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北伐匈奴死傷十幾萬就耗空國力,為什麼戰國時期各國連年征戰,卻越打越強?

勿忘我1733329


答案很簡單,一個只支出無回報,或者說回報不明顯;一個支出大回報更大。

匈奴是遊牧文明,相對於大漢來說就是個窮鬼,所以漢匈戰爭短期來看得不償失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是農耕文明對遊牧文明的戰爭。要想打敗匈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一次在馬匹方面的消耗都是數以萬計,錢糧更是不可勝數。但遊牧文明的生產資料不過是牛羊馬等牲畜,即使打敗了匈奴,也只是能繳獲一堆牲畜而已,價值有限。雖然武帝時期基本重創了匈奴,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國內長久積累的社會財富和資本喪失殆盡,馬匹等物資損失嚴重,而加徵租稅又造成了農民起義。

而且因為漢軍不可能在大草原上長期駐紮,要想控制打下來的匈奴領土必須遷移人口、開墾荒地、修築城池,這又是一大筆支出,還是長期支出,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看到回報。

打敗匈奴後還要繼續花錢,建設新獲得的土地,壓縮匈奴生存空間,這投入比戰爭更大、更持久

例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地區一部。漢武帝當年即置朔方郡、五原郡,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前125年又置西河郡。朔方郡建縣城十座,五原郡建縣城十六座,西河郡建縣城三十六座。



同時為防止匈奴襲擾這些新郡,還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如五原郡內就有石門障、光祿城、支就、頭曼、呼河、宿虜等多座鄣塞,還以長城連接起來,稱為列城。這樣大的建設規模,全部都需要中央撥款,可以想見支出之大。

戰國時期的戰爭是農耕文明之間的戰爭,大家看重的生產資料都是一樣的,人口、土地、城市、礦產,打了勝仗後佔領的地區,不需要什麼投入,馬上就可以轉化為戰勝國的資產,為其下一次戰爭提供資源,所以當然會越打越強(準確說是越勝越強)。



例如宜陽之戰,雖然秦國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攻克宜陽,但卻獲得了著名的宜陽鐵山和大量能工巧匠,當時最先進的冶鐵技術從此被秦國掌握,原本以“強弓勁弩”聞名於諸侯的韓國則從此一蹶不振,衰弱下去。

呼韓邪單于歸漢,標誌著漢匈百年戰爭的終點


但是漢武帝打擊匈奴的長遠收益是巨大的。漢匈戰爭主要在匈奴地盤上打,大漢僅損失壯丁和物資,不傷根本。在一段休養生息後,到宣帝時期依然能發動十餘萬精銳騎兵北擊匈奴。而河西、河南兩塊富庶地區的丟失使匈奴經濟遇到很大困難,再加上內憂外患,匈奴不久發生了內亂,甚至出現“五單于並立”的局面。最終呼韓邪單于時期,匈奴不得不歸附漢朝,北方終於出現了長期和平。


海軍史研究會員


很簡單,對手不一樣。

戰國時期的匈奴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力量不足矣與中原王朝抗衡,武帝時候的匈奴人已經是一個身強體壯的成年人,而當時的漢朝也是一個渾身有使不完勁兒的棒小夥,因此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最終漢匈戰爭看似漢朝完勝,但武帝不得不面對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現實。


匈奴人是夏朝的一支,從淳維到頭曼有一千多年,期間匈奴勢力時大時小,離散分化,所以秦朝之前統稱匈奴人大大小小的部落為戎族。而真正統一北方草原、把匈奴發展到鼎盛時期是頭曼單于之子——冒頓單于。

當時中原王朝正在進行楚漢之爭,冒頓單于也沒閒著,先是消滅了東胡,後向西攻打併趕走了月氏,向南兼併了樓煩、白羊,就連當初秦將蒙恬佔領的河南地也一併佔為己有。所以,匈奴人的崛起完全是鑽了楚漢之爭的空子,據說當時匈奴人光是可以拉弓射箭的士兵一接近於四十萬,因此高祖劉邦才有白登被圍七天七天的慘劇。


匈奴人祖先戎狄在春秋戰國早期還是一隻弱雞,中原王朝根本不他放在眼裡,相反它們還得唯中原王朝馬首是瞻,並仰中原王朝的鼻息而生存。

中原王朝三家分晉之後,匈奴人逐漸壯大,開始威脅中原民族的安全,而魏國直接與匈奴人接壤。後來義渠的戎人修築城池來保護自己,而秦國漸漸蠶食他們,秦國滅義渠王后佔有了隴西、北地、上郡,修築長城抵禦匈奴。趙武靈王經胡服騎射改革,向北打敗了林胡、樓煩,並從代地沿著陰山修築長城,直到高厥,建起關塞,設置雲中、雁門、代三郡。

燕國也修築長城,從造陽一直到襄平,並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東郡來抵禦匈奴。趙國李牧為將的時候,曾將匈奴打的沒有犯邊的勇氣。


秦始皇滅六國後,派大將蒙恬率十萬大軍向北攻打匈奴,全部收回了河南地一帶的土地。秦朝還憑藉黃河做為邊塞修築了四十四個縣,並通過遷徙犯人戍邊、修築長城、屯兵長城腳下,震懾匈奴人的方式來抵禦入侵。所以,秦朝對匈奴採取的是以守為攻的策略,致使當時的頭曼單于不敢進犯秦朝,而當蒙恬去世,秦朝陷入諸候爭霸的時候,於是擺脫困境的匈奴人又不斷南侵,策馬揚鞭。

縱觀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對匈奴的策略,基本都是以防禦為主,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動戰爭而加重國內負擔,但也沒有出現越打越強的局面,雙方不過是維持了一種平衡。而這種平衡也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即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遊牧民族的空間就會受到打壓,當中原王朝勢衰的時候,匈奴人就會趁虛而入、劫掠邊境。


漢朝建立之初,國弊民疲,百廢待舉,根本不具備與匈奴全面對抗的實力,所以漢朝政府採取了和親、送財物、帛糧等方式維持與匈奴人的關係。但是一唯的示弱換不來尊重,更換不來永久的和平,所以武帝繼位後痛定思痛,決定徹底改變中原王朝折辱的歷史,於是武帝十七歲的時候就派張蹇出使西域連絡月氏國,為攻打匈奴而未雨綢繆。

武帝在位54年,其中44年不間斷的發動對匈奴的全面戰爭,因戰爭給老百姓及整個國家帶來的負擔是無法估量的,所以根本不是死傷幾十萬就耗空國力的那麼簡單。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漢武帝北伐匈奴打的是一場賭國運的舉國戰爭,由於遊牧民族行蹤飄忽,地廣人稀,行動快速。當時的匈奴在歐亞大陸上原本已經是強大無敵的帝國,而且這是中原民族首次主動出擊,到遼闊的大漠草原用兵。

這類戰爭的最大成本不是出動多大規模的軍隊也不是傷亡數字,而是需要動用舉國之力的強大後勤。因為如果不保證強大的後勤補給按照傳統作戰模式,即便發現了匈奴的蹤跡,等你趕到時,可能連匈奴的影子都看不到。比如那個李廣難封的飛將軍李廣,多次帶兵出擊卻連匈奴的影子都沒有找到。

衛青對匈奴發動大戰時,為了確保以騎兵對騎兵,以機動對機動的對等、有效戰法的實施,每個戰士都配了三匹軍馬,一路換馬不換人,一鼓作氣找到匈奴主力突襲、聚殲。正是因為這種全新戰術完全讓匈奴沒有想到,才把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打的日漸式微,最後遠遁漠北避其鋒芒。

這樣的戰爭在古代成本是巨大的,那個時候一匹軍馬的成本恐怕最少也是一家人一兩年的口糧吧。而且為了保持戰鬥力,軍馬都是吃的精細草料。還有士兵的裝備在當時恐怕也是最好的,無論盔甲、兵器都是投入巨大成本打造的。一支軍隊遠出大漠草原,僅僅是找匈奴軍隊有時就是一兩年,這種吃穿用度,費用都是巨大的。

而匈奴遊牧民族原本也沒有多少財產,即便打了勝仗,有所繳獲,也不外就是牛羊馬匹而已,這些東西遠遠無法抵扣戰爭的成本。每一次遠征,都是白銀在嘩嘩的流,這對國家的財政承受力要求極大。

而戰國時期的各國原本國土面積都不大,戰爭都是在邊境,很少有突入對方國土縱深很遠的戰爭,後勤成本相對低的太多。而且在戰爭中還可以以戰養戰,戰領敵國的土地後,可以大肆掠奪來補充戰爭損失。中原農耕文明一直有喜歡積蓄的好習慣,各國地方政府為了軍備也都設有糧倉。

再有,也不是各國越打越強,只不過是此起彼伏,輪番強大而已。基本上是一國強大,其餘國家就變得弱小,資源就那麼多,大家都要強大,那就都不大戰,低頭髮展經濟。

其中,看上去秦國好像是在戰爭中越打越強,其實那都是假象。秦國的強大源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前,秦國已經在戰爭中變得一窮二白,瀕臨崩潰的邊緣。秦孝公也是接手爛攤子後,看到了國家的危險局面,才休兵變法圖強。商鞅開始變法的時候,秦國那些年收縮進函谷關,韜光養晦、獎勵耕戰、開荒種地、發展生產,通過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秦國才開始強大起來。

這之後的戰爭基本上都以優勢兵力打擊弱勢兵力,並輔以外交手段,打的都是佔便宜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打出效益來了,不但在政治、軍事上凌虐對方,還在經濟上得到了補償。結果在秦、趙長平之戰中對峙了三年,即便強大如秦國也被耗得油盡燈枯。趙國更是一天也耗不下去,慌慌忙忙的把廉頗給換了下來,讓主張進攻的趙括上場。

其耗不起的原因,就是軍費、開銷,幾十萬人的吃穿用度。他們這還是在本土,也沒有用大規模的騎兵。要是像武帝那樣動不動幾十萬匹軍馬出動,光是吃飼料都能把他們這種小國家吃垮。

所以戰爭本身對國力絕對是消耗,說戰爭賺錢的都是理想主義者。只要不抱著掠奪對方的目的進行戰爭,都是賺不了錢的。比如美國打二戰賺錢了,那是因為最殘酷的爭奪他沒有參加,戰後利益分割、秩序制定又是以他為主,這原本就是投機、掠奪性的戰爭,自然是能夠賺錢的。


明德山人6998


不論哪個時期,戰爭都是消耗,只是可能戰勝方獲得了更大的發現空間或者掠奪了資源,但是對於置身戰爭的民眾,都是一樣的苦。古代戰爭都是直接依託農民,糧食,馬匹,被服,兵丁,戰勝或戰敗,都是消耗。對於漢匈戰爭和戰國征戰,不同之處很多,造成了後世看起來的差異。

1.戰爭消耗不同。漢匈戰爭對於漢朝來說,是最大規模的動員和資源集聚,盡發全國精兵強將,徵召戰馬十萬,文景二帝多年積累全部壓上,最終漢朝取得了勝利,解除了匈奴威脅,但是也掏空了國庫,因為千里征戰,萬事都需國內備好,路上消耗,戰爭損耗必然巨大。十幾萬人在漠北,不能獲得任何資源,只有支出,必然耗空國力。戰國時期的戰爭,不是大國之間的征戰,只是諸侯國之間的爭鬥,很多征戰只能說是戰鬥,戰場基本都在本國或者鄰國境內,消耗比較小。

2.戰爭目的不同。漢朝集聚幾十年的發現成果,去攻打匈奴,剛開始漢武帝時期的國庫,錢糧堆積如山,漢匈戰爭之後,國庫空空如也。主要是因為漢匈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消滅匈奴的有生力量,解除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安民定邊。所以為了擊敗匈奴,漢武帝不惜一切力量,攻擊匈奴,造成了消耗也在意料之中。而戰國時期的諸侯征戰,目的就是為了擴充國力,搶奪土地和人口,所以戰國時期的戰爭叫做兼併戰爭。大國侵吞小國,強國侵吞弱國,在征戰過程中,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軍事變革,想方設法變得強大,而不是緊緊消滅別國。


3.戰爭環境不同。漢朝是大一統的王朝,周邊常年只有一個敵人,就是匈奴。本國能吸收和聚攏的資源,已經達到了頂峰,所以,對於漢朝來講,戰爭只能是一種消耗,又不會從匈奴那裡搶到東西。從來都是匈奴搶漢朝的物資。戰國時期,並非只有七個諸侯國,而是有七個強大的諸侯國,他們的強大,一方面是自己在戰爭中學習,進行變革,第二就是通過吞併周邊小國和弱國,來實現資源掠奪,以此壯大自己。如果,戰國時期只有七個國家,他們之間連年征戰,肯定是越打越弱。


雨夜說春秋


這兩個有本質的區別,當然會有不同的評價。

表面上看,漢武帝指派衛青霍去病等年青將領的數次北伐,取得了飲馬貝加爾湖,封禪狼居胥山這些赫赫有名的成果。卻很少會去注意到,漢軍北伐所取得的成果,僅僅只是讓匈奴人不在具備南下襲擾的實力。通過這一系列的戰爭,卻並沒有通過佔領匈奴的領土,來取得實質上的勝利。這也就直接造成在匈奴人沒落之後,後續還能有新的遊牧民族重新崛起,比如說鮮卑、烏桓等等,再一次擁有威脅中原的能力。從這一點恰恰說明,漢武帝空耗國力所取得的北伐勝利,只是紙面的成果。相反,由於需要維持數次北伐,所需要巨大的後勤補給,漢武帝幾乎把他父輩時期留下的資源消耗光,最終得不償失,還加劇了統治階級與黎民百姓之間的矛盾。

而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國之間連年征戰,基本上都是穩紮穩打,每每攻取一個城池,就會擁有這座城池以及它所帶來的人口,土地,資源等等。而笑到最後的秦國,正是通過控制更多周邊的城池與資源,配合上與關外六國截然不同的改革措施,律政嚴明的法家思想,成功的激發出百姓的慾望,並且能夠落到實處的控制所佔領的土地,這才是秦國最終兼併六國,統一中國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說,漢武帝空耗國力與士兵,所換來的只是虛名,而戰國時候的諸侯,消耗了自己的士兵與國庫,所換來的都是落在實地的成果,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越打越強。


小川讀歷史


漢匈戰爭和戰國時期兼併戰爭,性質上不一樣。

可奪取的資源不一樣

漢匈戰爭是趕走匈奴為目的,幾千裡的遠征,勝利後可奪取的戰略資源有限,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大片的荒漠、草原沒啥用武之地,越打越浪費大量資源,入不敷出。

戰國的兼併戰爭,勝利後奪取的是可耕地和人民,還有大量戰略資源,比如鹽鐵,所以越打越強。

修防禦機制

把匈奴趕走以後,修相關配套的防禦機制,比如城池,長城。就拿建設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來說,修建城池60多座,耗費大量金錢和人力,還有移民也是惠民政策,政府短時間內,得不到什麼利益。

戰爭耗費

就拿遠征漠北戰爭來說吧,漢朝出動10萬騎兵,每位騎兵多帶一匹戰馬,後勤保障人員幾十萬,雖然殲滅匈奴九萬之多,但漢朝光戰馬損失10萬匹,一路上的後勤糧草更是消耗的驚人。


為了戰爭,漢朝政府用過賣官鬻爵,敲詐商人等不正當手法。

這和戰國兼併戰爭不一樣,畢竟是家門口的戰爭,距離都不遠,戰勝後能獲得大量資源。


一起侃歷史


謝謝悟空要求,那為師就在這裡多說兩句,給你一個回答吧!

首先戰國兩年征戰,越打越強,這句話很有毛病的,如果越打越強,還能出現最後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嗎?

無論春秋戰國打仗,還是漢朝北伐匈奴的戰役,都是要消耗國力的。那麼接下來回答的問題是,漢武帝時期為什麼戰爭消耗國力那麼明顯,戰國時期不明顯。

這個要從兩個層面回答,一是戰國經歷了兩百多年,戰爭時間長,之間有很長的緩衝時間而且換了幾代人。

而漢武帶時期的戰鬥比較集中,主要是主要是漢武帝在位四十多年間發生的事情,戰爭時間短,戰線又長,同在沙漠上飄無不定的匈奴戰鬥,肯定是非常需要軍糧的。

但是戰國時期的國家軍民基本上合一的額。就是戰時味兵,不戰鬥時為民,同時,戰線還短,因此相對來說好一點。但是也是在戰鬥中國力不斷下降的。比如秦趙長平之戰,一下次坑殺了趙國四十五降卒,國力肯定受到很大影響,這也是後倆趙國為什麼毀滅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國是真得在打仗中追殲變強的,而且越來越強。主要是他的底盤越來越大,其次就是他的人民越來越多,再就是因為商鞅變法,調動了更多百姓的積極性等等。

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打仗,對於國家來說都是要消耗國力。漢武帶打匈奴,只是為了消除邊患,並未有地盤與人口的增加。

因此,戰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純輸出形式的戰鬥,肯定是越大越窮。一種是有輸入形式的戰鬥,可能就會越大越強了。

但是所有的強都是暫時的,如果沒有給百姓休養生息,其結果都是走向滅亡的。秦末大起義就是這樣的。


歷史偵探哥


這打的就不是一樣的仗。但題目表述還是有一點點問題的,戰國打仗也是耗空國力的,只不過看誰更能撐得住,誰更耗得起罷了。

兩者相比,一則勞師遠征,一則近在咫尺;一則大都為職業兵種,一則寓兵於農;一則騎兵為主,一則以步兵為主;三者疊加下來,這其中的費用差距之大,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了。

簡單說來,戰國時期都是奪地之戰,基本上圍繞著自己國家周邊進行疆土拓展。比如大名鼎鼎的長平之戰。我們來看看當時秦、韓、魏、趙的區位圖:

當時的局面是,秦國奪取魏的河東郡之後,已經完全佔有了關中、隴右之地,加上之前為魏所有的河東地,黃河天險已經為秦所有。

而前262年,秦奪取野王之後,韓國與上黨的連接已經被完全切斷。

於是有了上黨之戰。秦的後秦緊鄰前線,這樣的後勤壓力其實還是比較小的。但就是如此局面,“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也即是說,秦國其實已經是處於全國動員的局面。

這可真不是越打越強啊。實在也是打得兩敗俱傷,不過是尚可承受罷了。

而漢武帝徵匈奴,戰線最短的也在千里,更遠的如霍去病遠征瀚海,奔波可達萬里,這距離豈是戰國時期在周邊打仗的後勤壓力可比的。

當然,霍去病是因糧於敵打法的集大成者,善於搶掠,所以他的後勤壓力相對小一些。但是他的打法別人不能複製,相對傳統一些的漢地打法都極其依賴於後勤。

比如說,徵匈奴最大的一場大戰,漠北之戰。元狩四年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出征漠北,尋求與匈奴的最後決戰。出兵只有十萬,但“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據後人考證,漠北之戰直接保障後勤的漢軍達到50萬之多,而為了保障這場戰爭勝利,整個漢朝全體動員,各種勞役更是大增,一切為了戰爭!

至於往漠北運糧,後勤壓力究竟多大呢?運到前線一斤糧,中途要消耗掉至少30斤,才能勉強保障前線的糧食需求。

我們可以簡單來算一算。比如,用板車運糧。

圖中這種板車,一般裝載量在200公斤左右,一輛車,一個拉車的,兩個推車的,一共三人。漠北之戰在今天的烏蘭巴托附近,直線距離1200公里左右。步行一天距離按百里計算,糧食運到烏蘭巴托至少需要30天以上,一個成年男人按一天兩斤糧計算,3*30*2*2,一共要消耗掉360斤糧食,留給軍隊的也就40斤左右。有人會說,為什麼要多乘個2?你總不能讓人把糧食運到前線,就不讓人回去了吧?單程票,運一趟就餓死在漠北?

再加上其他損耗,比如敵人騷擾糧道,損失會更大。

這樣的仗,誰打得起?所以漢武帝打個精光,逼得晚年要下《輪臺罪己詔》,也是不得不為之啊。

幸好文景二帝打下的底子太好,才能由著他折騰。要不,漢武帝就是另一個隋煬帝。隋煬帝三徵遼東,逼得民變四起,最後身死江都,成為千古笑柄。

孫子兵法有云:"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為什麼孫子強調戰爭要速戰速決,原因無他,無非就是“久暴師則國用不足”,久拖不決,“諸侯乘其弊而起”,善後又何其難也!

戰國時期,諸侯每一次大戰之後,都會修整很長時間,無非就是要修復國力,才能開始下一場戰爭。這也是秦國曆時十餘代,歷時數百年才得一統天下的原因。

願世界和平!阿彌陀佛!


江上一峰青


戰國時期是吞併戰爭,而且都是農耕文明國家,到戰國時僅剩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而這七個國家大部分都是吞併其他小國而來,雖然戰爭消耗大,但是緩衝一下,也是很快恢復。最重要的一點,所謂的戰國時期連年征戰,不是所有的七國都參戰,有時候是這兩個國家打,其他諸侯坐山觀虎鬥,休養生息,有時候是另外幾個諸侯打,其餘的置身事外,因為戰國時國家多所以戰爭多,但不是所有的國家參展,也不是就單一一個國家一直參戰,所以每個國家都有修養的時候。

有人會問那秦國可是一直參戰啊,要不然怎麼滅的其他六國呢,秦國滅六國那可是廢了好長時間,而且是逐一擊破,先打弱的,而後修整一段時間,何況秦國變法獎勵耕戰,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每攻破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所有的土地,物資都歸秦朝,秦朝從戰爭中把耗費的能補回來,因為都是農耕文明,都是固定的城池。

但是漢武帝不一樣,面對的是遊牧文明,打完就跑,讓你見不到人,你想打都找不到人,而漢朝時農耕土地文明,固定的地方,而且能穩定的生活。匈奴完全依靠牛羊,有很強的不固定性和季節性,每到冬季,遊牧民族沒有豐富的草原餵飽牛羊,自然要搶奪農耕文明。

想打,但是搶完就跑不跟你打的戰術,真的讓漢朝士兵無可奈何,漢武帝只能在漫無邊際的大沙漠孤苦尋找,而且為了騎兵的供給,那可是派了幾十萬的步兵保證糧草供給線,這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索性衛青和霍去病都找到了匈奴兵力,滿載憤怒的漢家士兵終於找到了宣洩口,將匈奴殺的從此遠遁大漠。但是,經此戰役,漢朝文景之治攢下的國力也幾乎耗盡,只能以後修養生息。


史海渡今朝


戰國各國之所以會越打越強,是因為那是諸侯爭霸戰,戰爭的勝利就意味著能夠獲得更多的人口和土地,能夠不斷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進而使國力不斷積累,才會越打越強。

從春秋到戰國,歷經數百年的諸侯混戰,弱肉強食,諸侯國從一開始的幾百個,逐漸縮減成最後的戰國七雄。也就是說,戰國七雄都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對周邊弱小諸侯的吞併和蠶食後,才最終形成的強大諸侯。加上自戰國以來,七雄都先後通過變法,來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國力,一邊在日益激烈的諸侯爭霸中存活下來或是稱霸。



戰國時期,即便是七雄中最弱雞的韓國,也有申不害變法,實現了國力的短暫振興。當時的韓國,雖然四周都被更強大的諸侯包圍,沒有半點發展的空間,但軍力同樣帶甲二三十萬,並能吞滅了過去的春秋小霸鄭國。所以,七雄的國力都比過往春秋時期很多諸侯的國力有了更進一步的增強。

而發展到戰國末年,戰爭的主動其實基本上也就是掌握在秦國手中。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通過耕戰結合、獎勵軍功,快速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虎狼之師,開始不斷的向東拓展勢力,不斷蠶食東方六國的土地和人口,實現以戰養戰。



實際上,那時七雄之中,也就只有秦國一家是越打越強的,而其他諸侯國都是在不斷的被削弱,被蠶食。最後,六國全部被秦國吞併,建立起統一天下的大一統王朝——秦朝。

但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性質就全然不同了,那是中原農耕文明對草原文明發起的驅逐戰。因此,完全只能依靠國力消耗來維持,而無法做到以戰養戰。

1、首先是因為匈奴的土地沒有價值。



漢帝國是先進的農耕文明,自身已經掌控了肥沃的農耕區,因此擁有更發達的生產力和更龐大的人口規模。但這些,草原文明的匈奴卻沒有。匈奴所佔據的都是苦寒的草原地區,土地沒啥價值,毫無佔領的意義。

雖然,匈奴所掌握的草原很遼闊,但草原畢竟苦寒,物資匱乏,加上生產力的落後,因此人口很少,而且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比漢帝國要差得多。惡劣的生存環境,練就了他們彪悍的戰鬥力和極強的侵略性。每逢草原遇到寒冬,他們都會大肆南下劫掠漢朝北部邊境。



匈奴南下可以劫掠富庶的漢朝,可以說是能產生直接經濟價值的。但漢軍反擊,卻不一樣,匈奴沒啥東西能搶,人也不多而且居無定所,頂多就能搶點牲畜。

關鍵是漢軍驅逐匈奴後,還無法在匈奴的草原地區長期駐屯。因為,這些土地種不了田,無法實現屯田,以戰養戰。所以,漢朝佔據這些土地毫無意義,基本上大敗匈奴後,除了部分肥沃的土地和戰略要衝留駐兵馬,開設州郡外,大部分都會退回長城內。因此,對匈奴的戰爭,本身就是毫無經濟價值的,只會單方面的造成國力的損耗。



2、其次是因為反擊匈奴的難度和所需耗費的國家資源,都比過往的諸侯爭霸戰要大得多。

比如元狩四年的對匈作戰,此戰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各率精銳騎兵五萬,共計十萬大軍,深入大漠,追擊匈奴。要知道,這可是古代前所未有的一次軍事遠征。對於缺馬的中原王朝來說,騎兵可是貴价貨,所以十萬騎兵可是相當龐大的軍事力量。

此外,要實現穿越大漠,遠程打擊匈奴,那麼每位騎兵都需要配備幾匹馬,才能實現。而且,漫長的補給線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在漢軍這十萬精銳騎兵的身後,還有數十萬輔助的步兵,上百萬從全國各地徵調的民夫。



因此,漢匈戰爭,對漢朝來說可是十分巨大的國力消耗行為。幾十年下來,雖然取得了對匈奴的軍事優勢,極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勢力。但與此同時,漢武盛世的成果也蕩然無存了,國庫空虛,百姓疲憊,數萬漢軍埋骨草原……

消耗更大,又沒有實際經濟價值,因此漢朝對匈奴的戰爭,一直都在透支自身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