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個症狀”需警惕,它會是“糖尿病、抑鬱”的前兆!

擁有一雙又大又明亮的眼睛,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然而,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電子產品無處不在。不良的用眼習慣,比如長時間看電腦、玩手機,這都會對眼睛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出現眼睛乾澀、模糊、總感覺眼睛有東西或者癢癢的不舒服等症狀,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乾眼症的症狀了!

眼睛“一個症狀”需警惕,它會是“糖尿病、抑鬱”的前兆!

近年來,乾眼的發病率在世界範圍逐年上升。我國乾眼患者數量也逐年在增加並有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世界範圍內乾眼發病率大約在5.5%-33.7%不等,其中女性高於男性,老年人高於青年人,亞洲人高於其他人種。

亞洲人中乾眼症的發病率約為17%-33%,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21%~30%.也就是說,每三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患有乾眼症。

現在乾眼症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導致該症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年齡:隨著人們年齡逐漸增大,淚液的分泌功能會逐漸減弱,所以乾眼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主要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群。

2、性別: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乾眼症。同時懷孕、使用避孕藥以及更年期的女性,乾眼症狀會由於激素變化加重。

3、環境:長期在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或是粉塵環境中,以及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比如駕駛員或經常使用電腦的工作者,會致使淚液蒸發加速引起乾眼。

眼睛“一個症狀”需警惕,它會是“糖尿病、抑鬱”的前兆!

合併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抑鬱等均可能會因間接影響眼表的結構或功能,導致乾眼病的發生。而長期配戴角膜接觸鏡、濫用滴眼液,尤其是隨著手機、計算機等各種視頻終端及空調的不斷普及等因素,使得乾眼新增患者群數進一步增加。

患上乾眼症,應該怎麼辦?

乾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長期治療。若是因為眼瞼暴露導致的淚液過度蒸發型乾眼,應根據病情把握眼瞼重建的治療時機進行眼瞼的重建。

(1)消除誘因 應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少接觸空調及煙塵環境等乾眼誘因;瞼板腺功能障礙者應注意清潔眼瞼、應用抗生素等。

(2)淚液成分的替代治療 應用自體血清或人工淚液,嚴重患者應儘量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3)延長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 可配帶溼房鏡、硅膠眼罩、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

(4)其他 避免服用可減少淚液分泌的藥物,如降血壓藥、抗抑鬱藥、阿托品類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參與的類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劑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

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防止繼發感染。食用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口服魚肝油等。

眼睛“一個症狀”需警惕,它會是“糖尿病、抑鬱”的前兆!

眼一生視光服務機構劉東光教授表示:目前尚無有效治療,為了減少痛苦可頻繁滴入生理鹽水、人工淚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電烙封閉小淚點,以減少淚液的流出。對於眼瞼閉合不全所致的眼球乾燥,可行眼瞼成形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