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離開學校將近7個年頭了,回想在唐河一小堅守40年的自己,也算是一個幸運者吧! 因為我看到了那一排排教學樓拔地而起,看到了塑膠操場上孩子們奔跑的身影,嗅到了桂花樹的芳香,聆聽了千千萬萬學子朗朗的讀書聲,見證了風雨中唐河一小一路走來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和維護者…… 我是學校《校志》的編寫者,曾拜訪過諸多的一小老前輩,從中瞭解到許多感人故事和唐河一小時代的變遷!征程的風雨中,唐河一小走過了七十多年的光輝里程,七十多年風雨浸潤流嵐歲月,積澱下七十多年的沉沉回憶:

1942年,在那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一個弱小的生命——惠民中學誕生了,校長——牛肯堂,步履維艱,堅實的踏在這片熱土上。 1949年新中國成立,校長——張喚文, 在惠民中學的原址上,創辦了唐河縣城關鎮第一完全小學,(簡稱:城關一完小)。 馮友蘭在這裡駐足,田中禾在此學習,一批批唐河一小學子,走出校門,在各條戰線上盡領風騷!他們是一小的驕傲,也是一小能夠言說的底氣。

幾經風雨,幾度磨難,始終興學不廢,自強不息。直到1969年,一個新的名字——唐河城關一小被叫響,愛的接力棒便高高舉起,譜寫出一曲曲愛的篇章。 1978年十二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綠了神州大地,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滋潤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田。 老書記陳廣漢同志,時刻牢記鄧小平同志的話語: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他深感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為了改善辦學條件,陳書記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號召,多次召開會議,共商集資辦學、捐資助學千秋大業之計。後因自己身體原因,老書記把這艱鉅的工作交於陳振信同志接辦。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六七十年代學校大門

1984年,陳振信走馬上任,擔任第一小學校長職務,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副可喜而又堪憂的重擔。城關一小,以他建校較早,教學質量上乘而聲譽卓越,可是,這裡校啥陳舊,教室擁擠,條件簡陋,不堪負重,良好的教學成績與破舊的校貌形成鮮明的對比,充足的學生來源給學校造成極大的壓力。 望著求知若渴的學生,看著家長焦急的面空,陳校長心潮澎湃,難以平靜。他在教師會上慷慨陳詞: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也要辦教育,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要改變校貌,早日讓孩子們用上標準化的教學樓。 集資建校,談何容易。不過,陳校長很自信,只要你乾的是對人民有益的事,人民就會支持你。他帶頭拿出500元錢,第一個為建校集資籌款。陳校長的無聲行動,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教師們爭相效法,慷慨解囊,學生也行動起來了。四大家領導帶頭捐資,許多單位鼎力相助,整個社會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教學樓終於破土動工了,陳校長運籌帷幄,坐陣指揮。就在這時候,一封加急電報從武漢飛來:奶奶病危!接到這不幸的消息,陳校長半天沒說一句話,默默地把電報裝進口袋,以他公而忘私的情操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依然出現在工地上,是領導班子成員的百般勸說才把他送上了南下的列車。當他趕到醫院時,奶奶已悄悄離開了人世,老伴含淚告訴他:老人臨終時,久久不能合上眼睛,她在等待思念的親人,渴望能和孫子見上最後一面。可是心繫學校的陳校長,竟沒能滿足奶奶這最後的願望。陳校長寬闊的胸膛裡,裝了太多太多的孩子,他的情,他的愛,給了千千萬萬個學生。他只是含著淚在心裡默默地說:原諒我吧,奶奶!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經受沉重打擊的陳校長,把失去親人的悲痛壓在心底,很快回到了學校,照樣主持工作,為祖國的未來盡心盡力,陳校長的雙鬢增添了縷縷白髮。就這樣陳校長在這塊熱土上整整堅持了十年! 十年,杜鵑啼血,春蠶吐絲,園丁護花,教鞭引路。城關一小舊貌換新顏,三棟教學樓拔地而起,一座辦公樓和教職工宿舍樓相繼落成,五千平方米硬化路面曲徑通幽,一萬平方米大操場平坦寬廣。綠樹早已成蔭,鮮花飄香四季,更有呀呀學語的兒童,從這裡起步、成長,進入初中、高中、大學,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城關一小以他堅實的卓越的成績,迎來了“全國紅領巾讀書讀報”等先進單位,他也榮幸的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特級教師”等光榮稱號。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歷史的腳步跨入2006年,再次更名的唐河縣第一小學,面貌更新,發展更強! 2000年侯定旺同志接任第一小學校長後,他時刻牢記責任,不負使命,一方面在搞教學的同時,又站在學校發展的高度,為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侯校長結合唐河一小校友,原國家對臺辦主任王富卿為學校牽線搭橋,聯繫天津頂新集團為母校募集專項建設資金60萬元,修建了綜合實驗樓。教學設備得到了完善,建起了電子閱覽室等8個多功能教室,生均圖書20本,各種教學器材均被省定一類標準,各年級均有數量充足的標準課桌登,為孩子們提供了受益的場所,得到了學生家長的好評和讚許。 2002年,侯校長衝破重重阻力,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後大門與校園、前大門暢通的安全隱患,確保了學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和校園財產的妥善保管。相繼硬化了校園的全部路面,修建了6個花壇,完成了校園廁所的水衝式改造。 幾分耕耘,幾多收穫,候校長在唐河一小任職十年。十年,在人類歷史長河裡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他卻在短短的十年裡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學校也多次被評為國家、省市縣先進單位,他自己也多次被授予國家級“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2010年,王相平校長把文化與文明的火炬高高舉起,影響他人,溫暖自己,在這塊希望的土地上用她滿腔的愛影響師生演繹人生精彩的故事: 王校長一貫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深入實際瞭解實情,肯做實事,注重實效。多年來,學校的操場與居民區相連,四通八達,學生上體育課不僅活動空間擁擠,而且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王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2011年6月她請示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決定對學校的操場進行封閉、擴建、修整。 解決歷史遺留,談何容易!於是,王校長走家串戶做思想工作,遇到“棘手”的住戶,她廢寢忘食,逐戶上門溝通。 一個個的不眠之夜,一次次的汗水交加,她無怨無悔,終於在2012年4月工程告捷,高標準的塑膠跑道已成為師生活動的樂園,為操場近距的住戶也提供了優雅、舒心的生活環境。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城隍大殿是唐河一小的標誌性建築,它彰顯著學校的文化底蘊,為了保護文物,為了供師生更好的瞭解文物的文化教育作用,王校長精心策劃整修方案,2010年12月,學校投資6萬元,對該大殿進行了加固整修,使該殿恢復了原貌。 為打造一小特色,創造一小品牌,2012年,王校長集思廣益創編了兩套師生共同參與的大課間操,與張爽、儲春鳳共同創編了校歌。特色大課間不僅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也促進了師生關係的和諧,同時也保障了課間的安全,讓學生擁有快樂的童年。 2015年10月,王湘平校長受邀參加河南省教育名片發佈會議,並在儀式上介紹了一小辦學特色及辦學理念,深受與會領導和同仁們的高度稱讚,唐河一小也光榮入選“河南省教育名片”學校,她也光榮的成為南陽市首屆名校長。

2017年,李朝霞接任一小校長職務,她深知:唐河一小,多少人深情注目,多少人付出關愛,於是她痛下決心,不辜負前輩和社會各屆的期待,將會信心百倍快樂幸福地行走在唐河一小教育的陽光大愛中。 李校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個起早貪黑,為學校描繪藍圖。她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所以領導班子團結和諧,教師隊伍思想過硬,各方面工作有條不紊。從2017年至今,藉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東風,學校又建設了一棟教學樓和一棟功能樓,增加1100個學位,有效緩解了大班額 ,同時有條件開齊開足課程,讓孩子們確實享受到藝術課的魅力。 李朝霞作為一校之長,不但不擺架子,而且樂於為教師排憂解難,學校有一位教師身患絕症,李校長在感到痛心的同時,率先捐款,並號召全體師生獻出愛心,送去問候和溫暖,令生病的老師及其家人深受感動。她對學生也傾注了無盡的愛,哪個學生家庭有特殊困難,她總會熱心幫助,哪個學生在紀律上有不良表現,她總會耐心教育,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

薪火相傳的唐河縣第一小學

有耕耘就有收穫,辛勤的勞作就會換來累累碩果,滿腔的熱忱就會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讚譽,李朝霞在唐河一小短短的二年裡,為學校爭得了諸多的榮譽,使學校的各校工作更上一層樓,同時也獲得了“中國好老師行動計劃基地校”等榮譽稱號,她自己也榮幸的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管理人才”! 面對鮮花和掌聲,手捧錦旗和獎狀,李校長說:榮譽屬於集體,屬於大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前輩和歷任校長:牛肯堂、張喚文、劉大川、劉振方、郭建人、賈榮欽、牛貴斌、樊壽山、王永貴、趙振海、張君林、陳廣漢、陳振信、沈慶勇、侯定旺、王相平,他們敬業樂群,孜孜追求。 老教師:李香齋、楊墨貞、潘中瑩、陳秀蘭……愛生如子,春風化雨,在這塊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辛勤勞作,壘砌著一小發展的基石,傳播著第一小學的火種和精神。 如今,唐河一小在李朝霞俯首為牛的精神感召下,更多優秀教師在融融的綠草地上無私奉獻,在神聖的講臺上,伴著粉筆沫澆灌著一株株幼苗。還有一些老教師,兩鬢斑白,已面臨退休年齡,但“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他們為學校的教育事業貢獻餘熱,還有許許多多的老師,誰不像粉筆一樣,磨損了自己而把知識留給了學生……

滄桑歲月,風雨兼程,第一小學人在社會各屆的關愛下,不斷進步,成長壯大。現有教學樓 、辦公樓、多功能樓 8 棟,教學班 74個,在校學生5千餘名,教職工240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中高級教師 14名。 七十餘載求索路,篳路藍縷吐芳華。我們相繼獲得了國家、省、市、縣諸多的榮譽,多年來教學質量檢測位居榜首,教育教學工作多次在教師節期間受到縣教體局表彰,全縣目標督導評估多次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3年河南省儒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現場會在我校召開,我們接待了全省五十多個文化建設師範學校的觀摩交流,受到省、市、縣領導、專家的廣泛好評,我們的經驗在全省內作了推廣交流學習。 榮譽是一小付出的見證,也是對一小的肯定與激勵。今天的第一小學人將會一如既往地拼搏進取,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潘黨蘭原唐河第一小學著名教育工作者,現居住成都時常思念家鄉,在閒暇之餘多以抒發對家鄉的情感回憶為素材表示對家鄉的顧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