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清代诗人山春用一句“都江堰水沃西川”,写尽了在古人眼里,都江堰对于四川的不可或缺作用,它滋润了成都平原千千万万的良田,是群山环绕的四川,能得名“天府之国”的首推“功臣”。

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前316年,蜀王杜芦准备进攻北边的邻国苴国,苴国国君自知不敌强势的蜀国,于是派遣使节向北边走,来到了当时的秦国求救。此时的秦王秦惠王,也想将势力南下,然而苦于蜀道难,一直没有行动。

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当得知蜀地有国求救,秦惠王甚是兴奋,认为这是攻入蜀地的好机会。于是派遣张仪、张若、司马错领大军跟随苴国人员入蜀,在蜀地秦军大小通吃,不但干掉了蜀国,也将苴国收入囊中,并以秦制为标准,建立了以蜀国都城成都为中心的蜀郡。

大约是在公元前256~前251,蜀地的岷江泛滥,以鳖灵为代表的历代蜀王,所修建的防洪设施显得有点捉襟见抽。时任蜀郡太守李冰,为了安定成都平原,临危受命担任起了治水的重任。

李冰将治水的用“药”点,选在今玉垒山一代,动用大量人力,在蜀王鳖灵挖的水渠基础上,进行大胆的二次创新。而这次创新,李冰开凿了玉垒山,将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玉垒山分离部分目前叫“离堆”,它让岷江水流到玉垒山之时分流成了2条,一条顺岷江主道继续往下流,一条则流入今灌县一带。

但由于河流地势东边偏高,“离堆”成形之后,岷江水绝大部分,依旧顺江而下,而不是流入灌县一侧,于是李冰又相继修建了分水鱼嘴、飞沙堰。分水鱼嘴是在“离堆”前,堆积一个堤坝,提前对岷江进行分流,而这次分流为了保证,水可以流入右侧,鱼嘴右侧河道被挖深了,这样岷江水,可以轻松流入了“离堆”右侧。

飞沙堰则是防止鱼嘴右侧河道水流太多,对右侧的灌县造成水灾。在“离堆”前,分水鱼嘴尾部,李冰又修建了一个相对较低矮点的堤坝,当水流漫过这个堤坝的顶部时,证明“离堆”右侧河道所需水已达“极限”,再多下去就成灾了。多余的水,会直接漫过堤坝,汇入岷江主道。

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就这样靠着飞沙堰的排、分水鱼嘴、“离堆”的分流,都江堰修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为四川的成都平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岷江水患,使平原有了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

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都江堰的缺陷也很明显,李冰父子以及后人绝大数时候,都是采取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堤坝。这样的作法造成堤坝较容易被损坏,因而都江堰很长一段时间,每年都需要大修,且若遇到大洪水,有直接被冲垮的风险。

因而以这个点为出发点,进入21世纪的现代文明后,开始有人质疑都江堰的功能,譬如有这么一个帖子说“人们对都江堰传说的一种理想化的赞誉。实际上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一个工程就能完全、彻底地解决所有洪涝灾害问题的好事。更何况都江堰工程本质上只是一个分水、引水的设施,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四、六分水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水量,但是,对于较大的洪水和干旱,都江堰的分水装置和引水渠道,不具备任何调节能力”。

都江堰在古代,被公认“拯救”了四川,如今有人质疑它功能被夸大

强调都江堰的功能是被夸大了的,四川能成为天府之国和都江堰并不是对等必然关系,不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

对于古人称赞和近代人的质疑,小袁的观点是,大家都没有错,都江堰从事实上,解决的是岷江经常泛滥,造成水淹两岸百姓的事,而超大大洪水从自然规律来说,并不是年年都会有,因为都江堰争取到的平凡年的太平,是值得被歌颂的。

同时近代人的质疑也没有错,将都江堰和天府之国强行画完全对等的等号,确实有夸大的嫌疑,毕竟都江堰并没有彻底解决成都水患的问题,当岷江进入大洪水状态时,照样水淹四方。

仅仅自1881年至1986年的105年当中,发生洪涝灾害的就有43次。并且多次发生都江堰溃决和水淹成都的惨剧。(数据来自文章:不要把都江堰的传说过于神化——水博)。

系列文章推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