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没有太监专政?

张文瑶


中国史上,有个特别的术语,称为“阉祸”。说白了,就是太监乱政。这确实是很中国特色的东西。

我们的先人们,似乎最热衷搞这个。像太平天国,都是打着“天下一家”旗号起义的,待奠都金陵,洪大佬登上宝座,一样也要使用太监。可这特技,是河北沧州一带人专长的活,南方人不会呀,两广人更懵逼。

于是,他就招了一批阉鸡阉猪的技师去阉人。不幸死在“手术台”上的幼童,据说达3千人之多,是惨绝人寰,也是死性不改。


本来,人为批量制造太监,并定下宦官制度,目的就是预防动乱,是钳制臣民的手段,不想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策乱源,也是很讽刺。

这种灭绝人性的玩意,是生生把人生理心理都搞扭曲变态,一得机会如何会不报复不乱来呢——即便最恶劣的太监魏忠贤,有笔记就说他还在乡里肃宁居住时,对乡邻亲朋非常友善,本性当并不太坏。

比如,严重的东汉、李唐、朱明三朝,就有“天子与宦官共天下”的说法,无数司马迁都哭晕在厕所。而在西方,“太监”群也不是没有,可是作为最早的“第三性”,他们更多的是在基督教中担任要职,出任牧师或主教,心平气和侍奉上帝去了。

这方面,说起来满清确实表现特别优秀。我们可以看到,终爱新觉罗王朝,都没有出现“阉祸”,连屡禁不止的后、戚干政,也只是末代慈禧这个“后”趁势瞎弄了一回而已。

从这一点看,说清朝的后宫管理,在历代王朝中最为完善,我想也没多大问题吧。


有清300年,从没出现过太监干政这鸟事,核心原因不在其他,在于制度规划严密。

在清,满宫行走的太监们,形格势禁,根本无力无权无机会乱来。以至于如安德海、李莲英这般得宠到无以复加的,也只能永远是家奴,是帝王后妃的宠物而已。

清代入关以后,历代帝王,都很防范太监,意欲把他们关进权力的铁笼内。为什么,因为前车之鉴,从康熙到乾隆,他们都有留下言论共识说,前朝的明,乱先乱自后宫,亡是亡自太监。乾隆明确说过,明之送命,并非源自流民,而在太监。

确实,明之宦祸,大概是史上最厉害的,其人数之众、气势之大,汉、唐都远不能望其项背,直接拖着大明王朝走向摧枯拉朽之境地。清第二位皇帝康熙感慨说,明末宫墙内侍及宫女就有10万人,这一旦告急,连“饮食不能遍给”,岂能不乱,当即裁撤,只留下3千人。

人数一衰,再让他们内部各自监督,清之太监根本无法合作成集团化。


更为重要的是,清朝太监日子根本不好过,被那套制度卡得死死地,不得越雷池一步。

比如,他们的官职品级,功劳盖天也只能在四品以下,即最厉害也只能戴蓝色的顶戴;比如,他们不能以任何理由结交外官,外官也要避嫌,一旦发现,都吃不了兜着走。

再比如,他们连行动自由非常有限,连走出皇宫都极端困难。他们开国皇帝的祖训,就是“不得出京”,除不得已“扈从”外,连“奉旨出京”都不准,你说如何去勾连势力,是串通军队呢?著名的案例,慈禧宠阉且在辛酉政变立有大功的安得海,当年出京,还是奉有懿旨的,可一踏足山东济南,便被巡抚丁宝桢给按“祖制”处以极刑了。慈禧再恨,有啥办法嘞!

宦官要图谋不轨干政,不是孤处紫禁城就能搞事,不是一群阉人抱团就能左右乾坤的,必须得内外勾结才行。可清朝的太监,绝对是历代同行中过得最惨的,终其身几乎只能生活在紫禁城内,相当于软禁的奴才,如何成事?

要像明代太监那样,可以代天子巡游,到外面威风,轧辱地方官如小儿,甚至指导将军打仗,那做梦都没有的事。还妄图干政,毛都没份!


可能也和清传12帝基本都是人精、都很勤政、都抓权很积极有关,清朝防宦这套祖制,近300年下来,都执行得非常严格。

清代是真正能把太监群体当奴才管控的,没有一刻松懈过。晚期时,有一个太监名寇连才者,看到国事日非,敢于突破“祖制”,学王公大臣之样,舍身为国、冒死直谏,上了一道奏折谏朝。朝野都同情他“忠义奋发,言有成理”,但是呢,他违反清室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被立毙杖下。清朝之宫制,是力禁有“阉党”,也不容许出现“忠监”。

在清,再受宠的太监,地位都非常低下,没有丝毫人格可言。明时,巨珰如刘瑾、王振、魏忠贤辈,可以受爵为“上公”——即俗称的“九千岁”,除面基皇帝外,目中无人,皇子、皇孙、国戚、疆臣都要垂手下坐。

清是完全相反,规矩谨严。他们的“祖训”规定,凡为太监,不管品级多高,见了王公大臣,必需得马上起身示敬,垂手侍候,不得失臣属与奴才的规矩。像醇亲王奕譞,留下本《航海吟草》 的书,就记录状况说:甲申年他受命巡阅北洋海军,慈禧特命亲信李莲英“陪巡”,实为监视。在长达近两个月的乘舰航行中,奕譞高高在座,权势熏天的李大总管呢,只能安静傍立伺候,连个座位都没他的份。

所以,现在一些连续剧,总爱表现李莲英如何嚣张,其实不大符合事实。不是他们一定无此心,是不敢公然如此。


清朝一代,不仅没有出现太监专政之局,其实连特别恶劣的太监,也几乎没有。

像李莲英,是我们最熟悉的清代太监了,也可谓其中势力最大的一位。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总是如何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其实多少也是过度渲染所致。清史名家周劭先生就如实说过,稗官小说记录李莲英的繁不胜举,可此人其实胆小谨慎,属于有才不敢放肆之类,远没那么嚣张。

他说,李莲英的那一生,除了“小人贪财”确实是其本色外,委实并没有多少劣迹可言。当时的清流士夫就经常劾他,主要是意在借力打力、隔山打牛,目标在慈禧太后本人而已。他是背锅的成分多。

实际上,当初慈禧为了夺权,不惜虐待光绪皇帝时,宫内唯一对光绪好的,竟还是李大总管。李时常去看他,给他很多日需的被褥、内衣、鞋袜,甚至常常“君臣相顾,潸然泪下”。而光绪呢,不但不讨厌李,还对“李谙达”非常感激。

至于说,李大总管这是真心呢,还是施展权谋两头押宝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若说他如何专权,肯定是不大合事实的。不是他一定就不想,而是实力就不允许呀!


刘愚愚


太监专政,这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个最惨烈的教训。其中,东汉,唐朝,明朝三个朝代的太监专政导致了亡国之祸,可谓是为后来异族统治的大清王朝必须予以警惕并且杜绝的。因此,清朝建立之后,对于太监的管理和品级的匹配上都做出了严格的规范。



清朝的太监,即是是做到了大内总管也只有四品,顶戴超不过青金石去。一般的太监都只能戴七品素金顶。因而,在品级上太监的地位是非常之低的。同时,为了避免明朝太监专政的教训,清朝废除了明朝的厂卫制度,使得太监无法调动任何军制。所有的权力都超不过紫禁城这个范围之内。

加之清朝的皇帝个个年富力强,从康熙皇帝开始就生怕大权有一日旁落,连王公大臣的权力都恨不能剥夺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更不可能给予太监更多的权力。太监本质上是皇家的奴仆,连进出宫廷都必须有皇帝的圣旨。例如慈禧太后的宠臣安德海,拿着慈禧的懿旨出宫,刚到山东就被巡抚丁宝桢处以极刑。



并且清朝太监不得结交外臣,各宫当值的太监如果稍微令主子不满意的话,轻则挨打,重则被凌迟处死。康熙年间,康熙大宴王公大臣,有太监累了,在殿陛下坐了一下,就被康熙杖责四十。嘉庆时期,天理教起义攻入紫禁城,当值的太监全部被凌迟处死。



就连李莲英这样的总管太监,有一次奉旨去北洋水师宣召,李鸿章给北洋水师下了严令,不许太监登舰。李莲英本打算抖抖威风,结果立时就碰了一鼻子灰,并且还只能忍回去。当然,清朝灭亡之后,一群太监烧了建福宫,导致溥仪下令驱逐全部太监,至此太监的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傅斯鸿


太监是封建社会畸形制度下的产物,早在周朝时就已出现,因为这个群体一直被视为皇帝的家奴,并且随时伺候在皇帝的身边,因此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干涉朝政。

历史上太监干政数不胜数,这里先盘点下那些遗臭万年的太监干政事例:

  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竖刁干政,九合诸侯,把当时八面威风的齐桓公给活活饿死,并且在其死后不让下葬,导致停尸两个多月,尸体上蛆虫满身,尸臭冲天。


  2. 宋国伊戾陷害太子,使其被宋成公囚禁,最后太子身陷牢房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便在牢中自缢而死。

  3. 秦国的嫪毐祸乱宫闱,与太后赵姬私通,并使其生下两个儿子,对外自称是秦王“假父”,后来还想举兵造反,最后被秦王所杀。

  4.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秦王朝,在其去世后,便出现了赵高干政,导致大秦王朝在历史上消失,而赵高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向当皇帝的太监。

  5. 汉末时期宦官横行,“十常侍之乱”引发黄巾民变,由此带来废史立牧,导致汉朝覆灭,直接禅让于魏。

  6. 唐朝中后期,宦官典君给唐朝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导致皇权旁落。唐太宗的子孙们全听太监指挥,想立就立、想废就废。从肃宗道昭宗十三个皇帝没有一个不是宦官所立,宦官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


  7. 此后宋朝的烛影斧声,到明朝的太监干政,更是达到了巅峰转态,可以说明朝的太监拥有历史上最高的统治权力,整个明朝都被太监们给祸害了。

为什么会出现太监干政?

这里主要原因还是出自于皇帝自身上,古代的皇帝就是孤家寡人,从政治角度上来说,皇帝并不能与朝中大臣有过于亲近的关系,而后宫妃子也无法跟他们彻底交心,后宫妃子们都有自己的外戚集团。因此,古代的皇帝并没有自己可以信得过的人。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皇帝作为国家统治权力最高层,必然要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感,底下大臣都是人精,所以皇帝不能喜怒言表,许多私人的问题上更不能找大臣来解决,他们毕竟是外人。而在这些私人问题上就需要太监来处理了,这些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也是唯一能信得过的人。

历代皇帝都生活在皇宫中,而时常陪伴他们的基本上都是这些太监,也就因此对这些太监有了非常的依赖感和亲密感。汉灵帝甚至把太监当成父母;明朝的皇帝把太监称为“大伴”。

另外,皇帝也认为太监是不全面的男人,江山美人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这些人并不会有谋朝篡位的野心,而那些外臣反而会对自己的皇位图谋不轨,所以要时刻对他们进行戒备。而能够放心去监督外臣的人就是这些太监,因此明代就出现了东、西厂。

清朝为什么没出现太监干政?

其实清朝也曾出现过一次太监干政的事件,只是因为很快被打压下去,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这次太监干政事件就发生再满清入关不久:

顺治十五年,深受顺治宠幸的太监吴良辅专权把持朝政,他利用顺治对他的宠幸开始与官员进行贿赂勾搭,最后被人举报。
然而顺治因为十分喜爱吴良辅,因此并没有处置他,最后此事也不了了之。

当康熙登基后,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上台后第一件要处理的大案就是这个案子。康熙上谕中历数了吴良辅和骂人亲贵佟义互相勾结的罪名。

(吴良辅剧照)

其罪名有:变易祖宗旧制,倡立十三衙门;贪污钱粮;任意把持内外衙门;大兴土木等等。吴良辅的行为已经严重到权势震慑全国,造成“民力告匮、兵饷不敷”的地步。由此可一件吴良辅干政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历代太监。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太监干政,顺治自己曾设立过十三衙门时,在各衙门内树立一块铁牌,明确声明严禁太监干政,违者凌迟处死。

康熙登基后为何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

其实原因很简单:

  • 一是,从康熙开始就一直牢记太监对朝廷的影响有多大,从康熙、雍正到乾隆,他们从小就一直在学习太监干政的教训。康熙时,太监改性秦、赵、高等,这是为了记住赵高乱秦的教训;乾隆时,太监只有王姓没有名字,这是为了让外臣不知道谁是谁,避免他们建立关系。

  • 二是,明朝皇帝把太监当成自己的最亲的人,从小到大都由太监陪伴,这就造成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而到清朝时期,太监只是奴才,他们没有任何的地位,皇帝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都由专门的人照顾。从宫女到老师都被安排好,而太监是无法跟皇子们建立任何关系的,因此他们也就无法把太监当成亲人。

清朝时期这样的制度和时刻警醒,让皇帝们时刻继续太监干政造成的影响,而作为英明神武的康熙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不但提醒自己也提醒子孙,太监这个群体的可怕。

也就因为有这样的英明的皇帝,才会让太监这个职位一直都是皇帝的家奴,他们永远没机会爬到更高的位置,一直被打压的死死地,没有任何的机会干政。


小燕子读历史


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也是第一个正式启用太监的皇帝。

虽说满清一直在关外生活,但他们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却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清军入关后,许多太监为了取悦满清,不等他们攻打北京城,就迫不及待地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让顺治对这些卖主求荣的太监们非常鄙视,所以在进入紫禁城后,他解散了大批太监,对剩下不多的太监,也是多加防范。

(顺治剧照 )

顺治对太监的限制,做很多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他为了警示后人,还特意做了三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分别钉在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并下令,干政的太监一律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虽然对太监相当严厉,但第一个权监却正出在他在位的时期。

这个权监叫吴良辅,他本是前明太监,由于他勤勉谨慎,被留在宫中,随后成为顺治身边的贴身太监。

吴良辅善揣圣意,对顺治极为忠心,所以很快他便成为了顺治最宠幸的太监。

吴良辅对权力的欲望很强,当顺治亲政后,他花言巧语,竟让顺治仿效明朝,建立了十三衙门,他借此机会得到了权力。

由于吴良辅在军政事务上对顺治影响颇深,因此他在朝中专权擅政,结交党羽,非常跋扈。

一些朝臣和后宫嫔妃也深知吴良辅是顺治的心腹,所以都对他颇为巴结。

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收受大学士陈之璘贿赂一案遭人告发。按顺治设立的制度,吴良辅本该被凌迟处死,但顺治为了保护吴良辅,并没有严惩他。

康熙即位后,立刻给吴良辅罗列了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并将他处死。

康熙在处死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为管理太监专门设置了敬事房,他曾对人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康熙剧照)

到乾隆继位后,对于凡是入宫做太监的人,一律改为“赵、秦、高”三姓,以此警示后人和告诫太监。

当时的太监被管束得极为严厉,他们的本份就是做好奴才,侍奉好主子即是。当然,他们一旦犯错,哪怕只是一点小的过错,往往也可能会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

比如,乾隆年间,有个负责御批传递的太监叫高云从,他曾将乾隆的御批内容告诉过相关的官员,结果被人告发后,乾隆勃然大怒,以“泄露秘密,交通外廷”为由把他处以磔刑,并明令太监不得结交外臣。

不光如此,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太监和一个官员擦肩而过时,太监的手碰到了官员的手,而太监还像无事人一样走了。

乾隆非常生气,立刻把太监总管叫来,狠狠把他骂了一顿,说太监不过是些卑贱的奴才,见了官员居然不让路行礼,实在不成体统,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律处斩。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直遵守祖制,对太监的管理从未有松懈,但到了嘉庆年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领200个勇武教徒,密谋混进宫中,诛杀嘉庆帝,推翻清朝。

当时宫中太监刘德、刘金等太监亦是天理教教徒。

他们作为内应,入夜后,给林清等人打开了宫门,事情败露后,林清等人被诛杀,刘德和刘金等太监亦被凌迟处死。

自此后,清廷要求太监当差听值后,不得回私宅。太监杖毙的事情在这之后也时有发生。

(影视中的太监)

此时太监在宫中的地位愈发低下,他们生活贫困、很容易因一点小错丢掉性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风光无限的太监。

咸丰帝的贴身太监安德海由于取悦咸丰,很快得到了他的喜爱。

后来,有权力欲的安德海又和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勾结在了一起,并帮助懿贵人得到了咸丰的宠爱。

咸丰在热河去世时,由于皇子载淳才6岁,所以他给载淳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同时为了牵制这8位顾命大臣,又给载淳(由于载淳年幼,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代为管理)和慈安皇后两枚印章,表示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印章,才有效力。

载淳继位后,是为同治,而懿贵妃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慈禧想要夺权,安德海为她出谋划策,又施苦肉计,才成功地离开热河,并将慈禧的信顺利地带给留在京城和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最终为慈禧发动政变立下了汗马功劳。

(慈禧与李莲英剧照)

正因如此,垂帘听政后的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幸。

安德海也倨功自傲,在宫里飞扬跋扈。除了把慈禧当作主子,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都一概瞧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王公大臣了。

所以,当安德海以“为同治采买龙袍”为由,出宫四处收受贿赂,到处游玩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得出宫”的罪名处死。

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又受到了慈禧的宠爱。

不过,尽管慈禧对李莲英和安德海非常宠爱,但她还是很好的遵守了清王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这两人虽多有不法之事,但还是不具备成为权监的条件。

不过,清朝的灭亡,太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军“谁使清廷退位,谁做大总统”的约定后,对清王朝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软硬兼施,逼迫她发布退位诏书。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被袁世凯收买,没少恫吓隆裕太后,最终促使隆裕太后答应了袁世凯的退位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可见,清王朝尽管一直对太监干政保持了高度警惕,但受时代变局的影响,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时,太监还是为这个王朝的灭亡,起到了一点作用。

(参考史料:《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太监擅权专政”的确也算得上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从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秦朝伊始,似乎太监专政就是与生俱来、难以逃避的“政治盲点”。我国古代似乎绝大多数朝代都曾或多或少出现过宦官专政擅权的现象,从宦官专政造成的恶劣程度来看,唯独只有两宋时期和清朝相对来说比较受害程度轻一些。


众所周知,如果非要拿清朝太监举例的话,恐怕前前后后共200多年的时间里,拿的出手的也只有伺候慈禧太后的大太监李莲英了,但是李莲英的所作所为的确称不上是擅权专政,最多也就是额外捞点儿油水,而且李莲英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根本抵不上“专政”二字。

那么为何统治中国267年的满清王朝未曾出现“宦官专政”的现象呢?

其一:清承明制,以史为鉴

虽说清朝绝大多数制度传统都是吸收明朝的,但是宦官制度在清朝统治者看来,却是极其反感之词汇。众所周知,朱元璋“开天辟地”以来,便立下“宦官不得干预政务,犯者斩”的命令,但是后来的朱姓帝王却没能严格遵守。伴随着明朝统治开始走下坡路,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以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人为代表的宦官大集团,他们擅权专政的程度好似“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厉害,都是以“扼喉之势”紧紧把持住明朝统治。满清入关后,统治者最为忌惮且讨厌宦官,对宦官管理十分严格。雍正帝更是立下了“大小宦官品次不得超过四品”的国法家规,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对“宦官专政”以扼杀。



其二:清朝宦官“虽具星星之火,但却难以燎原”

这就是清朝太监稍微与他朝太监相比之下的特点,《明实录》记载:明朝初期宦官人数高达3万人,自明万历后,宦官人数一度高达8万人的空前规模。如此庞大群体,又该如何遏制其发展,放在哪里这数万人都是极其碍眼的。反观清朝,清朝统治者两宦官人数很好地控制在了千人左右,最多也不过乾隆时期的5000人左右,相比明朝来说,清朝的宦官很难凝聚起来,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



其三:清朝“前期皇帝明治,后期尚有太后辅政”

这个特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清朝的“统治特色”,也许有人会说:“清朝太监也想擅权专政,但是哪有什么机会”?其实此话说的极其在理,清朝两百多年只出了一个不成火候的安德海,还未壮大之时,便被山东巡抚丁宝桢设计智杀了权臣宦官安德海。清朝前中期的几位皇帝,都是明察秋毫、励精图治之帝王,他们本就对太监持着高压打击的态度;清朝晚期的时候,尚有慈禧太后专政,慈禧老佛爷可是精明之辈,牢牢将权力紧攥在手中,哪里还有宦官拿捏大权的机会?


小镇月明


有这么几点原因吧,1、限制了宦官的权力,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限制宦官的权力,制定了一系列的“祖制”“家法”,除了慈禧党政时出过几个大太监,整个清朝宦官的权力都被严格限制在,是名副其实的内廷奴仆,与其他几个宦官把持朝政的朝代想比,清朝的宦官没有出任朝职外官之权,仅限于宫禁事务;没有典兵、监军之权,不能干预军事;不能与外人交结,“至差往各省之事,尤属从来所未有”,“每逢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没有撰拟谕旨之权,清朝一般谕旨由军机大臣承旨撰拟或由军机大臣承旨、转授军机章京拟稿、再由军机大臣审阅,禁止宦官干预朝政。


2、限制了宦官的身份地位,清朝的皇帝大多都对宦官的身份和地位作了卑微、低贱的界定,比如康熙就曾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如何见大人、侍卫竟不站立?”雍正也说过“太监等乃是乡野愚民,至微极贱,得入宫闱,叨赐品秩,已属非分隆恩。”乾隆也认为“尔太监等系庸愚卑贱之人,凡事惟应遵旨奉行”。同时,关于太监的级别,顺治时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雍正时规定“定四品至八品,不分正、从”,乾隆则规定:“一凡宫内等处太监官职,以现今四品为定,再不加至三品、二品以至头品。”这些贬低太监地位的做法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太监们卑贱的地位,同时还能时时提醒太监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


3、限制了宦官的政治交往 顺治时规定: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此禁令为后世历代君主一再重申;康熙时禁止宦官结盟聚党;雍正禁止宦官随意与阿哥交往;乾隆则禁止宦官与外廷官员、王公大臣交言、交好,更不允许宦官在皇太后处传言政事;嘉庆则规定大臣有事应将奏折递外奏事官员,而不能交内奏事太监。这些禁令的存在,使宦官在政治上交往受到了极大限制。


4、限制了宦官的人数 明朝宦官最多时有约十万人,而清朝自顺治帝开始就严格限制宦官人数,顺治曾规定,依明宫寝旧制,裁定员额,数止千余。乾隆也曾下旨,将宦官的人数控制在三千以下,宫中苑囿总计不越三千。虽在乾隆时期曾将最高人数定额提高到3300人,但到清末时又将此人数限额规定为2500人。根据记载,乾隆58年12月,宫中及外围等处共有总管、首领和太监2605名;嘉庆3年12月,共为2675名;道光22年,有2216名;同治13年12月,有1596名,光绪13年12月,为1693名,仅为明朝宦官人数的2%左右,宦官人数大为减少。


唠叨历史


明朝的太监问题,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溃败的一个外在表现。人越来越不可信任,所以帝制只能越来越集权,皇权越来越大。帝王之术也集中使用在遏制、平衡权臣和制约腐朽贪婪的官吏防止激起民变上。就是帝王首先防备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士大夫和将领们。所以太监涉政制度就是为了多一个平衡制约权臣的手段。



中国古风是依靠礼制的,那时的人真的是知道为人臣之本分的。所以先秦军权可以交给一人掌管,到了后来就不行了,有人吃了坏螃蟹,做了坏榜样。就连士卒都会鼓励军候自立,这样的情况自然只能采用制约平衡之术。越到后世越是需要。所以相权、军权越来越受到制约。很多人骂明朝,其实它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百家争鸣的以成功论英雄的九阴真经开始发作了。那些一面骂明朝,一面抬高百家争鸣,更是一面贬损最后一个要脸的帝王级人物项羽,是何其分裂,这些人何其无知。

满清的不同,并不是因为他身为少数民族有什么大能耐。而是因为他们是一个集体统治利益群体,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所以它天然就有制约机制。你若太离心离德,不是他能不能坐下去,而是你们整体都得滚蛋。然后还有汉族士大夫进入,这样的牵制本身就已经很强了。所以皇帝并不像汉族政权那样挖空心思防备权臣。这样也就不需要再搞一套太监平衡机制。



很多以为满清统治水平比明朝高,事实并不是这样。核心就是因为旗人是一个有集体共同利益的群体,不能太离心。


國病


应该说,就国家政治而言,满清的政治架是最“健康”和稳定的了,既无权臣秉政,也无后宫干政(慈禧不算,皇帝幼小)更无宦官专权。皇帝始终掌控国家最高权力。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满清统治阶层吸取历朝历代关于太监干政弊端。尤其是明朝的太监干政,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满清做的很好。有清一代,根本没有出现权宦。安德海与李鸿章只是个别现象,而且二人基本上也没有干政,也没有出现过朝臣与太监“勾结”的情况。

太监,也叫宦官,是封建时代皇家为了维护皇家血统纯正而做出的最惨无人道的事情。这群被阉割的“男人”被称为嫁到宫里的男人,东汉,大唐,明朝是中国三大宦官时代,“他们”把控皇权,把持朝廷。做出种种祸国殃民的事情。满清不是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的事情。顺治皇帝早期、摄政王多尔衮秉政、顺治手里无权,但皇宫里却是顺治的天下,顺治要想夺回权力,只有依靠太监,顺治有意效仿汉灵帝诛梁翼害事,开始重用太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叫吴良辅的太监。在此人提议下,顺治设立主管太监专司十三衙门。而且太监最高品级只有四品。

在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十三衙门开始“运营”有了干政的理由和条件。十三衙门有向司礼监发展的倾向,吴良辅已经开始和官员勾结受贿结党营私、顺治并没有处置吴良辅,康熙登基后处理的第一件政治大案就是吴良辅干政案,将吴良辅处死,撤销十三衙门,设立内务府专门管理太监,设立敬事房专门责罚太监。而这两个衙门都是由满清亲贵担任。内务府由上三旗的包衣管理,说白了就是,不再由太监管理太监了。再就是在嘉庆之前,清代的权力核心中枢不在不文官和士绅集团,也不在功勋和武将阶层,皇亲贵胄始终把控最高权力,满清皇室很“团结”,宗室没有篡位的人,而宗室亲贵和官僚集团互相制衡,再就是满清亲贵要想发达和出仕,基本上都得从侍卫做起(和珅等大多数满清重臣都是侍卫做起)。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部分太监职责、皇帝更信任他们。而不信任太监。

满清还有一个特殊团体,那就是包衣(曹雪芹祖上就是包衣出身)包衣旗人在清代一直颇受统治阶级信任,他们不家奴,是正经的良人,可以参加科举。有清一代包衣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不少。(高斌英吧包衣从内务府主事做起、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就是说内务府取代太监成为皇帝最主要的家奴集团,而太监就是普通奴仆。而且满清皇帝严令:太监无旨不得出京(安德海就死于此),非特例不得外出宣旨。最关键一点就是清代的太监都是汉人。满人不得为宦,也是不信任汉人的表现。

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极其厌恶太监,所以满清的太监都不大有名。成为真正皇帝的家仆,内务府的设立和出现,隔断了太监弄权干政的环境和机会。包衣代替了太监外联工作,使得太监只能对内。满清没有出现太监失弄权干政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天下之前就十分向往汉文化,对历朝历代的历史都有很多了解,王朝的兴衰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再加上有明朝的前车之鉴,到了大清,历代皇帝尤其注重防止宦官和外戚专政,致力于加大中央集权 ,顺治帝含恨多尔衮,康熙帝扳倒鳌拜, 雍正帝打压年羹饶,怕的是功高盖主,危及皇权,而宦官一直不受重用,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军机处在处理各种紧急军务,文件书函都太监上报给皇上,事实上,军机处只充当一个皇帝私人办公室的角色。

从这一点上看,清朝皇帝在集权方面做的极为缜密有效,尤其擅长以史为鉴,谨记前朝教训,从孝庄对康熙教育的记载中就可以看出。至于后期的慈禧时期,外忧内患,朝政腐败 清朝出名的宦官也就李莲英吧,即使是这个出名的大太监依然也仅仅是逗逗慈禧开心,军国大事他是不沾边的,怕是多说一句就被砍了,清朝的皇帝在中国各个朝代中都算的上是勤于政事,宦官干政就更不存在了。


个人观点!


皇帝就是朕


清朝与明朝和唐朝中后期相比,的确没有太监专政的现象,即使在清后期有安德海、李莲英等被慈禧太后宠幸的太监,但他们也没有发展到左右朝政的地步。那么清朝270多年历史为何没有太监专政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统治者所制定的政策:

清朝是站在明亡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政权,对于前明灭亡的惨剧依旧历历在目,清朝统治者十分清楚明之所以亡,与太监乱政脱不了干系。

纵观明朝两百多年历史,太监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当中,而其中缘由必须提到明朝统治者的一些政治政策,比如永乐帝在设内阁后由于政务繁忙将批红之权交由太监机构:司礼监。除此之外,诸如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均交由太监掌管,这无疑给了太监干政的机会。

鉴于此,清朝在立国之后就吸取了这一教训,除了撤销十三衙门将这一系列权力从太监身上剥夺之外,清朝统治者还专门立下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将写有“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钉在了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门外,对于那些违反祖训的太监一律按凌迟之刑处死。

中央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

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朝廷的政治走向,太监作为封建政治舞台中的一份子也深受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

以前明为例,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皇权虽然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在之后出于现实的原因还是出现一种另类的丞相:内阁制度。内阁成员虽与丞相之名,但在实际运转当中,内阁对皇权还是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到了后期,随着文人势力的崛起,诸如东林党人更是让皇权的实施深感困扰。而明朝皇帝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便将权力分放给了常伴左右的太监,以此牵制内阁和文官集团。如此朝中便形成了皇权、太监、文官集团三足鼎立的态势。太监作为这种政治格局的一部分,必然参与到朝政当中。

到了清朝,皇权迎来了新的高峰,皇帝之下均为奴才,而太监更是奴才中的奴才,为统治者所轻视,比如康熙皇帝甚至直接将太监比作蝼蚁,认为他们是最下贱之人。

而到了雍正一朝,雍正皇帝更是在内阁之外设立一军机处,内阁基本被架空,军机处作为雍正皇帝的私人议事机构,国家一切重大事物的决策由此而出。所以中央的政治格局演变成了皇权一家独大,太监根本没有任何参与朝政的机会,干政一说更是无从谈起。


统治者的个人素养: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在晚清时期的那段屈辱史更是令人非议不止。然而有一点却值得很多人肯定,那就是清朝270多年历史当中基本没有昏庸之君。

而太监能够专政往往都是恰逢当朝之君昏庸无道,或者是君主尚幼给了太监涉政的契机。诸如明朝时时期的英宗、武宗、熹宗,皆是因其昏庸无道、不事朝政才出现了王振、刘谨、魏忠贤这类祸国乱政的太监。

清朝十二帝中,既乾隆之后的几代君主,诸如嘉庆、道光、咸丰三帝,虽然无救世之能,但也非昏聩之流,他们始终将朝政掌握在手,根本不会出现太监干政的现象。即使在咸丰之后,同治、光绪两帝即位尚且年幼,且无实权,朝政由慈禧一人把控。而在慈禧统治的四十年当中虽然有过安德海、李莲英等红极一时的太监,但这一切都在慈禧的把控之下,所以此二人虽然平时飞扬跋扈,但那仅仅是仗势欺人罢了,并没有参与朝政的实权。


总结:

清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太监干政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封建王朝君权不断加强的历史现实。而在前朝历史教训和君主本人决策的影响之下,太监专政的现象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小林历史观,坚持原创,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