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畔有个温州"最好"的学区房!中国最年轻的状元就住这

位于楠溪江上游的岩坦,风光如画,

楠溪江一带碧水穿镇而过,

这里有着众多历史古村。

但是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古村落可不一般!

它凭着“一门三进士,父子两尚书”

的辉煌一度成为全国热点;

它手握“中国景观村落”、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传统村落”、

“全国最美古村落”等五张金名片;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它始建于唐朝,有着千年历史,

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它民居保存完整,古迹众多;

它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代簪缨迭起,人才辈出;

它... ....

它到底是哪个古村?!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它就是:千年古村——屿北村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屿北村位于永嘉北部重镇--岩坦,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四海山接壤。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青山叠翠,环境清幽,风光秀美,苍松翠柏,秀竹茂林。四周有金山、昔山、屿山、阳山、和尚山环抱,犹如莲花瓣簇拥着整个村庄。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从南门进村,古老的石板桥,叶子尚未金黄的银杏树,荷花开满了池塘,特别美。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映在地上,装饰了蛮石的路面,建筑脊背上的凤头盯着银杏叶。踩着这样的小路前行,一步就是一句诗。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屿北村有一株2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树围可两人合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虽然树龄很古老,但一点也不显得有沧桑感,这也是永嘉最有名气的三棵古银杏树之一。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图@温州古道)

这个形若莲花绽放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村内95%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称为“中国景观村落”、“全国最美古村落”。

但,这些还算不了什么。

家家出学霸,才是它最牛的地方。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避世于此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据村中宗谱记载,屿北村始建于唐代中叶,原为徐姓聚居之地。北宋时期,徐公仪入赘柯门,迁居枫林。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南宋绍兴五年,年仅18岁的汪应辰,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被贬官3次后,汪应辰辞了官,带着族人定居在江南的一个小村落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没想到竟让这个小村庄,从此成了风水和读书的典范村落。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汪应辰搬过来之后,村里便开始设立私塾,全村合力,聘请老师,曾经有一位“四世师傅”,意思是一位老师连续教了4代人,全家每个小孩都受过他的启蒙教育。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千年屿北古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这座尚书祠了,它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清乾隆年间曾经得到修葺,三进的院落,气势非凡。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一门三进士,父子两尚书”

尚书祠便是为纪念宋吏部尚书汪应辰、汪逵父子而建。尚书祠约有3000余平方米的大屋,虽然朴实简洁,但造得气派庄严,里头多是布满斑驳的匾额、楹联、圣旨。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800多年来,庞大的汪氏家族,一共出过

1位状元、8位进士、10位秀才,1950年代,村里还出了第一位大学生。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形若莲花般绽放

汪应辰按照《易经》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建造了浙江永嘉县内的屿北村,东、南、西方都有山,北方有水,从高空看,整个村子就像一朵莲花。明朝地理学家李时实曾经来过屿北,他的评价是:

“永嘉屿北路逶迤,出水莲花一地奇”。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山岗上还有一片松林,在屿北人看来,这就是保护百姓的风水林,他们将古松树作为神灵来供奉,族规严格规定,谁也不能砍伐。有7口古井,按照北斗七星形状来分布,还有8座石桥,名字也好听,月街祠桥,大川桥,月旦桥……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图@欧阳之冰)

周围有圈2000多米的寨墙,开始是为了防御入侵,结果朝代更迭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倒是在抗日战争中,寨墙发挥了大作用,这里总共经历了5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保护了屿北村的居民。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95%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

村内古建筑占现有民居建筑的 95%,共有较完整的四合院古式建筑45座,现存建筑均为明、清及民国时期风格。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图@欧阳之冰)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图@吾闻)

现存的大部分宅院,都始建于清代或民国,所有居民建筑都是悬山顶,屋脊是曲线形的,两端微微翘起,中部平缓,上面铺着灰色小瓦。院墙不高,坐在三合院里,就可以看到巷子里的行人,视线越过门墙,还可以看到周围的山。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很多民居还保留着完整的雕花,房屋都有前檐走廊,宽达2米,可以遮阴避雨,也是家人的日常活动空间,仿唐的檐柱是方形的,清朝之后所造的柱子是圆形的,每一代人都会尽力修补房子,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屿北村里,有19座房子都有雅号,给房子取雅号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翁和堂”,意思是父母、兄弟、邻居都要和睦,“三多堂”,是多福、多寿、多子的意思,“茂秀堂”,是提醒屋子里的人要多读书。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护寨河水潺潺而动,青石墙外青山白云,墙内木桩青瓦,邻里抵屋而卧,鸡犬相闻,这是属于屿北的千年记忆。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楠溪江畔有个温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