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从库车走一段独库公路,大概30公里后向西拐到307省道上,然后伴随着南疆独有的戈壁,再走上30多公里才能来到千佛洞的跟前。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就像故宫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西湖的断桥、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克孜尔千佛洞前的鸠摩罗什铜像就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尊铜像在这里呢?因为这里是他的出生地,鸠摩罗什是与玄奘、真谛齐名的佛经翻译家,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鸠摩罗什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是天竺国老宰相的长子,按照传统本该继承丞相之位的,当时鸠摩罗炎一心向佛,便离开家乡周游列国学道。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西游记中天竺国片段

行至龟兹国时,国王见其聪慧过人便迎为国师,国王的妹妹对鸠摩罗炎倾慕不已,在重重压力下他只能破戒娶妻。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都说一孕傻三年,但是王妹孕期对佛经的记忆或理解,皆倍增于往昔,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皆知深感惊讶。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知道后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舍利佛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增于往常,正是前例。”不久之后鸠摩罗什出生了,他的母亲记忆力或者理解力又恢复如常。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正如阿罗汉所言,鸠摩罗什果真是个神童,他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九岁便能登坛讲经。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年纪轻轻便成为中观大师,为了表示尊敬,龟兹国王为他打造了金狮子座,在鸠摩罗什说法时,西域各国国王会匍匐在地上,让鸠摩罗什踩着他们的背脊走上法座。后来他不但名扬西域三十多国,还影响了内地国家,为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发动了两次战争。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之前有三果罗汉言,鸠摩罗什在三十六岁如果没有破戒,他就会成为第二个佛陀。第一个佛陀是释迦摩尼,但是很不幸的是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建元十五年(前秦时期),中土僧人游历龟兹归来向苻坚叙述在外见闻,西方佛法兴盛与一高僧鸠摩罗什的努力密不可分。建元十八年,苻坚命吕光讨伐西域,并嘱咐攻下龟兹后一定要快马加鞭的送鸠摩罗什入关,因为当时鸠摩罗什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如果动作稍慢,定会遇到阻截。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攻陷龟兹后吕光因个人偏见十分瞧不起鸠摩罗什,并且强迫他娶了龟兹王的女儿,这是他第一次破戒。建元二十一年,后秦姚苌杀苻坚自立,向吕光父子(自立为王建立后凉)下诏迎鸠摩罗什入关也未能如愿。直到姚苌逝世,他的儿子姚兴再一次向吕隆(吕光弟弟吕宝之子)索要鸠摩罗什,结果也是失望而归。可能是对于姓吕的行为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举兵讨伐,吕隆大败,时年五十八岁的鸠摩罗什入关。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虽然姚兴很重视鸠摩罗什,并且创造了诸多条件让鸠摩罗什安心佛经翻译工作,但是为了保证法种不灭,姚兴强制送给鸠摩罗什10位歌姬,这是他第二次破戒。这样的经历让鸠摩罗什一直在弟子面前抬不起头来,作为一个僧人为了佛法传扬不得已破戒,这是他心中无法磨灭的痛楚。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圆寂在草堂寺(西安),生前告诫弟子不要以他的事迹(破戒)为准绳,多把精力放在翻译佛经和著书上,还打比方的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弥留之际当众表示如果此生传播佛法没有错处的话,那烈火焚烧过我后,舌头会保留下来。结果真的舌根未烂,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舌舍利,现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破戒数次却仍守护千佛,拜城克孜尔洞窟前的雕像到底什么来头?

鸠摩罗什终其一生都在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而忙碌着,虽然屡破清规戒律,但实属无奈之举。这样的他,当然是守护克孜尔千佛洞的最佳人选。如果你也想聆听这位高僧的故事,深入的走近他,了解他,欢迎添加君君WX:15614201965,送你一份南疆行程,带你走近拜城,走近鸠摩罗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