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之首,人品卻在最末,狠起來自己國家也不放過

前文我們講了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也是個人較為欣賞的一位有俠氣的公子,那麼其他三位又是怎樣的人設呢,從史記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作為紀傳體的史書當然會融入作者的一些觀點,但是每個人看史記如果細加琢磨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講的孟嘗君田文。

戰國四公子之首,人品卻在最末,狠起來自己國家也不放過

孟嘗君田文畫像

孟嘗君,齊國貴族,姓田,名文。赫赫有名的齊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那位)之孫,齊宣王的侄兒,可謂是皇親貴胄,因此也擁有財富與地位。在戰國時貴族階層養客之風盛行,而尤以孟嘗君為甚,門下食客三千,位列四君子之首。各位可以想想,以一人之財,負擔三千多人的衣食住行,而且這些人要求可不低啊,這需要多大的財力,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孟嘗君應該是深受國恩的,讓他能夠有如此地位,這也是後來太史公(司馬遷)記載他之後的種種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戰國四公子之首,人品卻在最末,狠起來自己國家也不放過

孟嘗君曾經做了戰國時三個國家的丞相,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戰國時代還古風尚存,雖然相對春秋時代來說已經殘酷很多,但是仍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時代。首先,他應秦王的邀請赴秦國做丞相,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何身為齊國人卻要為他國出力,這豈不是漢奸,但是在當時,類似的事件並不少見,他在齊國沒有很好的機會,那去他國為相也能接受,況且秦國與齊國不接壤,中間隔了魏國趙國韓國楚國等國家,也沒有產生直接衝突。

之後,因為有人挑撥,孟嘗君是齊國人,給秦國的政策都是偏向自己的母國,導致秦王不信任孟嘗君,傳出要殺孟嘗君,結果他連夜從秦國逃出,都不敢同秦王辯解,這一點著實出人意料。

其實按照邏輯來說,孟嘗君既然已經來到秦國從政,必然更忌諱政令會有偏向他國之嫌,哪會這麼輕易就會被看出,況且任用他的秦昭王是何等人物,以他的智慧在任用孟嘗君的時候就必定會考慮到這一步,哪會等人來提醒才會意識到,即使三人成虎,但是孟嘗君連解釋都不敢解釋,就逃跑了,表面看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但是也使得他的名聲受到了損害。

他的逃走,可以說在眾人眼裡就坐實了“奸細”的定位,由此看來,孟嘗君在決定逃跑的時候是很慌張的,沒來得及細想,也沒有考慮自己的氣節和名聲,相較戰國時的那些名士,那隻能說是差之千里,可也卻是真實,在他眼裡生命要高於一切。不過,這件事在他後面的經歷中,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

戰國四公子之首,人品卻在最末,狠起來自己國家也不放過

之後他回到齊國,齊王並沒有怪罪他去他國為相,反而還有些愧疚,因為當時是齊王派他去秦國出使,被秦王看中並留下了他,後面差點被秦王殺死,因此封孟嘗君為齊國的丞相,可見齊王也算是宅心仁厚以德報怨了。孟嘗君回國後便開始積極策劃攻打秦國,出發點更多是報私怨而非國家利益。

他在齊國為相的幾年,因為自己才能卓著,漸漸也開始不把齊王放在眼裡,有時候更是與齊王正面爭執,進而被齊王所嫉,孟嘗君又是因為害怕又逃到了魏國。

戰國四公子之首,人品卻在最末,狠起來自己國家也不放過

我們分析一下,作為臣子,你的能力是突出,在與上司意見不同時,可以據理力爭,但是卻恃才傲物,讓上司失去尊嚴,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孟嘗君有不臣之心,更是沒有感恩之心。大家可能會說,那唐太宗時,像魏徵這樣的人,不是也能夠和皇帝正面衝突,也沒有被處死嗎?但是,大家想想看,歷史上像唐太宗這樣的聖名君主屈指可數,怎麼可以要求所有帝王都是這樣的呢,再者,作為離君主最近的丞相,連君主是什麼樣的性格都不能判斷,那豈不是也太貽笑大方了,魏徵之所以能成為魏徵,那是因為有唐太宗。

之後的事件,更是讓人不齒,孟嘗君逃亡魏國,成為魏國的丞相,結果他竟然煽動各國,一起攻伐齊國,結果齊國差點被滅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齊國徹底從超級大國淪落了。間接也為秦國在一統的路上掃去了一個障礙。

這真是刷新三觀,在孟嘗君的世界裡,自己的生命第一,其次是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母國家鄉,自己的國人生死都是在最後的。雖然孟嘗君確實有治世的卓越才能,但是其為人,實在是有失大家風範,最終他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家族被滅,一切煙消雲散,這也是所謂因果報應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