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今日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有一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期間,也就是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由於乾冷空氣逐漸一統天下,暖溼空氣被邊緣化,就一個字——冷!

因此,霜降節氣養生,需助陽氣斂藏,同時適當溫潤補益身體,可借金氣肅降之大勢,將陽熱一併潛入體內,剛好固護腎精,溫煦腎水,待來年溫木生髮。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霜降護三處

1、護足踝

霜降時節,漸入冬寒,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需加強保暖。

此時穿衣不宜露膝,愛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腳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襪,以免足部受涼。

2、護脾胃

霜降時天氣明顯轉涼,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機體代謝增強,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潰瘍的高發期。

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注意適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3、護皮膚

霜降前後,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減少,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過敏、瘙癢等不適,切記做好保溼。

儘量選擇溫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的化妝水,滋潤但不油膩的面霜,暫停使用磨砂膏。

秋補養一冬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氣溫下降速度最快的時段。在福建閩南地區,有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所以說,霜降是一年中滋補效率最高的時候,大家千萬別錯過。

1、秋季要平補

平補聖品有——白薯、藕、蜂蜜、芝麻、核桃、銀耳、百合、銀杏、枸杞、蓮藕、蓮子。

霜降進補,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脾胃是“受補”還是“不受補”。

因此多吃有益於健脾的芡實、山藥、薏米、紅棗、四季豆等,可以有效促進吸收,增強秋補之效果。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2、補肺吃南瓜

天氣轉涼,容易出現鼻塞咳嗽等問題,建議多吃些南瓜。

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它在人體中會轉化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有保護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另外,每日堅持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嘶”音字功等,都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

3、補氣吃羊肉

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但烹飪應以清淡為優,如清燉羊肉、羊肉燉蘿蔔等。

4、補腎吃栗子

霜降後,氣候轉涼,人體的氣血開始收斂,這段時間食用栗子進補尤為適宜。

栗子性味甘溫,可補腎強筋、活血止血,還能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適量食用,可遠離感冒的困擾。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5、補心多睡覺

睡眠是最好的補藥!秋季注重睡眠,不但可以“補”夏季缺的覺,還可收斂肺氣。

不過,由於入睡時全身新陳代謝速率會大大降低,睡眠時間過長會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尤其大腦的中樞神經會被過度抑制,反而導致細胞衰老加速。

因此,秋季的睡眠時間一定要有節制,女人睡7~8小時,男人睡8~9小時,但都不能超過11小時。

6、拉伸要多做

隨時多做拉伸練習,起床後伸個懶腰,坐久了練練弓步。

只要隨時隨地地多拉伸,能保持全身柔韌性,有效緩解工作壓力,舒緩緊張情緒。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柔韌性越好,說明體內血液循環和體液循環就越順暢,營養供應就越充足,代謝廢物也能更快排出體外,細胞就能保持年輕。

7、暖胃用花生

《藥性考》說:“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所以說在霜降時節食用花生是明智的選擇。每天吃10粒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

吃生花生要連著紅衣一起吃。女性經期、孕期、產後和哺乳期更應該常吃,對於養血、補血很有好處。花生紅衣還有生髮、烏髮的效果,常吃能使頭髮更加烏黑亮麗。

8、勤喝檸檬水

在深秋,乾燥會帶走人體更多水分,造成肺黏膜和呼吸道損傷。因此,每天喝足1500毫升水是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的重要措施。

在水中加兩片檸檬。檸檬水中富含維生素C,能調節內生理環境平衡。維生素C對於膠原蛋白生成也起關鍵作用,膠原蛋白正是保持皮膚細胞年輕的結構基礎。

喝檸檬水要少量多次,小口飲用,不要一口氣喝一大杯。

9、鼻子經常搓

每天搓揉迎香穴兩分鐘。迎香穴在鼻翼兩側,鼻翼外緣中點旁,有助預防感冒或哮喘。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秋季容易犯燥,導致咳嗽、氣喘、呼吸不暢。如果覺得呼吸不暢,可搓揉迎香穴,對消除鼻塞作用明顯。

10、後腦經常敲

捂著耳朵,食指中指疊起彈後腦,彈幾下後放開耳朵,裡面有嗡嗡的聲在響,反覆做九遍。每天1-2次。以舒適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

霜降一到,冬天不遠,做好護三處,養三處,湊齊滋補養一冬

此方法即鳴天鼓,要掩著耳朵叩擊枕骨,對頭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而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腦為髓之海,所以此法有調補腎的作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