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31省市人均消費排名:最多接近四千,最少不足千元


2019年前三季度31省市人均消費排名:最多接近四千,最少不足千元

山川網:昨天,我們安排推送了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部分省份的GDP數據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不過具體到單個季度來看,2019年從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對應的GDP增速依次為6.4%、6.2%、6.0%。逐季下降,且趨勢十分明顯。

而在經濟增長全面放緩的壓力之下,反應到全國各地的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費中,會有怎樣的變化呢?一起來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6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這裡我們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近段時間內物價水平的提升明顯較快,進而影響了人均消費支出的實際增長速度)

如果我們把前三季度的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64元進一步平均分配到對應的九個月中,就可以得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月均消費支出為1718元。這個數據,相比之前我們歷次推送的由各家招聘平臺統計的“平均月薪”,顯然更具有全國參考性。

不過即使是1718元的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也並非全國所有地區均能夠達標。綜合全國31個省市統計局的相關數據,我們發現僅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遼寧、湖北這9個地區超過了全國平均線

2019年前三季度31省市人均消費排名:最多接近四千,最少不足千元

為了方便大家的直觀理解,我同樣是把31省市的前三季度人均消費支出數據,平均到了每月。具體來看——

上海月均消費支出3729元,持續保持在該排名中的榜首位置,並且該數據也超出了同期全國均值的一倍還要多。

北京月均消費支出3505元,北京和上海一道,不僅是全國唯二月均消費支出超過3000元的地區,同時北京這一數值也剛剛超過了全國同期均值的一倍。

天津月均消費支出2639元,浙江月均消費支出2596元,廣東月均消費支出2333元,江蘇月均消費支出2155元,福建月均消費支出2055元。

以上五省市均為全國公認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前三季度的月均人均消費支出水平都處於2000~3000元的區間內。不過受經濟結構與常住人口的數據影響,在具體數值上會略有差異。

雖然東北經濟在過去的這幾年遇到了一些轉型困難,但是作為東部沿海省份,在人均收入與人均消費數據上,相對內陸地區的優勢依舊是較為明顯。前三季度遼寧月均消費支出1765元,達到了同期全國人均消費均值。

難能可貴的是,廣闊的中西部地區終於有省份成功超過全國人均消費支出均值。月均消費支出達到1736元的湖北,充分證明了現階段湖北作為華中地區產業轉型最具代表性省份,在經濟軟硬實力上的突出表現。

2019年前三季度31省市人均消費排名:最多接近四千,最少不足千元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於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

消費支出包括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事實上,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普通百姓,每月每人能夠穩定消費2000~3000元的水平,這並不是一個多低的水平。恰恰相反,對於未來階段普通中國家庭的消費定位,我依舊建議大家要加倍謹慎。

回顧整個2018年~2019年,全國無論高中低各線城市,就業壓力之大,應該說起碼在近十年都是最高峰。雖然看似每一年我們都在討論民營企業之艱,但近十年中毋庸置疑尤以過去的這兩年為最。而且未來,壓力只會增加不會降低。

2019年前三季度31省市人均消費排名:最多接近四千,最少不足千元

伴隨著曾經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外貿兩駕馬車速度越來越慢,國家層面對於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訴求越來越大。

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其中消費依舊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數據顯示,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0.5%。

那麼未來有潛力進一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頭戲,顯然正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那些與全國平均消費支出水平尚且存在明顯差距的省市。

就以前三季度31省份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排行榜中後10位的省市來說:西藏、貴州、雲南、山西、甘肅、廣西、河南、江西、新疆、青海。十省市的月均消費支出水平,目前尚且停留在985~1377元的區間。

在以上省份中,既有貴州、雲南的這樣的經濟增速黑馬省份,在過去的多年中這些省份的GDP增速全國領先,但在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方面,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時,也有像河南、江西這樣的中部人口大省,由於不盡相同的歷史與產業問題,接下來在提升常住居民的收入任務前,同樣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複雜而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單純降低消費支出已經不能夠確保個人及家庭未來長期資金流的安全性。全面降低家庭負債率,對於各類槓桿性消費,都應全面加倍審慎。

苦日子,已經來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