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一說到清朝是被誰帶向滅亡的,肯定有很多朋友要提到慈禧太后 。因為她的目光短淺,她的無能,使得光緒帝心懷改革之夢想卻無法正常施展。到最後慈禧快要死時,還要把光緒也拉下水,給他毒藥,想把他毒死。真是個心狠手毒的女人啊!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怪就怪慈禧太后的日子過的太順了,作為同治皇帝的親生母親,早在其二十六歲,就當上了奶奶,成為了太后,地位進一步提升。不過,雖然慈禧太后當上太后了,但以前並沒有什麼實權,真的只是作為一個母親罷了。然而,太后可不止一個人,還有另一位也貴為太后。她的實力可在慈禧之上!她就是慈安太后,宮中大事小事,都要經過慈安之手。慈禧太后的生活也是如此!不過,兩宮太后實屬罕見,是咸豐皇帝多次思考後決定下來的。目的可能是想讓其二人共同掌管後宮,會比較安逸和諧罷。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慈禧和慈安分別對應東宮和西宮,兩人有各自的勢力範圍。按照常理看來,同治乃慈禧所生,權力必定要大一些。而慈安並非誕下任何皇子公主,想必久了會受到皇上的冷落吧?母憑子貴,即使是到現在的某些地方,也是如此。然而一反常態的是,表面上雖然慈禧看起來更具優勢,但實際情況卻是慈安掌管了真正的權力。在太后還存活於世時,慈禧根本不敢做出任何忤逆此太后的行動來,當時孫太后能夠對朝廷做出影響,可以說是慈禧的標杆了。但是,為何她才是朝廷裡的決策者,而不是慈禧呢?下面就有小編給大家分析一番。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瞭解歷史的朋友,或是經常看清朝宮鬥劇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能力不行,城府卻很深。對人物之間的把控能力十分的強,即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是一樣。她很沒有安全感,從不相信任何人,幾乎只相信自己。不過,同樣作為人,慈禧也和平凡人一樣,需要有傾述對象。所以她選擇了相信那些宦官們,這一點在電視劇中也能看出來。當時,她身邊有個紅透了的小太監,深受她的喜愛。這個太監因為受寵擁有很大的權力,一般官員都要忌憚他幾分。為什麼這麼講呢?雖然太監地位低人一等,就相當於走狗吧。但是作為太后的狗,一般人還真摸不得。所以,這個太監當時在宮中可是橫行霸道,肆無忌憚。漸漸地,他越來越囂張了,甚至一度不按皇宮規定,私自出宮遊玩,可以說實在太很得瑟了。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官員們也一樣 ,那些品性不端的官員們,沒有想依靠政績來受皇帝的提拔賞識,而是千方百計地巴結他,讓他幫忙安排一下。但是,也並非所以人都是這樣。就有一位山東巡撫看不慣太監胡作非為!於是就用計讓太監到了自己的地盤後,一舉將他抓獲。並且寫了狀書,控訴了這個小太監種種罪行,表達了想要誅殺他的願望。當然,作為慈禧心腹,算是慈禧的門面,還是必須要保一下的。但是這是,慈安太后跳出來說道:立誅之。於是這位巡撫馬上處決了太監。即便慈禧太后再生氣,也無可奈何。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後來的幾年他們又因為一件事情發生了爭執,這一次事關皇帝的選妃生子。慈禧的兒子需要選擇一位女性作為皇后,本來作為同治的親生母親,應該是有權力幫他操辦婚事的,慈禧大概也是如此認為。然而,當時慈禧選擇了富蔡氏作為皇后,慈安卻持另外意見。她親自幫同治選了另外的妃子!其他大臣見狀也無法幫忙,因為畢竟是皇帝的家內之事。所以沒有人插手!最後,同治帝選擇了採取慈安太后的提議,將那位妃子迎娶入宮。

慈禧都不敢欺負的人,她手中的最大“殺器”,讓慈禧一直乖巧如貓

作為母親的慈禧實在無奈又氣氛,但是還是無法做出任何行動反抗慈安。因為這位太后可是留著咸豐皇帝的詔書的!咸豐十分喜愛她,雖然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為了防止她以後被欺負,便下詔,讓她有權力隨時將慈禧殺頭。如此一來,慈安便能好好的過活了。這也讓慈禧很不好過,生怕一時疏忽丟了性命。

最後小編覺得,雖然選擇兩位皇后不太可取,但是好歹也讓慈禧前期不敢為非作歹。讓清朝又斷斷續續的和諧了一段時間!如果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這也告訴我們,對付城府深的人,還是留個殺手鐧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