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后代的?

永恒的珍珠红


鳌拜,清朝最为出名的大权臣之一,跟着皇太极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因此就凭借着这份功绩,就可以在朝堂之上炫耀一辈子的那种,但也正因为他的这份功高盖主,将权力垄断在了自己的手中,让年少的康熙皇帝没有实权,还妄想将孝庄皇太后给架空了,康熙肯定就想着除之而后快。但是正因为他是功臣,还曾对皇太极有恩,也对他的后代很是厚待。

鳌拜作为一个经历了皇太极、顺治还有康熙三代的满清功臣,有着满清第一勇士之称,曾经在与明朝正面交锋当中取得了很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松锦会战当中,在面对明军火力的压制之下,先前的军队们节节失利,根本抵挡不住这样的火器进攻,但是还是抵抗着火力王锦州城下围攻鳌拜在这一战役当中五战五胜,为皇太极的到来打了一个很好地开头。

而这一战役基本上也决定了明清两军在战场上的较量接近尾声,明清即将获得胜利,鳌拜在这场战役中奠定了自己在清军当中的地位,因此在入关之前鳌拜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人物。之后就是在对付李自成,更是让他的大西军毫无还手之力,为清军入关做了最后的准备。


清军入关首要的事情就是皇帝的继承上,在这一点上,鳌拜站在了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这一边,还帮助他们对抗多尔衮的势力,当时要是知道顺治还是一个小孩,而孝庄太后也是一个弱女子,让多尔衮把持朝政,总有一天会推翻他,自己成为皇帝,历史上摄政王成为皇帝都是有过先河的,多亏了这些臣子们的制衡才让多尔衮的手没有伸这么长,因此才在顺治皇帝去世之时,将他作为了托孤大臣的人选,看的出来他是非常信任鳌拜的。

鳌拜最为一个臣子,之前的功绩也好、忠心也罢,确实很多是出于很好的维护,但是权臣就是当他的权力达到一个高度之时,就有了膨胀的欲望,再加上小皇帝还小,还有一个女子来管事,这样的他就走了多尔衮的老路,可是必会有另外一个“鳌拜”来收拾掉他,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个人正是康熙皇帝自己。

下令收拾鳌拜之时,他脱掉外袍,给康熙皇帝露出了当年救皇太极的时候为他扛下了一刀的旧情之时,康熙触动了,将他的功绩历历在目的在脑子当中过了一遍,却是皇帝对于功臣也是有感情的,因为他们是陪着先祖一起打江山的人物,要是自己真的惩治了,那么会不会遭到天下的反对与不满。

但是为了皇权,康熙还是下了手,却没有怎么过重的处置他的家人,只是将他们的爵位还有荣誉剥夺,留在府里圈进,鳌拜也没有直接杀掉,而是流放到了宁古塔。这已经算是康熙皇帝最大的极限了,换做是其他的人,肯定是将鳌拜一家灭族,在古代这种情况要不是没有发生过。

年老之后的康熙皇帝,还曾一度将鳌拜的爵位重新封回,还给他更大的美称,他的家人还重新承继爵位,给了他很大的荣誉,并将他安葬到了清朝专门葬臣子的八大公坟,这种对待说明康熙皇帝对鳌拜真的还不错,一直念着旧情,只是后来成了权臣的他处处揽权,没有一个皇帝能允许自己的臣子这样的干的。

看来康熙其实算是一个很仁慈的人了,看在他战绩赫赫的份上,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的家人,都是非常友好了,这是很多皇帝办不到的事情,康熙也不亏为千古名君。


小五畅聊世界史


1669年,满清权臣鳌拜被年轻的康熙生擒后,没有杀之,而是囚禁在牢里,但年老的鳌拜想不通,不到2个月自己气死了,没有人杀他。最早康熙等诸议政大臣对鳌拜及其家族的惩罚是,鳌拜和兄、子问斩,妻、女、孙为奴,家产没收,其族人有为官的全部革职后披甲当差。

当年明清皮岛之战,鳌拜请缨,攻克毛文龙固守的皮岛,被封巴图鲁。

过了4天,在正式对外宣布鳌拜处理内容时,有了些变化,可能康熙热血已平息,冷静下来后,觉得鳌拜对清廷效力几十年,先皇又对其十分倚重,所以免其死罪,削爵去职囚禁,但是保留了当年顺治封的一等公,并传给他儿子达福,以延续烟火,但是鳌拜的同党,比如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都被处斩,结党行私的还有鳌拜的弟弟,任都统的穆里玛,鳌拜的侄子,任侍卫的塞本得,也被处斩。

图为鳌拜画像。

所以康熙没有杀鳌拜,仅杀了他的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妻儿和家产得以保全,他的哥哥赵布太免死拘禁,一个儿子那摩佛免死拘禁后放出,另一个继承一等公的儿子纳穆福,在康熙晚年时,复出重新任八旗佐领,并世袭。同为辅政大臣的遏必隆处理结果也免了重罪,苏克萨哈平反昭雪,文献记载于《清圣祖御制文集》。

鳌拜死后葬于八大公坟,为现在的朝阳区和平街一带。

康熙42年的时候,康熙皇帝想起当年除鳌拜的事,有点后悔,下令寻找鳌拜的子孙,进行优待补偿,虽然没有给鳌拜平反,但重新起用了鳌拜的子孙,出来做官,比如鳌拜的孙子达福任副都统。雍正的时候,不但给鳌拜平定,还重新封鳌拜为一等公,后加封超武公,这是个仅次于王的爵位,所以鳌拜的辉煌是在他死了几十年以后雍正一朝。


图文绘历史


康熙把鳌拜逮捕下狱,并没杀他,鳌拜死后十年,子孙相继出来做官,到康熙晚年还给鳌拜平了反。




一般情况下,被当朝皇帝治罪的人,是不会在本朝被平反的,康熙对待鳌拜,属于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完全是康熙导演的一出戏,鳌拜因此用一生的荣誉为康熙的集权做了铺垫。

14岁的康熙亲政了,于是鳌拜带着苏克萨哈和遏必隆找到孝庄太后和康熙说,皇帝已经亲政了,我们也该交出辅政大臣的权力了。孝庄太后说,康熙虽然亲政了,可年龄还小,没有一点工作经验,要掌控偌大的帝国,还欠点火候,你们几个还是在扶上马再送一程吧!既然太后信任,鳌拜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鳌拜认为,太后的担心是正常的,康熙还年轻,像换地这样的事儿,关系到皇家的利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苏克萨哈都反对,事情很难办,康熙搞不定的,他必须替康熙摆平了,等把棘手问题都处理差不多了,再让康熙接手。鳌拜是一片赤胆忠心。

鳌拜的工作重心在黄旗与白旗换地上,康熙的关注点在远方的三藩和台湾。年轻的康熙自命不凡,跃跃欲试,鳌拜就成了他的绊脚石。



鳌拜不清楚康熙的心思,“尽心尽力”在帮助康熙。康熙没法直接说,“鳌拜,你回家抱孩子去吧!”但他又不想让鳌拜继续干下去。于是想出一招,“智擒鳌拜”。

鳌拜不是赤胆忠心嘛!玩“智擒鳌拜”游戏没有任何危险。而且十四岁小皇帝智擒满洲第一勇士,这消息具有轰动效应,康熙从此可以立威扬腕。不好意思了鳌拜,小皇帝要借你的忠心一用。



经过康熙一番排练,“智擒鳌拜”大戏上演,一帮少年摔跤手把鳌拜擒住,康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诏书宣布鳌拜死罪,不想鳌拜这第一勇士不是吃素的,一用力就挣脱了摔跤手们的控制。康熙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鳌拜脱掉外衣露出浑身伤疤向康熙表白忠心,并没有做坚决反抗。康熙心一软,就没有杀鳌拜,只是把他监禁起来。

康熙掌权的目的达到了,立威的目的也达到了,时过境迁之后,对鳌拜的后代格外开恩,这就是康熙的伟大之处。皇帝不能错,崇祯知道袁崇焕是忠臣还要杀他,而康熙抓鳌拜后能不杀他,这就是差距。


豫有得


鳌拜,清朝三朝(皇太极、顺治、康熙)元老,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的侄子,盛京八门总管卫齐的第三子。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成年后就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攻察哈尔,征朝鲜,伐明朝,都有着不俗的战绩,尤其是伐明朝。崇德二年,鳌拜帮助皇太极攻克了一直被视为心腹大患的“皮岛”,因此一战成名,功封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



崇德六年,鳌拜在松锦会战力挽狂澜,最终同阿济格、尼堪等人击溃了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的13万大军,奠定了清军入关夺取全国统治权的基础,因此鳌拜得以功封一等梅勒章京,次年又升为镶黄旗护军统领,开始成为了清朝一个举重若轻的八旗将领,不久晋爵三等昂邦章京。1644年,清兵入关,鳌拜又接连帮助清朝灭李自成,定张献忠,并先后夺得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鳌拜不但战功赫赫,且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1643年皇太极突然暴亡,清朝内部开始为帝位相互交锋,有人支持皇太极,有人支持多尔衮,因此是内讧不断。而在双方争执不断时,鳌拜同镶黄旗、正黄旗将领盟誓于大清门,坚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并为此不惜兵戎相见,在多尔衮与豪格争执不休时,鳌拜等人纷纷离座,然后对众人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是恩重如山,所以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这个时候鳌拜等人其实就是在威胁多尔衮,如果不让皇太极的儿子登基,我们就与你兵戎相见。



而后在这种形式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就这样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被扶上帝位,这就是顺治帝。

顺治一朝,鳌拜也是忠心耿耿,他不但替顺治开疆扩土,击溃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清势力。同时更是数次拒绝多尔衮的拉拢,一直都是死忠于顺治,为此更是接连数次差掉丢掉自己的性命,《清史稿.鳌拜传》载:“五年,坐事,夺世职。又以贝子屯齐讦告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论死,诏宥之,罚鍰自赎。是年,率兵驻防大同,击叛镇姜襄,迭败之,克孝义。七年,复坐事,降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就是在这样的死忠下,顺治亲政后,对其是十分重用,先是晋升他为二等公,并允许其世袭罔替,不久又任命他为领侍卫内大臣,后又加衔太子太傅,官居一品。而后在顺治十八年,顺治去世后,鳌拜更是被任命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一起辅佐少年康熙治理国家。

但是在康熙一朝,晚年的鳌拜却似乎失去了曾经对于皇太极、顺治的忠心,他开始专权,开始将少年康熙束之高阁,然后独揽朝政。因如此,鳌拜最终也为自己的专权、擅权付出了血的代价,1669年五月,在康熙严密的布置下,鳌拜在皇宫中被擒,虽然最后康熙念他有功于大清免他一死,将他软禁于府中,但是不久,不知何故,鳌拜就死于府中。



当然前面我们也说了,鳌拜虽因专权被康熙清算,但是康熙念他有功于大清,所以并未对其赶尽杀绝,而只是抄家,夺爵,免官,鳌拜本人也只是被禁锢于府中,所以连鳌拜这位当事人都能得到幸免,他的子孙当然也得到了幸免。 据史载,鳌拜生有一子,名叫纳穆福。纳穆福本来也是要论死的,只不过后康熙怜悯其父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所以最后他也得以免死。

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作为鳌拜的亲子,他自然也跟随着鳌拜被禁锢于府中,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好,禁锢没多久,鳌拜就突然病逝,而康熙似乎也觉得太对不起这位对大清功劳卓著的鳌拜,所以不久就解除了纳穆福的禁锢。而后纳穆福生有三子,长子双福,次子达理善,三子达福。



其中长子双福绝嗣;次子达理善,生有一子,名叫岱敏;三子达福生有一子,名叫岱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旧劳,遂追封他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并让他的弟弟巴哈的孙子苏赫来继承。之后,苏赫因病去世,康熙就又让康熙的三子达福袭爵(《清史稿》说达福是鳌拜的孙子,其言:“仍以鼇拜孙达福袭”)。

雍正五年,鳌拜曾经的一等公爵位被恢复,同时雍正为其加封号曰“超武”,就这样达福承袭的爵位就变成了“一等超武公”。雍正七年,达福独子岱屯继承“一等超武公”爵位,而后岱屯在雍正、乾隆两朝历任散秩大臣、佐领等职。



随后,岱敏生独子德清,德清在乾隆二十年担任过二等侍卫,生有二子。岱屯生有三子,长子德胜、次子德明、三子德兴。后乾隆二十年,德胜继承“一等超武公”爵,但不久,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追覈鼇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一等超武公”被剥夺,德胜的爵位就变成了“一等男爵”。

而后德胜子庆玉在嘉庆十二年袭爵,庆玉子钟灵在嘉庆十九年袭爵,钟灵子贵麟在道光十三年袭爵,后因贵麟无嗣,由他的叔叔钟寿在道光二十三年袭爵。钟寿子鹤龄在咸丰四年袭爵,鹤龄子锡惠在同治四年袭爵。自此,锡惠一直袭爵到清亡,清亡后自然就没有爵位可继承。



之后,因史料缺失,锡惠的后代到了民国时期状况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据传,现如今大连庄河市蓉花山镇金家屯的大部分村民都为鳌拜的后人,这支是康熙的孙子“尔坠”的后代,但是有关于清史中并无“尔坠”这个人,所以到底是真是家,尚不可知。


澳古说历史


(东堂子胡同,清朝时此为鳌拜的超武公府邸)


康熙帝擒鳌拜和张学良枪杀杨宇霆一样,属于少东家不满意老伙计倚老卖老,所以硬栽赃给老伙计一罪名收拾掉。


正因为是冤案,所以康熙帝对鳌拜后人非常好。


到了雍正朝,鳌拜孙子达福被雍正帝封为世袭罔替一等超武公,达福在征噶尔丹策零战役中战死,其子岱吞承袭超武公爵位。


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事情有了变化。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此时已经从年轻的励精图治变成老年的求安稳,甚至他自己都戏谑说自己眼睛不好,所以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乾隆帝毕竟是乾隆帝,虽然他倦怠政务,但是这不代表他真允许周围的人觉得他老了。


所以乾隆四十五年开始,乾隆帝特别看重“上下名分”,他也特别反感“以下犯上”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乾隆帝有意借鳌拜旧事敲打朝臣,让他们不要真以为皇帝老了,可以搪塞了。


乾隆四十五年谕曰:“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


其结果就是乾隆帝取消了鳌拜这一系世袭罔替的一等超武公爵位,改为一等男爵。


至此,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鳌拜后人就从世袭一等公变成了世袭一等男。


(徐锦江老师扮演的鳌拜最为深入人心)


到了鳌拜四世孙庆玉在嘉庆十二年承袭一等男爵位时,已经完全无力负担公爵府旧居的开销,只能从公爵府搬出。毕竟俸禄从一等公700两下降到一等男的310两,这种薪水和嘉庆时期一个知府请的低级绍兴师爷一年工资差不多。


到了鳌拜八世孙锡惠于同治四年袭爵后,鳌拜家族已经更加破败,此时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帝国被迫改变闭关锁国的现实,不得不对西方列强开放市场,这就造成物价飞涨,在嘉庆朝一等男的俸禄还能相当于师爷的工资,到了同治朝就只能相当于师爷半年的工资了。


而且锡惠与其长子还患有精神疾病,完全不可能谋“差使”,所以鳌拜后人在晚清更为衰败。


进入民国,由于锡惠与其长子都有病,所以在抗战时期两人相继病逝。


(鳌拜十一世孙崇谦以及崇谦之子很长一段时间就居住在 小石桥胡同27号)


鳌拜这一支嫡系就变成锡惠次子崇谦这一脉了,从目前看,鳌拜后人确实流传到了今天,但都是普通老百姓了。


除了北京嫡系,鳌拜还有一支在大连,是鳌拜庶孙尔坠这一脉。


这一脉比嫡系过得惨多了,尔坠在鳌拜被康熙帝处置时正在关外任职,被人检举后康熙帝也没有处罚他,但是尔坠吓得不敢和京城联系,即使康熙帝末年已经恢复鳌拜后人爵位,他也没和老家联系。


也因为是鳌拜的孙子,所以受鳌拜连累,从盛京(奉天)就被派到大连附近担任七品小官,后来尔坠干脆就在大连定居,民国后跟风改姓金,几乎是从尔坠之后,世代在大连乡下务农。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鳌拜后人情况。


兰台


鳌拜被康熙擒获后,本是廷议当斩,而康熙念其“效力年久,迭立战功”,因此“贷其死,籍没拘禁”,即饶其不死,处以圈禁。鳌拜死后,其子纳穆福被释放,其孙子达福承袭了康熙追赐的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位。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是清朝三朝元老,军功赫赫。在皇太极病逝后,手握重兵的鳌与索尼等人竭力支持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最终在双方的共同退让之下,推举六岁的皇子福临来继承帝位。

对顺治来说,鳌拜是有拥立之功的。除此之外,鳌拜还有攻克皮岛、松锦大捷、西充之战等功劳。在顺治驾崩后,鳌拜受命成为康熙的顾命辅政大臣。此后鳌拜日益骄横,开始专权,出现结党营私,残害大臣的迹象。

鳌拜不顾康熙的旨意与反对,先后残杀多位政敌,将同为顾命大臣的苏克萨哈赐死,引起了整个朝堂的恐慌。苏克萨哈乃是鳌拜的姻亲,在顾命大臣中名列第二,因告发多尔衮而成为顺治的心腹,是鳌拜的主要对头。

鳌拜的这些行为引起了康熙的愤怒,于是康熙决定智擒鳌拜,最终用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以摔跤的的游戏将鳌拜擒拿。1669年,十五岁的康熙将五十九岁的三朝元老鳌拜当庭逮捕归案,康熙本意是要将鳌拜处死。

于是,康熙当庭让朝臣对鳌拜议罪,最后朝臣给鳌拜列出三十条罪状,廷议的结论是斩首处死。与其一起被捕的儿子纳穆福和其他党羽也被定为死罪,但鳌拜并非普通人。他向康熙展示了自己身上的各种征战时的伤痕。

并说这些伤痕都是当年他与康熙的祖父皇太极平定天下时所留,鳌拜接着做了最后的陈述,他说他曾数次就皇太极与危难之中,对三代皇帝都是忠心耿耿。鳌拜的这些话,确实都是事实,这让康熙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

再说鳌拜确实没有什么谋反之意,仅是专权而已。于是,康熙说:“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最终鳌拜没有被处死,仅是圈禁,其子纳穆福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

鳌拜性情刚烈,一时难以想通,不久便死于圈禁所里,其子纳穆福被释放。鳌拜在文献记载中只有一子,就是纳穆福。纳穆福之前是二等公,加太子少师衔,被逮捕后,爵位被剥夺,释放后,没有回复其爵位。

鳌拜去世四十四年后,康熙顾念鳌拜昔日的功劳,遂追赐其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爵位,让他的从孙苏赫承袭,苏赫是鳌拜兄弟的孙子,纳穆福的侄子。苏赫去世后,爵位由鳌拜的孙子达福承袭,达福是纳穆福的第三子。

据记载,纳穆福共生有三子,长子双福,没有后嗣。次子达理善,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岱敏。岱敏也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德清,德清在乾隆朝任三等侍卫,德清育有二子。纳穆福的第三子就是达福,承袭了康熙追赐的爵位。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赐鳌拜祭葬,也就是为鳌拜举行追悼活动,恢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加封号超武。鳌拜孙子达福承袭了一等超武公爵位,四年后,达福在疆场战死,其子岱屯承袭爵位。

岱屯在乾隆朝任散秩大臣、佐领等职,他生有三子,分别为德胜、德明、德兴。长子德胜在乾隆二十六年承袭爵位,十九年后奉旨停袭爵位,乾隆给予给一等男爵。德胜的儿子庆玉在嘉庆十二年改袭一等男爵。

七年后,庆玉之子钟灵承袭爵位。道光十三年,钟灵之子贵麟承袭爵位,十年后,贵麟的弟弟钟寿承袭爵位。咸丰四年,钟寿之子鹤龄承袭爵位。同治四年,鹤龄之子锡惠承袭爵位。

由此可见,鳌拜死后,其子孙并没有受到株连,反而是一直有爵位承袭,直到清朝末期至。鳌拜的后世子孙多生活在北京与东北等地,据说辽宁省庄河市蓉花山镇金家屯,就是的一个名叫尔坠的孙子的后代。


野史也是史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清顺治皇帝托孤重臣鳌拜,是如何一步步从位极人臣的权贵到病逝牢狱的?康熙大帝设计诛杀鳌拜,难道仅仅是因为鳌拜犯上?亦或者是他人做乱?鳌拜有没有被诛九族?

详细情况,小哥一一解答!


赤胆忠心佐皇权。

康熙大帝登基的时候,才年仅6岁,由孝庄皇太后垂帘听政,14岁的时候,他开始亲自处理政务。

顺治皇帝驾崩的时候,曾经留下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鳌拜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在满清建国的过程中,因军功显赫,执掌满洲镶黄旗兵权,同时在多尔衮和皇太极之子豪格争权夺位的时候,鳌拜和索尼带领部分将领秘密联盟,坚决支持皇太极一脉,扼制了多尔衮的夺位势头,最终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顺治皇帝)继承大统,多尔衮摄政。

但是多尔衮摄政期间,对鳌拜等当初反对自己的官员大肆打压,鳌拜多次被多尔衮打压弹劾,一度有性命之忧。后来多尔衮病逝,顺治帝亲政,才将鳌拜重新提拔,视为心腹重臣,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


居功自傲欺幼主。

顺治帝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年仅6岁的康熙皇帝,刚刚开始的时候,鳌拜尚能牢记当日在顺治帝病榻前所发誓言,恪尽职守,但是自四辅臣之首的索尼病逝之后,鳌拜倚仗军工,修建夺得朝堂大权。

鳌拜的骄横在清代权臣罕见的,或许只有雍正初期的年羹尧勉强可以比拟。在朝贺新年时,鳌拜竟身着黄袍(黄色是帝王之色,着黄袍是相当跋扈的僭越之举),仅帽结与康熙不同。


苏克萨哈以前是多尔衮的手下,后来多尔衮病逝后,苏克萨哈出来告发多尔衮,被顺治帝赏识,最后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索尼病逝以后,苏克萨哈为朝廷第一重臣,但是他性格怯懦,为了躲避气势汹汹的鳌拜,自愿请求去为顺治帝守灵,后来依然被鳌拜罗蜘了24项罪名陷害,年幼的康熙知道苏克萨哈罪不至死,所以轻判了苏克萨哈,但是鳌拜居然改了圣旨,将苏克萨哈判了绞刑,最终康熙没能救得苏克萨哈,一时间康熙和鳌拜的矛盾急速上升。

苏克萨哈被清除后,鳌拜的权势进一步扩大。他飞扬跋扈,“欺君擅权”,“文武各官尽出门下”,甚至在“御前呵叱部院大臣,拦截章奏”。玄烨去海子(南苑)狩猎时,让随行的鳌拜奏闻祖母,鳌拜“乃不遵旨,反云皇上自奏”,全然不把玄烨放在眼中。他的种种行径,已构成对皇权的严重威胁。至此,孝庄终于作出决断,支持并指点孙儿拟定清除鳌拜集团的全盘部署。



康熙设计擒鳌拜。

后来康熙密谋了很久,秘密训练了一队青年布库(摔跤手),同时将鳌拜的亲信分调各地,最后在一次召见中,将鳌拜制服下狱。

康熙帝对于鳌拜的处理,也是做了全面的调查,落实了鳌拜三十条罪状,其中与结党擅权有关的就有二十二条,另有不尊太皇太后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五条。而康熙大帝对鳌拜的判决,可以说是格外的恩赐,因为康熙帝不仅仅没有杀鳌拜,还特别强调了他的两个弟弟有军功,免于牵连此次事件。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嗣敬谨亲王兰布降镇国公。褫遏必隆太师、一等公。”

所以鳌拜被擒获后,康熙帝但只杀了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清史稿》记载是三个侄子:塞本特、讷莫、玛尔赛)。对于他,以战功免死。


但是康熙的师傅的济世,在历史上被砍了头。《清史列传·鳌拜传》中给鳌拜整理罪状时,就有一条是关于济世的:“前工部尚书员缺,鳌拜以朕素不知之济世,妄称才能推补,通为结党,以欺朕躬。”

鳌拜案疑点重重,鳌拜固然该死,但是“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这些人为什么都被扫除了死刑,而主犯鳌拜却活了下来,后来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亲自为鳌拜恢复了一个爵位(虽然是男爵,但是这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鳌拜后人考证。

鳌拜被康熙帝打入大狱,本来是要诛九族的,但是鳌拜请求拜见康熙帝,他脱了衣服,身上伤痕累累,历数自己为大清征战一生的苦功,年少的康熙帝也很感动,因此对鳌拜从轻发落。处死了涉案严重的几个人,鳌拜的其他家人则幸免。

雍正五年,赏还鳌拜一等公爵,加封号为“超武公”,令其孙子达福承袭。官至散秩大臣、前锋统领(都是二品大员)。后来阵亡于和通呼尔哈诺。达福的儿子岱屯袭一等公,也担任过散秩大臣。达福的孙子德成、德胜都承袭骑都尉(由于达福阵亡而获得的爵位)。另外,鳌拜的孙子达礼善曾任副都统。

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宣谕群臣,追核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

1985年,据瀛云萍(《大连市民族志》编撰者)考证,鳌拜直系后人仅存此一支,虽然有人搬离了金家屯去黑龙江等地居住,但是金家屯仍是鳌拜后人最密集的居住地点。


古梁镛


在中国古代,很多大臣因为无法和皇帝处理好君臣关系,而导致自己走上了末路,一辈子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性命。尤其是摄政大臣,由于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权势很大,所以很容易做出过格的事情,这些人一旦超越了帝王心中的底线,就可能会被直接除掉,鳌拜和康熙皇帝就曾经上演过这种戏码。

康熙皇帝在年幼时,鳌拜作为当时四大辅政大臣之首,因为权势过大而让康熙无法真正掌握权力,虽然当时康熙皇帝的年纪还小,但是他对于鳌拜这样的做法很痛恨,在康熙的悉心筹备下,终于在1669年时将政敌鳌拜除掉。其实古代帝王对于像鳌拜的这样臣子都会给予严厉的惩处,有的甚至抄家灭门,这些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鳌拜算是比较特殊的,虽然鳌拜当时对于权势过于贪恋,可是不能否认鳌拜曾经对大清所作的贡献,鳌拜当年征战沙场立功无数,他身上有很多伤痕,康熙看到这些伤痕时心中也很难受,所以康熙没有对鳌拜严惩,也没有将鳌拜杀死。

当然康熙这样处理鳌拜的问题也是因为他当时过于年幼,如果在朝堂上有了几十年的治国经验后,可能康熙的做法会比较决绝。但是无论如何,鳌拜没有因此被处死,他只是被关押在牢狱中失去了自由,鳌拜后来也死在了狱中。康熙非但没有为难鳌拜,他的家人也没有因此受到苛责,例如鳌拜的儿子虽然因为仗着鳌拜的实力在外作威作福,但是后来也只是被康熙贬为了平民,这种惩罚其实算是轻的,毕竟他和鳌拜的关系是极为亲近的。另外一个受到牵连的就是鳌拜的弟弟卓布泰,但是康熙皇帝同样没有过多责罚,卓布泰后来只是被削了职务,从此成为了普通老百姓,比起满门抄斩,鳌拜家人所获的罪是很轻的。

实际上鳌拜的后人有的还一直在朝廷当官,鳌拜的孙子达福在雍正年间就颇受重视,经常上战场为国效力,而鳌拜的弟弟和侄子们所得到了的处罚也不值得一提,有的甚至没有获罪,鳌拜的后人也因为鳌拜的关系改了姓,后来大部分后代都姓金,而且时至今日鳌拜的后代已经有六百多人,这些都要感谢当年康熙皇帝的不杀之恩。


历史课课代表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康熙两个小孩子经常相约练武喂招,每次比完了都要回去找师傅教新招术,韦小宝是假太监,被康熙称为小桂子,韦小宝以为康熙也是小太监,康熙自称小玄子,康熙和韦小宝练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付鳌拜,最后两人设计找几个小太监练摔跤,“满洲第一勇士”鳌拜阴沟里翻船,被几个小孩子擒拿了。

可以说鳌拜的形象就是个大奸臣,是个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残害大臣、骄横跋扈、贪婪不法的奸臣,这种坏到家的人自然要被皇帝捉拿归案,要按明初剧情发展,族诛是正常的,然而在历史上剧情发展却不是如此,鳌拜本人都没有被处死,他的子孙后代也是活的好好的。

鳌拜从功臣成为“逆贼”。

鳌拜本人是个猛将,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叔叔是后金开国五大功臣之一的费英东,鳌拜勇武有力又精通骑射,每次打战都身先士卒,在后金与明朝作战的几次关键战役中,鳌拜立下了卓越军功,也让其成就了“满洲第一勇士”的美名。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从青年时代就跟着皇太南征北战,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在攻克皮岛时奋勇冲杀,冒着明军炮火冲进明军阵地,和明军展开肉博战,并举火引导清军主力来攻,从而一举攻克皮岛,皮岛的地理位置就是现在朝鲜椵岛,在当时与关外的宁锦线互为犄角,使后金腹背受敌,后金一直将皮岛视为心腹之患,鳌拜攻克皮岛让皇太极大喜过望,还特意撰文祭告努尔哈赤在天之灵,鳌拜也因此战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


崇德六年(1641年),在松锦会战中鳌拜又立下战功,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之一,松锦会战中明军由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到松山,与锦州的祖大寿遥相呼应,清军开始被明军的猛烈炮火压制,清军右翼失利,阿济格派精锐护军前去增援,鳌拜带着队伍前去增援路上遇到明军骑兵,将明军骑兵击败,又乘胜追击,五战皆捷,使清军士气大盛。

再后来皇太极亲率大军来增援,明军大败而溃,鳌拜等人沿途截杀,松锦会战后明朝势力大衰,败局已定,也由此奠定了清军入关夺取政权的基础,在后来入关鳌拜仍然为满清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升迁连连,不过鳌拜能成为康熙朝初期的权臣,主要是他对皇太极的忠心。


1643年,在位17年的皇太极突然去世,因为没有留下遗嘱立谁为继承人,满清亲贵在争夺帝位上分成两派,一派是忠于皇太极的鳌拜等人拥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派是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拥立多尔衮,鳌拜等人坚决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此还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双方在会议中争论不休,鳌拜还以武力相胁,使得势力最大的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最后商定由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郎辅政。

多尔衮摄政后,鳌拜受到打压,几次被革职论死,有功而无赏,最后一次被多尔衮打压是在顺治七年,多尔衮以“违令渎清”罪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不过后来又改为罚赎、降爵,同年十一月多尔衮病死,顺治亲政。


多尔衮死后没多久就被顺治和孝庄太后清算,墓地都被挖了,而顺治亲政后得知鳌拜、索尼等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在皇位继承上对皇太极忠心耿耿,自己也得以坐上皇位,所以对鳌拜极为敬重,将其视为心腹大臣,而鳌拜也表现的很出色,得到了顺治的信任。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因病去世,康熙继位,因为康熙登基时才8岁,顺治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鳌拜虽居辅政四大臣末位,却因各种原因,得以擅权自重,走上专权的道路,对于不服他的人就妄加罪名,将他们满门抄斩,家产罚没,鳌拜还欺负康熙年幼,对康熙下的旨意不管不顾,就算康熙想保的大臣也保不住,这些种种最终让鳌拜走向灭亡。

鳌拜被灭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

康熙在14岁那年亲政,鳌拜仍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不想归政于康熙,还罗织罪名将想归政的苏克萨哈杀死,并诛其族,再加上鳌拜的党羽众多,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康熙就想将他铲除,为了不打草惊蛇,康熙装做小孩心性,招了一批年纪小体格壮的亲贵子弟在宫中练习摔跤,金庸先生写的《鹿鼎记》中智擒鳌拜就取之与此。



等这些人练的差不多了,康熙就准备对鳌拜动手,到了康熙八年,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从京城派往各地,嚣张跋扈的鳌拜对小皇帝不以为意,也没多想,等一切就绪后,康熙召鳌拜入宫,给鳌拜赐座,那张椅子被动过手脚,然后命人给鳌拜递茶,这杯茶水很烫,鳌拜接茶后被烫到,加上椅子被动过手脚,鳌拜重心不稳仆倒在地,康熙一身令下,那些少年一拥而上,“满洲第一勇士”就这样栽在康熙手里。

鳌拜被抓后,大臣们在审理后宣布了鳌拜30条罪状,本来应当立斩的,只不过鳌拜请求觐见康熙,给康熙看了自己为大清朝征战留下的累累伤疤,康熙念及鳌拜的功绩,遂对他从宽处理,改为禁锢,而鳌拜的儿子那摩佛也一起被禁锢,鳌拜的哥哥卓布泰被夺世职,鳌拜的另一个弟弟穆里玛坐死。



鳌拜被关在禁所没多久就死了,具体原因不明,鳌拜死后他的儿子就被释放了,只不过没有恢复爵位,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又念起鳌拜的功劳,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鳌拜的孙子达福袭职,管佐领,雍正五年,雍正又将鳌拜复一等公,仍以达福袭,授散秩大臣、前锋统领。

可以说鳌拜作为权臣嚣张跋扈,结党营私,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能够得以善终还不祸及子孙,再后来康熙还让他的孙子袭职,算是不错了!


挚滗画畫紅尘


康熙并没有对鳌拜抄家灭族或株连九族,所以鳌拜的后代至少活下来了,后来还继承了他的爵位。

相传,鳌拜和他的心腹在商议篡位之后如何处置康熙,其他人手心里写的是“杀”,而鳌拜手里写的是“废”。

可见鳌拜对康熙并没有杀害之意,大概是因为鳌拜是黄太吉的部将,有备受顺治的恩宠而有所愧疚吧。

康熙八年(1669)的一天,等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康熙帝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见鳌拜倒台,墙倒众人推,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

可鳌拜坚持请求觐见康,康熙同意。

当着康熙的面,鳌拜脱去衣服,露出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是康熙动容。

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

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鳌拜只有一个儿子,叫纳穆福。

据史籍记载:鳌拜其子纳穆福袭二等公。世祖配天,加太师,纳穆福加太子少师。鳌拜被抓之后,康熙念其有功,免诛九族,放了纳穆福。

由此可见,纳穆福没被杀,只是可能不被重用了。

纳穆福有三个儿子:

长子双福

次子达理善

o 独子岱敏

§ 独子德清

三子一等男达福(估计是继承了鳌拜的爵位)

o 独子岱屯

§ 长子德成

§ 次子德胜

§ 三子德明

§ 四子德兴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因为鳌拜的功绩,将他平反,追赠一等男。

雍正帝复赐一等公,世袭罔替,赐号超武。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核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

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