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竟然也被列入近危物種?來自日本石龜的吶喊

什麼?烏龜也被定為近危物種了?集市、街頭到處都有賣小烏龜的,怎麼會變成近危物種嘞?

這烏龜可不是普通的烏龜,它叫做日本石龜,是日本的一種烏龜。本來應該是鄉村裡司空見慣的動物,卻在近幾年因環境汙染數量出現大幅度下降。在2012年,日本環境部將其定為近危動物。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日本石龜的私生活。

烏龜竟然也被列入近危物種?來自日本石龜的吶喊

揭秘日本石龜的私生活

日本石龜大多都棲息在池塘、溪間、小河等地方,它們屬於雜食性,更傾向於食肉。冬眠過後,日本石龜更多都在稻田裡捕食,春天的稻田裡總是很熱鬧,有各種各樣石龜的食物,像螳螂、蝸牛、蚯蚓都是石龜們愛吃的。龜類一般喜歡生活在水體內,而日本石龜卻不同。它們喜歡在陸地上爬行,尋找食物,經常偷吃附近居民自家栽培的農作物。葷的素的都能吃,真好養活!憑藉著堅硬的甲殼,成年體幾乎沒有天敵,這大概就是它們在陸地上為所欲為的原因了吧。

烏龜竟然也被列入近危物種?來自日本石龜的吶喊

(偷吃小番茄)

日本石龜生寶寶

日本石龜的產卵在每年5-6月,初夏是產卵的好季節。石龜們會選擇陽光充足、地面溫暖、遠離河流的土地產卵,因為石龜蛋不會被大雨或者洪水沖走,能夠更好的孵化,一次大概產5-8枚幼卵。孵化期是70天左右,剛出生的石龜寶寶與乒乓球差不多大,它們會自己去尋找食物,跟哺乳動物不同,自力更生。

烏龜竟然也被列入近危物種?來自日本石龜的吶喊

養殖日本石龜

日本石龜棲息處大多為水流湍急且冰冷溪澗,所以它們耐寒耐熱,對水溫要求不高,挺好養活。不過幼龜們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春季氣溫不定,體型較小的公龜很容易腐皮。所以養殖幼龜時大多使用生態缸或者裸缸,石龜拉粑粑或者缸內食物殘渣時要及時換乾淨的水。

日本石龜喜歡曬太陽,如果是在室內養殖的話還要增添曬背燈,讓石龜們有一個曬背的平臺來保持身體乾燥,缸內的石頭也是必不可少的。雜食性的日本石龜也是很好養活了,餵食的話像普通的小魚小蝦都可以。如果養的是石龜寶寶,那就得注意了。幼苗的腸胃比較敏感,容易出現腸胃感染,並且很難治療死亡率高。所有餵養幼苗還是使用稚龜開口糧或幼龜糧比較好。

烏龜竟然也被列入近危物種?來自日本石龜的吶喊


雖然日本石龜足智多謀,容易存活,但它的數量卻仍然在減少,仍是面臨滅絕風險的動物。原因是生活環境的變化多端與競爭者侵略掠奪食物的鬥爭。日本的環境汙染和混凝土河岸給它們造成嚴重傷害,數量極多的野生紅耳龜搶奪它們的食物。

日本石龜也是我們友好的動物鄰居,一起保護這個可愛的小物種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