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引言:世界上有一條最孤獨的鯨魚叫Alice,它發出的頻率比正常鯨魚高一倍,無人能聽到它的歌唱,也沒有人知道它的悲傷。

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大理寺。一位宦官手捧著一道聖旨帶領著一隊護衛,快步穿過大理寺中的風波亭,來到關押罪犯的大理寺獄。他來到一間牢房邊,看著裡面被關押的犯人,面色中帶著一絲緊張。穩定了一下情緒,宦官打開聖旨:“上意,今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見證千古奇冤之事的風波亭

牢房中,一個身影慢慢走進宦官的視野。宦官眼神慌亂,他望著眼前的犯人,有點不知所措。這個犯人他是知道的,或者說整個天下都知道。前大宋檢校少保、武昌郡開國公、樞密副使,岳飛。

岳飛看著眼前略顯緊張的宦官,心中的憤恨和怒火在燃燒,被嚴刑逼供和絕食所摧殘的身體,顫抖不已。他沒有說話,只是將一張寫著字的白紙,遞給宦官。宦官接過白紙,向左右示意。

岳飛看著打開牢門,向自己走來的士兵,心中無盡悲涼:“如果時間迴轉,讓自己再次選擇,自己還會接受皇帝十二道金牌的催促,班師回朝嗎?”岳飛幾乎在一瞬間給出了答案,即使時間迴轉,自己還會選擇班師回朝,因為,自己是岳飛!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大宋檢校少保、武昌郡開國公、樞密副使,岳飛

幾個時辰之後,南宋皇城大內,宋高宗趙構在自己的寢殿,勤政殿內,手中拿著宦官呈上來的岳飛的絕筆,看得出神。剛開始,趙構以為岳飛呈上的是求情書,直到打開他才明白,自己錯了,白紙上,只有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趙構感到很憤怒,他覺得如果再讓自己選擇一次,自己還會選擇賜死這個人,因為,這個人是岳飛!

與此同時,整個臨安城,卻是哭聲震天,幾乎所有聽到岳飛離世消息的百姓,無不痛哭流涕。這讓正在家中與手下黨羽万俟卨、羅汝楫彈冠相慶的秦檜,驚恐不已,他覺得如果讓自己再選擇一次,自己還會奏請皇帝殺掉這個人,因為,這個人是岳飛!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岳飛墓前秦檜等人跪像

而那些曾經依附秦檜陷害岳飛於死地的張俊、董先、王貴、傅選、王俊等人此刻也如同秦檜一樣的想法。因為這個人的光芒太強烈,強烈到讓所有人黯然失色。

一個普通人岳飛

北宋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有一個農戶,叫嶽和,嶽和為人謙和善良,他遇到饑荒時,曾經以粟米數升與菜一起煮粥,全家人只取半飽,剩餘的都用來接濟饑民。農耕時,有侵佔他土地的事情發生,他也不與人爭辯,有欠他錢財的人,他也從不討要,鄉里之人,皆敬重之。

這樣一個積善之人,在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這一天,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孩子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嶽和與妻子姚氏給這個小生命取名岳飛,字鵬舉。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鵬舉,寄託了父母對岳飛的期望

少年時的岳飛,沉默寡言,但是在家庭的薰陶下,他知禮守節,性格剛直,仗義敢言,從不擔心惹來災禍。他愛好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同時極有力氣。他拜武術大師周同、槍術大師陳廣為師,學習騎射和槍術。岳飛技藝有成後,在整個縣城裡,鮮有敵手。熱愛兵法,又精通騎射和槍術,歷史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給岳飛找到一條人生道路,只是時機還未來到。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與遼國作戰失利,為了防禦遼軍的報復,河北、河東宣撫參謀官劉韐在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死隊”。二十歲的岳飛應招,經過層層選拔,岳飛被徵召入軍,擔任“敢死隊”中的一名分隊長。歷史給岳飛安排的道路,在這一刻清晰,年僅二十歲的岳飛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岳飛手書

岳飛從軍後不久,父親嶽和病逝,身為孝子的岳飛,辭別了挽留他的劉韐,回到家鄉湯陰為父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爆發水災,百姓苦不堪言,而岳飛的家裡也是生計困難,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岳飛隻身前往河東路平定軍(山西平定縣)再次投戎,被擢為偏校。這時候的岳飛還談不上什麼遠大抱負和理想,此刻從軍,對於岳飛來說,無非就是為了生活。

岳母刺字

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即使是岳飛也一樣,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其實不是時勢造英雄,而是時勢會逼迫有些人不得不成為英雄。對於岳飛而言,”靖康之變“是逼迫他邁出成為英雄的第一步。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剛剛與北宋聯軍滅亡遼朝的金國,撕毀與北宋的盟約,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局勢危急,不思考如何抵禦金軍,而是禪位於太子趙桓,逃避現實,繼位之後的趙桓就是宋欽宗。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長於書畫卻治國無能的宋徽宗趙佶

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宋欽宗答應。

同年八月,金軍再次撕毀合約,分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同被金軍擄至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史稱”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中,宋欽宗下詔全國募兵勤王,此時剛剛從金宋戰爭亂局中突圍回到家鄉的岳飛,看到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再次投軍。然而,身為孝子的岳飛,也不忍離開年邁的母親身邊,心中猶豫。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積極勉勵岳飛“從戎報國”,並且在岳飛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字,岳飛受母親鼓舞,第三次踏上從軍之路。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岳母刺字圖

宗澤的堅持和努力

岳飛第三次投軍的部隊是大元帥府前軍統制劉浩所部。大元帥府的全稱是河北兵馬大元帥府,擔任河北兵馬大元帥的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

宋徽宗大觀元年五月(1107年6月),趙構生於宮中,天性聰明,博聞強記。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府時,金軍下令宋朝的親王、宰相前去金軍陣中議和。

九皇子趙構不畏生死,主動請命前去。於是宋欽宗命少宰張邦昌為計議使,與趙構同去金營。趙構到達金軍大營後,被金軍元帥完顏宗望扣留十餘日,趙構表現的不卑不亢,對金軍統帥完顏宗望毫不畏懼。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曾經裝作是熱血青年的宋高宗趙構

二月,京畿宣撫司都統制姚平仲在夜裡襲擊金軍兵營,金人責備宋朝使臣,張邦昌十分恐懼,伏地痛哭,趙構不為所動。完顏宗望對趙構的表現感到詫異,認為趙構不是真正的皇子,於是請宋朝廷更換皇子議和。五皇子肅王趙樞替換趙構,來到金軍大營,許諾割讓三鎮的土地。

宋欽宗加封張邦昌為太宰,和肅王趙樞一起在金軍大營為人質,趙構得以回朝。趙構因為這次在金軍中的表現,被許多主戰派大臣所讚譽,在民間也收穫了巨大的聲望。當年冬,金兵再次南侵,趙構再次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屬河北)被主戰派領袖之一的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

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被圍時,宗澤向率軍駐紮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的趙構建議,立刻發兵救援汴京,宗澤滿心以為這位被他看好的九皇子,會像在金軍時那樣,率軍與金軍一戰到底。但是,他錯了,趙構拒絕了,趙構不納宗澤全力營救開封之言,與自己信任的手下汪伯彥等又繼續向東平府(山東東平縣西南)轉移。只給了宗澤一萬人馬前往開封。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南宋初期主戰派領袖之一的宗澤

岳飛隨劉浩部隸屬宗澤,這是他第一次成為宗澤的部將。宗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河南濮陽),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岳飛英勇奮戰,以軍功遷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岳飛隨軍轉戰曹州(山東定陶縣西),他身先士卒,直貫敵陣。宋軍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里。岳飛因功遷武翼郎。

此時的宗澤一邊進攻金軍,一邊招募士兵,部隊也迅速壯大到接近三萬人。但是在劉浩的兩千兵馬進駐廣濟軍定陶縣(山東定陶)柏林鎮後,趙構又從元帥府發來命令,命他改隸副元帥黃潛善麾下,不再讓宗澤指揮此軍。

這時的黃潛善掌握著三萬六千人馬,卻只知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使只有二萬五千人的宗澤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宗澤雖取得了一些勝利,隊伍卻也有不少損耗,難以傷及金軍元氣。

欺騙了天下人的宋高宗趙構

黃潛善、汪伯彥是何人?我們不需要深究,只要知道他們是趙構的心腹,也是主張與金軍議和的代表人物。

趙構為何會寵信主和派?他在金軍大營中的表現,不應該是主戰派嗎?他又為何拒絕宗澤救援開封的計劃?

答案其實很簡單,趙構從來都不是主戰派,趙構也從來沒有想過真正救援開封。趙構被宋史贊為天性聰明,博聞強記,這只是趙構性格的一方面。透過趙構在靖康年間的表現,以”陰謀論“而言,趙構還是一個極度虛偽而且心機很深的政客,他的所作所為帶著極強的政治目的。

趙構當年受命出使金軍議和,之所以表現的那麼強硬,不過是為了返回北宋。首先金軍對北宋皇室成員的印象很不好,認為北宋皇室都是膽小懦弱,搖尾乞憐之徒,趙構必須表現的不同於金軍印象中的樣子,才能獲得一線生機。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攻滅遼國和北宋的金國士兵

趙構的表演很成功。看到被扣留之後,仍然不卑不亢,毫無懼色的趙構。金軍統帥完顏宗望真的起疑了,固執的認為趙構不是真正的大宋皇子,讓宋朝重新派遣皇子。五皇子肅王趙樞替換趙構來到金軍大營,而趙構則有驚無險的回到北宋,至此被主戰派大臣所看重,收穫了巨大的政治聲望。

在第二次出使金軍時,鑑於肅王的被扣留的現實,趙構早已看出,這次出使,百分百會被金軍扣留。所以當宗澤勸阻他不要去的時候,他沒有如第一次那樣堅持,而是順勢而為,接受了宗澤的建議。趙構不僅沒有去金軍大營,反而被宋欽宗任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成為宋朝抵抗金軍的一面政治旗幟。

所有的事情走向,都按著趙構的計劃在一點點的前進。宋史贊他聰明,他確實聰明。當汴京被圍,趙構拒絕宗澤率軍救援,並且還分割宗澤的指揮權,也明顯帶有陰謀的色彩。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開封)的繁華

金兵圍困汴京,宋欽宗下詔勤王,天下百姓紛紛響應,加之此時地方上仍有大批宋軍。汴京並非不可救援。趙構作為此時在都城之外,最大的軍事代表,之所以拒絕救援汴京,其目的就是要等著汴京被攻破,等著自己的父親宋徽宗和哥哥宋欽宗被俘虜。一個河北兵馬大元帥怎麼能滿足他的權力慾望,他要成為皇帝,這才是他不救援開封的根本原因。

這一次趙構也成功了,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一月九日,金軍攻克汴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四月二十日金軍帶著宋徽宗、宋欽宗及北宋宗室、貴族、嬪妃三千餘人連同大量的財物北返。僅僅過了十一天,同年五月一日,趙構就在大名府繼位稱帝,年號建炎,史稱宋高宗。不得不為趙構縝密的心思鼓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虛偽、冷酷而又善於權謀。

繼續表演的宋高宗趙構

登上帝位,就要擔負起責任。此時的宋朝境內,因為徽、欽二帝的被俘,導致朝堂和民間主戰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趙構知道,這時候,正是利用民心和大勢來鞏固自己的帝位的時機。

趙構啟用主戰派領袖李綱為左相,大張旗鼓的擺出一副與金軍決一死戰的態勢。實際上卻繼續重用主和派心腹黃潛善、汪伯彥等人,以“巡幸”南方為名,下旨退避揚州。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作為和宗澤齊名的主戰派領袖,李綱被宋高宗當做了政治作秀的棋子

旨意一出,趙構遭到主戰派的反對,25歲的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也跟著上書,“陛下已登大寶,黎元有歸,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虜人之謀;而勤王御營之師日集,兵勢漸盛。彼方謂吾素弱,未必能敵,正宜乘其怠而擊之......恢復故疆,迎還二聖......莫若請車駕還京,罷三州巡幸之詔,乘二聖蒙塵未久,虜穴未固之際,親帥六軍,迤邐北渡。則天威所臨,將帥一心,士卒作氣,中原之地指期可復。”

從奏疏中可以看出,岳飛不懂政治,尤其是其中迎還二聖(二聖指宋徽宗、宋欽宗)的話,讓趙構格外惱怒,把父親和哥哥接回來,這皇帝的位子還輪得到他趙構嗎?趙構在奏疏上批了八個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將岳飛革除軍職,削落軍籍,開除出軍隊。

靖康之變,開封被圍,宋高宗趙構為什麼不率軍救援?其中有陰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