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陪都重庆》这本书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与细腻的文字记录着重庆的抗战史与受难史,重庆也被赋予过这样的使命——带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为此来到重庆的你不应该仅限于网红式的打卡,而是更应该更进一步的去了解真正的重庆的历史,七星岗周围的建筑便成为了探寻中不可或缺了一部分。

七星岗位于重庆主城区通远门外,是一个小山岗。但是,在晚清的重庆城区地图上,七星岗都还标注为"七星缸",旧时重庆城最怕的是火灾,因而到处都要用池、缸之类设施来储备水,以防万一发生火灾好扑火。明末张献忠攻入重庆后屠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为防污染水源,很多死尸被拖到这里草草埋葬,可以说七星岗也是一个“乱葬岗”。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才逐渐修建马路和房屋,曾经阴森萧瑟的郊外,才慢慢热闹了起来。

相对于七星岗来讲其周边的建筑却显得更少为人知,其实最不容错过的便是七星岗附近的建筑了。

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从七星岗轻轨站出来之后,走到通远门城墙,登上去之后,沿着城墙上行到小巷处,走到尽头,到了一个幽静的小区,小区内的若干建筑,便是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实验室旧址。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实验室旧址为税西恒主持建设。1929年,重庆开办自来水公司,留学于柏林工业大学的税西恒,对德国的石结构建筑印象深刻,便就地取材,以石条代替钢筋混凝土,建筑水池、水塔、值班房等。相对于当时重庆主要采用的竹木夹壁结构的建筑,这样做即坚实耐用,又节省费用。抗战时期,重庆水厂成为日军重点轰炸目标,损坏严重。后用砖进行修补。该建筑仍然保存至今,只不过已经被市民占用。

而通远门沿着民生路走,在重庆牙科医院处向右转入小巷处,便可以看到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迁至武汉,后再迁于重庆,韩国临时政府也随之疏散西迁。该处行馆共四幢楼房,仿四合院布局。如今在中国,有上海、杭州、长沙、柳州及重庆等几处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保存比较完好。2017年,文在寅访问重庆时还专门到此参观。

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继续向前走,走到一个小区门口后若瑟堂便会映入眼帘,其中渝中区的若瑟堂和江北德肋撒天主堂,是重庆最著名的两座教堂,而若瑟堂是始建于1893年,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内部有两排大柱支撑乳白色房厅。之所以叫若瑟堂,是因为这里供奉的是圣约瑟夫,即圣母玛利亚的丈夫,是耶稣在俗世中的养父。而该教堂在抗战时期的时候被日机炸毁,所幸高36米的钟楼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若瑟堂旁边有分别有巴蔓子墓与安乐洞老街。

其中位于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下面巴蔓子墓,从字面意思便可以知道其是个墓地,而附近的老居民也都把巴蔓子墓称为将军坟,这座古墓相传建于战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世人处于对巴蔓子将军的敬重便常年对其进行维修,也很好的给了现代人一个悼念巴蔓子将军的机会。而与其同在若瑟堂旁边的安乐洞老街,其实是一条位于渝中区的老街,又分为上、下安乐洞两条街,但是在岁月的长河的冲刷下,本来是人气很旺的下安乐洞街反倒是消失了,让人为此感到可惜,现在便仅存上安乐洞街,所以更应该趁其消失之前去体会其特有的历史感。

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在若瑟堂的正前方不远处还有非常值得一瞧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两党实现第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是抗日时期CPC在国统区内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政治机关报。在1938年10月,由于武汉沦陷,无奈下只好将报社迁至重庆。而《新华日报》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赞誉和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他们将《新华日报》誉为“灯塔”“北斗”。可见其的重要性。

从将军坟到若瑟堂,这些老地方不应该成为山城喧嚣中最孤独的背影

来到重庆不仅要爬南岸的山、看朝天门的水、坐长江的船,还要去到七星岗周围看看那些饱含着历史遗迹的建筑物,不要让其成为喧嚣城市中最孤独的背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