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不滿嬰兒飛機上哭鬧,被母親怒懟:有本事你們別生孩子

相信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孩子喜愛哭鬧,而這也很容易打擾到其他人,本來大家出去玩就是為了能夠輕鬆一下,而孩子哭鬧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滿。

最近就有#孩子飛機上哭鬧母親怒懟乘客#這麼一個事件上了新聞熱點。

在一架從吉隆坡飛往武漢的飛機上,一個嬰孩一直哭鬧,因此有一對乘客有了一點意見,讓孩子母親管好嬰孩,說:

 “飛機上又不是隻有你們一個小孩,為什麼你們的小孩就一直吵到現在,麻煩把小孩管好。”

而這讓孩子母親非常的激動,因此怒懟乘客:“你們兩個最好不要生孩子”

乘客不滿嬰兒飛機上哭鬧,被母親怒懟:有本事你們別生孩子

這件事情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討論。孩子哭鬧的確讓人頭疼,尤其孩子母親解釋過自己有在一直哄孩子,但是沒有效果。這時面對乘客指責的確容易激動。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孩子哭鬧也的確打擾到了其他人,但是孩子的母親,卻從頭到尾沒有對其他人道過歉。

很多網友都表示對孩子哭鬧可以理解,但是認為孩子母親的態度太過激。明明一個道歉就可以過去的事情,非要變成互懟。

孩子哭鬧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父母的處理方式

相信大家基本都在生活中遇到過周圍有孩子哭鬧的經歷吧,而因為孩子哭鬧影響到其他人的案例多不勝數。

在07年,有一家三口去美國度假,而孩子對旁邊的一個年輕人不斷的騷擾,甚至用腳踢。因此年輕人希望家長能夠看好孩子,但孩子家長並沒有管教。而在忍耐三小時後,年輕人終於忍不住,指責了這家人。而孩子父母竟因此和年輕人對罵起來,甚至掐年輕人脖子。最後這一家三口被拒絕入境遣返回了中國。

17年,高鐵上,一個男子因為嬰兒一直吵鬧,因此對孩子家人說能不能安靜點,結果被孩子家人用礦泉水砸在頭上。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哭鬧,尤其是嬰兒哭鬧並不是那麼容易哄的,但是也要明白,孩子哭鬧也確實會打擾到其他人。而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哭鬧與他人產生矛盾,問題的本身已經不是孩子哭鬧,而是孩子父母的處理方式問題。

乘客不滿嬰兒飛機上哭鬧,被母親怒懟:有本事你們別生孩子

英國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認為,父母的言行是無聲的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同樣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父母行為對於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父母每一刻的行為都會孩子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

以前有網友發過一段視頻,一個孩子媽媽,因為孩子剛剛斷奶,擔心孩子的哭鬧會影響到其他鄰居,因此在鄰居的房門上掛上一個西瓜以表歉意。

而在17年,同樣是飛機上,一位母親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吵鬧,打擾到其他人,因此給其他旅客都發了一份禮物。

父母要知道,孩子哭鬧打擾到別人始終是一件不對的事情,應該道歉。道歉的形式不拘束於送禮物,一句誠懇的道歉話語也行。

相互理解,父母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

乘客和孩子家長都應該要理解相互的難處,而家長同時也應該做好孩子的管教。孩子在一兩歲不停哭鬧的時候還能理解,但是如果到了7、8歲還是動不動就這樣,那就真的成為了眾人口中的熊孩子了。

而熊孩子的成形多數在於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

乘客不滿嬰兒飛機上哭鬧,被母親怒懟:有本事你們別生孩子

在《媽媽是超人》中,賈靜雯就給我們展示了教育女兒哭鬧的方法。

一次到了睡覺時間,女兒咘咘卻不想睡覺,而是吵著要吃蘋果。

因為母親賈靜雯沒有同意,因此咘咘就靠在門上大哭。

對此,賈靜雯說:“不行,你哭也沒有用。”

咘咘哭了一會,慢慢安靜了下來,賈靜雯就抱起咘咘,安慰她,不久咘咘就進入了睡眠。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吵鬧的時候,都會因此同意孩子的要求,而這也導致孩子會將吵鬧當做一種獲取成功的手段。

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李玫瑾教授對待孩子哭鬧提出了四個不要只做一件事。不要打、不要罵、不要說、不要走開,只做一件事,陪著孩子,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對,你要鬧就鬧吧。等到孩子平靜下來再與孩子進行溝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