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小孩預防近視 不再提倡“手不釋卷”?

近視防控不僅僅是中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在亞洲其他地區,特別是臺灣、香港、新加坡及韓國等經濟飛速發展的地區,近視眼患病率增加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因為競爭壓力導致其學生課業負擔繁重。在第34屆亞太眼科學會(APAO)大會期間,新任APAO主席王寧利教授接受《國際眼科時訊》專訪時介紹道,在中國近90%的大學生患有近視眼,讓人難以置信,在40年之前,近視眼還是“少數派”,而今已經成為普遍情況了。雖然框架眼鏡是矯正近視的主要手段,但不幸的是高度近視的病例越來越多,這意味著患者可能會出現病理性改變,包括視網膜脫離、出血等併發症,即致盲的病理性近視,這是中國以及很多亞太地區共同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近視的成因包括遺傳背景和環境因素。我們雖然在討論遺傳背景,但實際上尚未完全理清,並無強有力的證據。但在亞洲地區罹患近視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環境因素——學業負擔,即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學習和工作。此外,室內活動時間增加與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也是重要原因。王寧利教授團隊以及國內外多個學者的研究一致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是預防近視發生發展的最有效措施。

對於已經患有近視眼的兒童,王寧利教授提及也有一些技術延緩近視眼進展,包括角膜塑形鏡、周邊離焦接觸鏡以及低濃度阿托品等。我國政府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近視防控工作,當前最重要的兩大策略是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為學生減輕學業負擔或減少近距離學習時間。

專家:小孩預防近視 不再提倡“手不釋卷”?


專家:小孩預防近視 不再提倡“手不釋卷”?


當前現實情況是所有學生都希望進入一所好大學,獲得更多的機會,有更好的職業,所以競爭激烈,而“知識”是競爭的關鍵。如何獲取知識?依靠的是孜孜以求,手不釋卷。王寧利教授指出,如果部分學校希望減輕學生負擔,而另一部分學校仍保持現狀,那麼後者將得到更多機會,因此我國政府正在制訂讓每個家庭、每所學校都能真正有效防控近視的政策,從教育系統的改變開始,帶動學生父母和家庭的觀念變化,共同努力,爭取在2030年實現近視防控的初步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