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不是好學校

中國青年報: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不是好學校

秋季學期還沒開始,各所學校就迎來了新一波學生。如果你中意的學校都在標榜自家迷人的課程、個性化的關懷和教師的職業精神,你怎樣才能把它們分出三六九等?

對一些家長來說,任何選擇都是為了出成績:哪所學校畢業生的成績排名第一?哪所學校被教育部門評為優秀?對另一些家長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適合孩子的校園文化:校內禁止使用手機嗎?學校裡有可怕的懲戒措施嗎?

還有一個因素相對容易被忽略:老師們的待遇。換種說法就是,在家長為孩子選擇學校時,請考慮一下該校是否會成為教職工的“噩夢之地”。不可否認,有些學校裡有股歪風——動輒把教職員工逼進死角,老師們被迫完成不必要的工作,而且得不到尊重。

痛苦而疲憊的教師是不太可能拿出100%的熱情教孩子的。教學從來都是艱苦的,但不是每所學校都會積極改善教職工的工作條件。誰也不希望子女在壓抑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即使不斷遷怒於他們的老師能督促孩子們獲得更好的考試成績。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重要,不妨繼續閱讀下邊的建議:

去學校參觀時一定要瞪大眼睛。能見到校方高層領導團隊嗎?他們會與孩子們和家長們交談嗎?他們是與教師們談笑風生,還是經常獨處?教師們在教學樓周圍是怎樣相互交流的?他們有禮貌、快樂且積極嗎?請注意,沒必要武斷地剔除那些讓教職工顯得很累的學校,因為教書育人這件事從來就不輕鬆。

接下來,我們應該關注些什麼呢?

每隔多長時間能在孩子的作業上看到批改?雖然我們傾向於認為大量的批改會提高成績,但事實並非如此。定期的反饋,即便以口頭方式進行,也能產生積極影響。何況,如今有許多學校為了減少工作量和提高教師的幸福感,已經逐步放棄了書面批改。

每隔多久能知道孩子學得怎麼樣?每年有幾次情況通報和一兩次家長會,這是合理的,再多就是工作量過大的徵兆。

今年新來的教職工多嗎?很多時候,學校需要人員流動來保持新鮮感。有時,解僱表現不佳的員工是必要的。然而,經常性的高流動率可能意味著員工不開心。

學校在教職工培訓中安排了什麼?這可以讓你瞭解該校教職工對職業前景的重視程度。培訓的主要目的在於讓教師有時間系統地提高自己,讓他們有持續的熱情。

家長下班晚,不得不在晚上8點左右給老師發郵件,對方什麼時候能回覆?不要期望立即得到回覆,24小時內就行,因為許多學校鼓勵員工不在私人設備上管理郵件。

教師對校領導的願景有何看法?顯然,與領導意見相左的教師不太可能感到安定和快樂。

教師在這裡幹了多久?會待很長時間嗎?無論是剛入校還是工作多年,對方在做出回應的瞬間都會留下蛛絲馬跡:他們是否覺得自己屬於這所學校,是否得到了照顧?

最後要牢記的是,採取一種關心但顯得天真的態度,可以讓你的談話對象更坦誠。即使他們的回答傳遞出某種不好的信號,這所學校仍然可能是孩子喜愛的學習場所。所以,請綜合各種因素判斷,千萬別把上邊說的單獨任何一條奉為圭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