然历历在目,我那时候,开心的坐在琴前,小心翼翼的敲着键盘,不知道坐了多久,我突然,在琴键上摸出《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曲子,当时我妈从厨房里跑出来,惊呆了,高兴的直叫我让我再弹几遍,谁知那时候,爸爸就已经给我报了钢琴课,第二天,就带我去见老师,那是一个冬天,我记忆犹新…后来,爸爸就给我买了钢琴,本是不富裕的一个家庭,到现在我都庆幸,我有一个这样的爸爸。说来,我天生,对音准的概念,就很好!在我记忆里,一路走来,我的音准一直都很好,后来高中艺考参加了集训,专项的视唱练耳训练中,不觉得有难度!所以,我觉得,天赋还是很重要滴!


張潇月


哈!问题有意思,俺要啰嗦一番,有兴趣的看官当故事看,别笑话俺就好!

任何事物,就怕痴迷,到了对某一事物,吃饭睡梦中都想的程度,自有神来之技!老辈人说程咬金梦中学艺,醒喽只记住三板斧你还不信,我信,俺还嫌他忘心太大呢!

我年轻时酷爱唱歌,不识谱,收音机唱什么学什么,时行歌曲戏剧,听上几遍即会,后来因倒腔不知休声保养,把嗓子毁了,痛苦啊!

发现供销社货架上有京胡卖,五元一把。可吃饭都紧张,哪敢于父母要钱啊!村人有养兔者,讨了一对小兔子,挖坑垒洞,尽心饲喂一年,小兔下了小兔,把兔爸爸揪着耳朵提到集上可可卖了五元。紧跑慢踮买了胡琴回到家是下午一点。也没吃饭,坐到大门外猪圈顶上开拉 。一直到了子夜一点,摸熟了歌曲三首,又不识谱,直到今天,无不称奇!

其间参加工作,文艺活动,这把二胡可就起作用了!转眼百年,退休后二胡成了主业,培养出业余歌手一大帮,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书接上回:老婆子唱歌,想学电子琴,陪她到乐器店一瞅,雅马哈、卡西欧三四千!我滴个乖乖,俩月工资啊!

打住!回到家网上一查,国产好琴五六百,来一台吧。也不识谱啊,细心讲解,认真辅导,咦!连唱带摸,半年有成!并且自弹自唱,这不奇了怪啦么?不是她怪,却是人们大惊小怪喽!😁


西山逸隐


这是经过多年训练才能做到的事情,听音能够一听即出,同时一瞬间把伴奏的和弦配出来,再根据经验,配对适合的演奏方式,完全凭借条件反射去演奏。我做音乐编曲混音10多年了,跟同事们还有乐队的人经常玩玩即兴,就是靠的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听力,还有乐理知识的量足,记得牢,用得熟。

能有这样没有束缚去玩音乐弹即兴,那都是训练来的。当年我跟我乐队的贝斯手俩人,一个弹和弦套路,一个出旋律,16个循环以后交换。就这么不停弹,一弹就4-5个小时,坚持了3年。练就的条件反射和快速构建旋律以及伴奏。

听力除了正常听钢琴的视唱练耳,扒歌也是重要的训练,最早在酒吧很乐队演出的时候扒过的歌,用那种一个拳头厚的文件夹装,整整装了7本,一面A4纸就是一首歌,一张2首,你说这是多大的量。

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容,大量洗礼,才有可能达到题主说的能力程度。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也不是你随便摸摸琴,听听歌,看看书就得来的能力。


混音师天职老师


这个问题聊的,我之前有个文章叫:人家听两遍就抱着吉他弹唱,你必须得看着谱,哪的毛病呢?先说一下,这篇文章基于很多人有的这个困惑,我做了一个分析,人家到底比你强在哪里。而且并写出了怎么训练才能达到不看谱,听两遍就有这能耐。

由于篇幅太大,我记得好像是写了2千多,不到3千字。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回答。只给你分析一下,原因,至于怎么训练,训练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可以去找这篇文章。

一个人在能自弹自唱以后(这里包括钢琴啊,吉他啊),会觉得,乐谱挺难记的,而且你的脑子记不了几首歌。几乎都是用力背下的和弦连接。

这个时候你需要了解一个东西,这是乐理方面的知识(看见了吗?之前有人说学吉他不用学乐理,这下用上了)。这个东西叫做功能表。

以C调为例,C调的和弦被分为1234567级和弦,依次是C、Dm、Em、F、G、Am、Bdim(七级为减三和弦,暂不研究)

你看你了解了这些常用和弦,你就会一点点的总结出很多的套路,包括吉他界疯传的万能和弦(其实没什么万能的)4536251,你现在看看,在C调中就是F、G、Em、Am、Dm、G、C。

你看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你就不用背了,一首歌前半段一个套路,后半段一个套路,你也就记住两排数,然后用你经常练习的节奏型去弹出来就是这首歌的伴奏了。

你长期用这个方法玩音乐,就能总结很多套路,时间长了,由于这些套路的熟练,对于音乐中的扒带、配和弦,即兴SOLO、包括作曲,你便有了胆量。

向问题说说的,属于扒带和配和弦的范畴,到哪时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儿。

学习功能表还有很多的好处,这里不能一一举出,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那也是我的第一篇爆文。里边图片、举例讲的很清楚,包你满意。

我是心灵腰花,一个专门教吉他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心灵腰花


我就属于这类型的人。感觉特别靠谱,就平常玩的简单的乐器,像二胡、笛子,口琴拿起来三两天就学会了,吉他比较复杂才用了不到三个月学会。全部都是自学,不按普来,只要会唱的歌就能从乐器中演奏出来,并且基本都是普上音调。说白了就是“摸音”,就像盲人演奏乐器一样,也是靠听,所谓的差距就是对音乐的敏感度。有人天生就开这一窍,而有些人用声音唱歌音调都会跑到美国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仅此而已。😄


手机用13450958


会哼就会弹其实是正常现象,咱们一步步的分解了来看,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

首先,咱们弹琴是不是要先学会识谱?你都会认了,写下来应该也不难吧。

等你会认会写之后,练习多了,就能听记音乐了。其实这也不难,很多人不会识谱,听歌也能学会,能把音唱准。既然大家都能听歌就唱出歌词,那会识谱的人当然可以听歌就能哼出曲谱了,区别只是你哼的是词,人家唱的是谱。也就是说会哼的曲子实际上是能写出谱子来的。

谱都能哼出来了,那就好比已经能背谱了,你觉得他要弹出来还难吗?那比看一首不会唱的谱还要来得简单啊!


知临教育


能把听到的旋律反应成乐谱,也可以写成书面乐谱,我们小时候叫“识谱”,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演奏或演唱从没有听过的旋律,只要有谱子就能直接演奏演唱。在任何场合听到的旋律,到自己耳朵里就是乐谱。回忆起来,这个能力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大约要半年多的时间。而很多爱好者学习音乐忽略了乐理“识谱”学习,这也是学习困难找不着头绪的主要原因。学了几年还是爱好者。我在优酷等等视频网站发布了三集《哨笛入门》的教程,不是推广什么“哨笛”,而是在教程中大量讲解了乐理,希望有兴趣的条友可以看看,真心希望能帮到各位。


威子83522860


闭眼。闭眼。闭眼。不背谱。重要事情说三遍。

心里默想一首歌。是你最喜欢的歌。比如说,《我们一起学猫叫》,比如你吹竖笛。六个孔。七个音。你就一个音一个音找,哪个音像(我),哪个像(们),哪像(一起),哪个音像(学),哪个音像(猫叫)。然后再重复一百遍。这句歌就学会了。

再同样方法学第二句。也是百遍。

整首歌都这样练习。反复吹百遍。

竖笛就学会了,而且达到出神入化,会唱就会吹的境界。为什么?这个过程是训练手与耳与脑与心的一致性。做到想要出什么声,手就自动往那个位置摸。

我用这个方法,三节课教会小孩吹葫芦丝,而且达到出神入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