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北洋水师最后的荣耀与耻辱,镇远舰被日军俘虏后的悲惨命运


甲午战争后,残存的一批军舰被日军作为战利品编入了日本海军,成为中国海军史上难以消弭的奇耻。由于当时日本军方对采集影像资料较为留意,这批军舰相比同时代的其他中国军舰,留下的照片更多。图为日军摄影班在旅顺拍摄到的“镇远”舰,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镇远”舰首的金龙。这一清代中国军舰的独特标志, 始终深深地印在“镇远”身上,颇有一点“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旧是中国心”的意味。

这些特殊时期拍摄的照片,既是历史研究的生动材料,又是承载着太多苦痛的民族伤痕。图为在旅顺船坞正面拍摄的“镇远”舰。舰首下方的突出物叫 作撞角,用于在近距离交战中撞击敌舰, 是19世纪中后期军舰上的流行设计。

经过一系列的公文汇报和指示,“镇远”在1895年的3月16日正式编入了日本海军,仍然使用原名。图为正在船坞中维修的“镇远”从后方拍摄的“镇远”舰,舰尾和舰首一样,也装饰着金龙,龙身上方还有“镇远”铭牌。

“镇远”舰落入日军手中后不久,陆地测量部摄影班就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记了“镇远”被掳初期的景象。图为正在船坞中维修的“镇远”。

有鉴于当时“镇远”带有黄海海战未经修复的创伤,舰底又有因为触礁造成的严重擦伤,为了尽快恢复其战斗力,扩充日本海军的实力,3月 26日 ,“镇远”舰被日本海军代用巡洋舰“西京丸”拖拽到日军占领下的旅顺,在旅顺大船坞里彻底修理舰上的伤痕,并对蒸汽机等关键部位进行检修维护。图为弹痕累累的“镇远”。

刚刚抵达日本的“镇远”舰,舰体已经全部涂成了灰色。

1896年11月25日 ,联合舰队海上阅舰式上拍摄到的“镇远”舰。

1898年, 刚刚降格为二等战舰的“镇远”。

1903年4月10日,联合舰队神户阅舰式时的照片。此时“镇远” 的地位已经降格,被左侧担任检阅舰的“浅间”等新一代军舰取代。比较特殊的是,这时正值日本海军将军舰涂装改成“维多利亚式”。黑色涂装的“镇远”照片极为罕见。

“镇远”参加日俄战争时,从“扶桑”舰上拍摄的航行中的“镇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