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書寫臨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構建新時代臨渭發展內核

渭南日報 記者李亞曉畢雲丹

有人說:“興城首先要興業,有產業才能有就業。”

也有人說:“有什麼樣的城市就有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人才決定了有什麼樣的產業。”

區域的特色產業,與其地理位置、資源稟賦、歷史積澱等息息相關,往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帶動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也唯有把握地區實際,依託資源優勢,突出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化特色產業集群,才能在競爭中找準發展方位,贏得市場空間,讓區域經濟發展的脊樑高高挺起。

近年來,臨渭區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聚焦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緊扣“宜居宜遊、富美臨渭”總目標,叫響“項目為王”,著力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求突破,一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一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區經濟社會步入結構趨優、質效提升、活力增強的新階段。

未來,臨渭產業如何發展?城市如何定位?近日,在臨渭區舉辦的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東南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興平提到:“培育外來經濟‘飛地’,借外力提內力。”

奋力书写临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建新时代临渭发展内核

臨渭區經濟社會發展空間佈局示意圖

2018年,臨渭區三產比值是14∶44∶42。穩增長,重中之重是穩工業增長。儘管工業基礎薄弱,但工業仍是臨渭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多年來,臨渭區委、區政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高效、品牌、規模農業。強化“三產強城、產城融合”理念,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服務經濟體系。實施20個服務業項目,完善提升宏帆、信達、吾悅三大商業聚集區,打造具有渭南代表性的特色街區。支持義烏商貿城、京東集散地建設,鎮級電商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鼓勵線上線下聯通、虛擬實體結合,釋放消費潛力。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64億元以上,增長10%。

2018年,國務院發佈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渭南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而臨渭區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渭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依秦嶺北麓之蒼翠俊美,北擁渭北平原之平坦肥沃,國土面積1221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轄20個街鎮。

奋力书写临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建新时代临渭发展内核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東南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興平作主題為《對臨渭區產業發展與佈局優化的思考》演講交流

王興平在高質量論壇上也提到:“城闕輔三秦。”他說:“從古至今,臨渭區的發展和演變都受到西安的巨大影響,是西安腹地、門戶和經濟職能分工的一部分。”

廣域上來看,臨渭區處在中國東西城市產業發展的核心軸線——隴海線之上,是西安聯通東部地區的東門戶。同時,臨渭區處在西安市半小時經濟圈的發展範圍之內,有著借大西安之力發展的優勢。從渭南市來看,臨渭轄區是渭南市城區所在區,有著經開區和高新區兩大產業發展核心引擎,發展優勢明顯。

作為大西安規劃的重要板塊,臨渭區與西安市有著諸多的產業合作聯繫。例如,在《關於加快西渭融合發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臨渭區、渭南高新區、渭南經開區與臨潼區、蒲城航空產業園的航空航天產業的相關合作。除了關中地區,臨渭區與別的省市轄區的產業合作也日益頻繁。

對於臨渭目前的發展現狀,王興平總結道:臨渭轄區經濟發展實力位於整個渭南市前列。三產結構變化不大,二三產比例基本保持1∶1。

面對臨渭未來的發展走向,他提到在全球化層面,要緊抓“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發展契機,加速舊動能產業轉型,支持新動能產業蓬勃發展。區域層面——發揮臨渭區之於西安、臨渭區之於渭南重要的門戶作用,發展門戶型、流通性經濟;大力拓展特色化的區域經濟合作,培育外來經濟“飛地”,借外力提內力。

在自身層面,臨渭區繼續發揮職業教育發展優勢,同時引進各類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由職教名城邁向科教名城,同時積極創建產教融合示範城區。把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教育紅利、人才紅利與經濟紅利良性互促。補齊第三產業發展短板,發展多樣化生產性服務業,助力工業發展。

基於現有臨渭區科研、創新平臺分佈,以“創新產業走廊”串聯臨渭區(含高新區)、南塬新區、渭南經開區及滷陽湖產業園四大功能區,形成聯繫網絡,促進各平臺之間有機合作。在此,他舉例其他城市發展經驗,提倡用科創走廊的形式發展城市。

他還提出,未來要發展,必須優化產業服務體系以及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分層次的、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服務體系。在省、市、區三個層級針對政府部門、企業機構、高等院校提出分層次的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構建完善的服務政策體系。

其次,優化完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可借鑑南京市建鄴區等先進地區的區級科技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經驗,打造科技企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為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掃清障礙。在現有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加快政府服務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做到“一網通”“一照通”“一證通”等,達到各類企業互聯網不見面的一站式服務審批。

奋力书写临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建新时代临渭发展内核

未來,臨渭區委、區政府將在產業發展上做大文章: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依託南塬雙創基地工業平臺,優化服務,築巢引鳳,積極承接大西安優質資源和外溢項目,全力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渭南中關村創新中心建設,厚植優勢、乘勢而上,聚力打造工業聚集區、產業新高地。做優做特現代農業,充分發揮葡萄產業園、獼猴桃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新建一批現代農業園區,新增一批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做大做強“臨渭葡萄”“臨渭獼猴桃”等品牌,不斷提高臨渭果品知名度和影響力。按照“南有石羊、北有新希望”總體佈局,加快畜禽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推動現代畜牧養殖業發展。做精做細服務業。發揮中心城市聚集優勢,大力推進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健康養老、會展經濟、夜經濟等新型服務業。推進全域旅遊戰略,主動融入大華山旅遊圈和西安半小時經濟圈,加快“四園一基地”提檔升級,著力打造秦東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服務經濟體系。

征程萬里雲鵬舉,潮湧風勁正揚帆。在新的歷史征程中,臨渭正不斷書寫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