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文|飞鱼说史

​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四十万人,一夕坑尽。——黄道周《广名将传》

现在的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一直有一个的传统特色小吃,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小吃叫做白起肉,这小吃其实就是豆腐的一种烹饪方式,尤其以谷口村(又叫杀谷)烘烤的豆腐最具代表性。

豆腐的而这种烹饪方式,豆腐外焦里嫩还挺好吃,逐渐就广为流传。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那么白起为何与现在的这道美食有关呢?其实并不是夸他是百战百胜的战神,而是损他是杀人无数的人屠。

说起这道白起肉,我们还得从长平之战说起。

愤怒的赵国人想吃白起的肉。

现在的高平是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的古战场,当初秦赵在这里进行决战的时候,双方的损失都不小,可以说是一场倾全国之兵的战役。

这次战争前期对战的将领是秦将王龁和赵将廉颇,后来双双换将,秦国换成了白起,赵国换成了赵括,结果赵括急于决战,被白起引诱入包围圈,赵括突围几次不得出,并且在突围中中箭身亡,赵国近四十万士兵投降。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而面对赵国几十万的降卒,白起选择了尽数坑杀,这中惨无人道的杀降,被当地人咬牙切齿的记恨着,纷纷想要吃白起的肉,因为长平之地属于赵国,在自己的国家被白起坑杀几十万青壮年,这怎能不让人记恨呢。

为了发泄内心对于白起的愤怒,当地人就把菽饭作供菜,把豆腐当成白起的肉,用炉火烧烤,用豆腐渣和蒜泥生姜调和成“蘸头”,表示把白起的脑浆捣成泥,与豆腐一起食用,故称“白起肉”。

所以说,这道美食其实并不是夸奖白起的战功卓著堪称战神,而是在说他惨无人道,坑杀几十万降卒,只能被成为“人屠”。

白起的杀降其实没有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白起面对赵国几十万降卒,有不杀的办法吗?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其实没有,一来秦国是一个以人头计算军功的国家,即使白起想放了这些降卒,那么他手下的士兵也不会愿意,毕竟在秦国人眼里,赵国降卒肩膀上抗的并不是生命,而是军功,是爵位,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财富。

二来,秦国自商鞅变法强大之后,历代秦王再也不是以恢复秦穆公的霸业为目标了,而是确定了以攻灭六国为目标的宏伟计划,尤其是秦昭襄王统治时期,范雎提出了远交进攻和勿攻其地,单灭其冰的方针,这也就是说要消灭山东六国的有生力量。

在这种政策的驱使下,白起以及秦国上下都不会把好不容易围起来的赵国降卒再给放回去徒增灭赵的阻力的。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三来,秦国经长平一战,国内消耗也非常巨大,秦国短时间内是没有能力在养着这些士兵的,再说即使有能力养着,这些士兵会老老实实在秦国待着吗,当然不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还在赵国呢,所以赵国士兵投降那一刻其,已经注定了只有死亡一条路可选。

总之,当地人对白起的憎恨,能被理解,但却不能否认白起为秦国统一中原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白起,秦国统一华夏势必不会来得那么顺利。

飞鱼说:

白起为何与现在的一道美食“白起肉”有关?其实不是夸他是战神,而是损他是人屠,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大口咀嚼着烧豆腐的时候,也纷纷把此想象成白起的肉,用来发泄心中的愤慨。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其实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坑杀赵国降卒这不是白起一个人的命令,而是秦国举国上下的一致呼声,虽然手段是残忍了些,但亦是没有别的路可选的。

白起有不杀赵国降卒的可能吗?没有,当赵国士兵投降时就注定要死

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战国时期战死的士兵大概有200余万,而能记在白起头上的却有将近一半,这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不过换个角度说,正式因为白起的百战百胜和最大限度消灭了六国的有生力量,秦国在秦王政时期才可以在十年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六国。

不过白起对于坑杀赵国降卒这事,其实也十分自责的,当他被秦王赐死,他自刎前就曾说自己以欺骗的手段坑杀了赵国降卒,本就该死。

那么在您的心目中,白起究竟是“战神”还是“人屠”呢?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