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吴起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吴起是卫国人,和魏国差不多,但是差别很大,毕竟这个卫国只是个二流的国家,和魏国不能相提并论。吴起在鲁国的时候帮助鲁国打败了齐国。之后来到魏国时候,魏国正式魏文侯求贤若渴的时候,魏文侯非常器重吴起。任用吴起在魏国变法。魏国当时变法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李悝变法,还有一个就是吴起。当然吴起变法主要就是军事上的。吴起帮助魏国创立了魏武卒,这支军队帮助魏国称霸战国初期几十年的时间。之后因为魏武侯上台,猜忌吴起,所以吴起才出走楚国的,帮助楚国进行了变法。吴起在魏国的时候带兵打仗没有失败了,而且帮助魏国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为魏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如果魏国没有放走吴起的话,之后极有可能会灭掉秦国。

商鞅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商鞅和吴起一样,都是卫国人。商鞅开始也是在魏国混的,在魏国丞相公叔座的手下。公叔座去世前,魏惠王问公叔座,你去世之后谁可担任丞相。公叔座推荐了商鞅。但是魏惠王不知道商鞅的本事,以为公叔座年龄大了,说的是胡话,就没听。公叔座又说你如果不用商鞅的话一定要杀掉他,防止之后到其他国家帮助其他国家到时候又会威胁到魏国。魏惠王也没有听。公叔痤之后告诉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之后商鞅在魏国没有用武之地,于是到了秦国,帮助秦孝公进行了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秦国变法成功了。之后开始走上了兼并六国的道路。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如果当时魏惠王重用商鞅的话,之后成功的就会是魏国了,统一六国的也极有可能就是魏国了。有时候个人对历史的改变确实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张仪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张仪和苏秦都是一起的,他们在一起的合纵连横控制了整个战国二十年的时间里。张仪是魏国人,不过在魏国并不受重视,之后是来到秦国担任秦国相国。当时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张仪是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一个个从中瓦解,之后秦国从中获利。最后各个击破。如果魏国重用张仪的话,魏国至少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向,方向一旦正确了。之后想不强大都会难的。

范雎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范雎是魏国人,原先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之后范雎跑到秦国去了,担任秦国丞相。他在秦国期间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就是远交近攻,说白了就是联合齐国,攻打其他五国,最主要的就是攻打韩赵魏三国。他在秦国期间,利用秦国强大的实力羞辱魏使须贾,又迫使魏齐自尽。之后有用离间计,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换了廉颇,让赵括上场,之后就是赵国被坑杀四十万士兵。这一下帮助秦国扫平统一六国的障碍。这个人的作用和张仪差不多,主要就是战略方面的。魏国要是重用他的话,距离统一也不会远的。

孙膑

战国时期魏国流失了哪些人才,留住其中一个都可能统一六国

孙膑和名将庞涓曾经一起到魏国,结果魏国重用庞涓,导致孙膑收到膑刑而出走齐国。孙膑这个人和庞涓一样擅长带兵打仗。即使身体残废了,还还是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打败了魏国,还迫使魏国名将庞涓自杀。魏国的魏武卒彻底地被灭亡了。之后再也无法新建魏武卒了。如果魏国重用孙膑的话,即使孙膑不发挥任何作用,魏武卒也不会全部消失,魏国对外打仗也不会失败,魏国的霸主地位也不会彻底失去。魏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下神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