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明史》作为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纂修于清朝时期。明史作为所有官修史书中,耗时最长的一部史书,从顺治二年开始,直至乾隆四年才结束,耗时90多年的时间。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其卷数仅仅比《宋史》稍微少一点,但是这本史书的耗时之长、记载之全面、论述之完善,是所有史书中少有的存在。

《明史》的完善程度,对于我们在考究明朝这段历史的时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虽然《明史》中有一些曲笔隐讳的地方,却还是考察明朝历史的不二之选。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在《明史·佞幸传》中,记载着明朝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大奸臣,这些人所做的种种事情,对于整个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就是《明史·佞幸传》中的第一位,曾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到底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才会被人记载到佞幸传中成为明朝的第一人呢?

纪纲出生于临邑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德州附近,建文帝朱允炆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朱棣便起兵讨伐。建文二年的时候,朱棣亲自带领大军和建文帝的大军在德州北部进行交战。

然而刚刚交战没多久,建文帝的军队就开始节节败退,朱棣随后便攻下了德州城。之后朱棣带领二十万军队经过临邑,一路上杀气腾腾,百姓老远看到都赶紧躲起来了,生怕被看到了。但是朱棣走到临邑的宿安时,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朱棣来宿安之后,发现此地家家户户都敞着门,即使大军近在身旁,这里的人也还在街上来来往往,完全没有半点害怕的迹象。

正在朱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此时却有两个人闯到了军阵之中,其中一人翻身扣住了朱棣胯下的坐骑,声称自愿跟随朱棣,请求朱棣能够收留他。

朱棣这个人就非常喜欢这种有胆识的人,只要是人才他都会愿意吸纳,就如同郑和一般,哪怕只是个小太监,但是聪明可靠,就愿意将郑和留在身边。而这个扣住他坐骑的人,朱棣看着也非常喜欢,有胆识有武力是个人才,于是朱棣就将此人收到帐下当了一名亲兵。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此人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纪纲,纪纲投身到了朱棣帐下之后,就跟着朱棣的军队来到济南城下。只不过济南城的守城官员拼死抵抗,朱棣攻打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打下来,于是便写了一封劝降书用箭射进了济南城。

而济南城里有一个学生,名字叫做高贤宁,他写了一封《周公辅成王论》射回了城墙之下,朱棣看到之后心里非常高兴,觉得高贤宁是个人才。

后来朱棣成功当上皇帝之后,就想起了这位才子,于是便下令让人把他给带来。等到朱棣见到高贤宁的时候,想要让高贤宁跟他混,可是高贤宁却是个倔脾气,死活都不愿意。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朱棣就让纪纲去劝他,因为纪纲和高贤宁是同窗,说点什么话高贤宁也能听得进去。纪纲可不是一个小混混,而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人,只不过后来纪纲在学院里犯了事,被老师给赶了出来。而且纪纲和高贤宁关系特别好,就算被开除还经常会写信聊天。

纪纲就劝高贤宁,让高贤宁跟朱棣混,可是高贤宁却说:“你之前被学院给开除了,现在跟着造反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吃了朝廷这么多年俸禄了,可不能背叛了道义投降。”

纪纲也知道高贤宁的脾气,就没再继续劝他,不过纪纲给朱棣回话的时候,没说的这么直白,最后朱棣也没杀高贤宁,放高贤宁走了。这也算是纪纲做的唯一一件好事。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纪纲非常得朱棣的器重,更是在朱棣重新开设锦衣卫的时候,被朱棣任命成了锦衣卫指挥使,掌管着朱棣的亲军和诏狱。朱棣登基之后,当时的都御史陈瑛曾向朱棣弹劾当年追随建文帝的官员,朱棣便交给纪纲去处理了。纪纲便将这些官员全部除去,诛杀了数十个家族,牵连到的人命有几万条。

而朱棣对纪纲非常信任,将纪纲视为心腹,纪纲也利用这一点,曾假传圣旨去全国各地的盐场索要官盐,并且还让手下的人去抢夺官船。

仅仅是这些自然无法满足纪纲的胃口,纪纲还瞧上了一些富商,捏造了一些罪名就将这些富商抄家灭族,抢夺这些富商的家产。为了自己享受,还找来了几百个长相清秀的小孩子,将他们阉割之后服侍自己。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永乐五年朱棣因为徐皇后病逝,开始下令进行选秀以补充后宫的妃嫔。而纪纲却在这些全国各地进献的美女中,自己先进行了一番挑选。纪纲将看中的绝色女子藏在自己家,给朱棣送去的全部都是自己挑剩下的。

纪纲曾经还抄过吴王的家,在吴王家中找到一件王爷穿的“龙袍”,但是纪纲并没有直接上缴,反而偷偷藏了起来。自己平常在家里的时候,就穿上它让身边的人跪在身边呼喊“万岁”。而且纪纲还豢养死士,私造兵器,家中还有无数的地道通往皇城各地。

此时的纪纲已经有了谋反的想法,但是却害怕自己会失败,于是在一次端午节的时候,他想要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威慑力。在端午节射柳比赛上,纪纲故意射不中,但是却让手下呼喊射中了,文武百官中竟然没有一个敢说出来的。

此人射箭故意射不中,却让手下高呼射中了,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说话

纪纲的想法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回去之后更是紧锣密鼓的安排手下制造更多的武器,并且又招募了大批的亡命之徒。

然而此时皇宫之内,一个曾经和他有仇的老太监却向朱棣告了他的状,朱棣大怒之下设计将纪纲抓了起来,仅一天的时间,纪纲曾经带领的锦衣卫就把他的家抄了个底朝天,而他的全家老少也被发配边疆,纪纲也被凌迟处死。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纪纲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自己培养的锦衣卫的手中。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