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又叫李中堂,中堂清朝時是什麼官職?

徐彬凱


"李中堂正要嚐嚐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這一段呢,是節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一段,相信不少人在中學課本上也都學過,這中堂大人指的自然是李鴻章了。那麼就有人問了,大家也都知道,這曾國藩被稱為"曾文正"是因為他的諡號為"文正",那李鴻章被稱為"李中堂",這"中堂"二字又是有何說法,到底是指官職呢還是其他?

原來"中堂"這個稱呼最早是出現在唐朝,當時唐隨隋制,沿用了三省六部制,這"三省"呢,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而管理這三個部門的人就被人們稱之為丞相。

丞相們需要經常在一起商議朝政,他們平時商議的地方被人們稱之為政事堂。起初,中書省與門下省職權相對較大,相當於最高決策機構,尚書省相當於最高執行機構。而門下省雖是與中書省共商國議,但還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這個封駁之權甚至可以駁回皇帝硃批過的策令,這樣一來就導致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這一問題需要解決。

由於政事堂剛開始是設在門下省的,所以到了公元683年的時候,武則天下令要搬政事堂,其實也是為了解決行政效率低下這一問題,所以政事堂又從門下省轉移到了中書省。正是因為這些丞相們終日都需要在這兒處理政務,所以後來人們就把這兒叫做中堂。

這就是中堂最初的由來。

而宋朝是以樞密院與中書門下來作為最高行政機構,並稱二府,中書門下為政府、樞密院為樞府,這個設置就是宋朝分化宰相行政權力與軍事權力的手段。宋初,中書和樞密院對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帶樞密銜而不得預軍事。

直到慶曆年間,宋與西夏用兵不斷,宋廷以宰相兼樞密使才涉軍權。宋朝與唐朝類似,在中書省設都堂,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等參會議事,他們也被稱作中堂。

到了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害怕丞相的權力過大,所以便將中書省和丞相制度全廢除了,並且由皇帝親自掌管六部。

接下來的事相信大家也能想到,把三個部門的事都攬到自己身上,給誰能受的了?

所以咱明太祖自己都受不了,於是大學士和內閣制度就出來了。

這些機構主要是為了皇帝諮詢政務的,這些機構裡的人並沒有真正的實權,任何事情還是由皇帝做決策的,削弱相權提高君權。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內閣大學士的地位開始逐漸提高,人們對他們很是尊敬,這時內閣大學士的地位就相當於宰相的位置了,並且他們工作的地點在內閣,而且所做的事情也不僅僅是為皇帝提供建議了,而是能夠做出一些決策。

而當時大家在坐位時,左右大學士分別坐在左右兩邊,殿閣大學士則做在正中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中堂,實際上就是指的內閣大學士中的殿閣大學士們。而且清代詩人王漁洋在《池北偶談》一書中也記載過:

"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翰院中設閣老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

而到了清朝,清承明制,但卻又不是照搬,因為清朝是滿人當家,但漢人的勢力又不能忽視,所以公元1644年時,多爾袞讓原本的內閣還有六部等官員與滿官一起處理政務,這就形成了清朝的內閣制。

這時候他們的地位還很低下,直到雍正八年,他們的地位才得到真正的認證,是正一品的官級,所以大學士就相當於朝廷中品級的最高的文官,類似古代的丞相。這"名"是有了,可是"權"還是沒有,為啥?那當然是雍正帝設立了軍機處啊!

所以清朝真正行使宰相權力的,是軍機大臣。但是,軍機大臣們商議朝政,並不能坐在中間主持政務,只能坐在旁邊聽皇帝下命令,那"中堂"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稱呼自然也就不能用來指軍機大臣了。

那這些大學士們就想啊,就個虛名,這榮譽稱號誰稀罕,又不能當飯吃,久而久之,罷工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朝廷一看,這還了得?所以清朝政府為了滿足這些大學士對權力的要求,往往讓他們管個部。到了這個時候,大學士又有了一席之地。

他們再次掌管六部,並且六部尚書也是他們的下屬,這些尚書們由滿漢兩個人掌管。在辦公的時候,他們分別坐在大堂的兩邊,而如果他們其中一個人是大學士的話,那麼他就會坐在正中間,因此"中堂"就變成了做中間那個人的尊稱。

其實除了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也有中堂這個稱呼。

所以嚴格來說,中堂其實只是一個虛名罷了,只是對大學士們的尊重,並不代表著他們手中有多大的權力,中堂並不是什麼官職。

而軍機處就不一樣了,軍機處會有3至6名官員,而這個地方是朝廷政權的中樞機構,皇帝若是想要發佈什麼詔令的話,詔令是出自這裡的。但是詔書則是內閣發的,由此可見,內閣其實就相當於名義上的宰相機構。

再回到咱們"李中堂"身上,李鴻章之所以能夠被人們稱之為李中堂,是因為此人曾經是武英殿大學士,之後又成為了文華殿的大學士,這在當時可是非常尊貴的品級,而且李鴻章在清末一直是以疆臣的身份擔任實職,也做過疆臣之首直隸總督,又時逢清朝末期的洋務運動,李鴻章興洋務、創立北洋水師,兼著北洋通商大臣的身份,所以即使他從未入列過軍機大臣,但憑其享有的大學士稱號和其實際上的權力,這一聲"李中堂"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歷來現實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你要理解兩個概念,即:什麼叫宰相,什麼叫中堂。

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宰相”。

最早見於《韓非子·顯學》中敘述為:“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本為掌握政權的大官的泛稱,後來用以指歷代輔助皇帝、統領群僚、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如秦漢之丞相、相國、三公, 唐宋之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長官及同平章事, 明清之大學士等。到了遼代,正式出現了“宰相”這官職,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來命名宰相權力的一次官位設定。

故: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只有遼代以其為正式官名)。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大家往往把丞相和宰相相混淆,這是個誤區!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置丞相。

我們再來看什麼叫“中堂”。

中堂之說起於北宋,一說起於唐。唐、宋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為宰相處理政務之處,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後稱宰相亦為中堂。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曼,是晚清中興重臣,他是文華殿大學士,相當於內閣首輔。他算是真宰相嗎?在清代,內閣大學士是沒有實權的,這個大學是的職位不過是個虛職罷了。李鴻章的一生從未進過軍機處,主要的經歷是做地方官。

  儘管舉辦洋務、處理外交、辦北洋水師等,顯得李鴻章權力很大。實際上,他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高級的地方官吏,而不是中央的高層。唐代的內閣大學士,也就是中堂們好歹還享有宰相之名,但是明清的大學士,尤其是清代的大學士連宰相之名都沒有。

綜上所述:廣義上來說,“宰相”和“中堂”名義上較為一致,但因歷史朝代的不同,所行使的職能也不盡相同。


用戶6120100881


看過清朝影視劇的人大都對“中堂”這個稱謂很熟悉,和珅、劉墉、李鴻章等都被叫做“中堂”,可見中堂並不是平庸之輩可以當得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內閣大學士,在清朝時期為正一品官員,所以被稱為中堂。

中堂這個稱謂最早在唐朝開始出現,唐朝時繼續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並且設立多宰相制度,尚書省、門下省以及中書省這三個部門的最高首領就被稱為宰相,宰相們商議朝政的時候都在政事堂,一開始政事堂設立在門下省,公元683年移到中書省,後來就因為在中書省辦理朝政而取名為中堂。

然而到明朝時,明太祖為了擴大君主的權利將中書省以及宰相制度廢除,由帝王直接管理六部。公元1382設置大學士,內閣制度最終形成於公元1402年,成為皇帝諮詢政務的機構,一開始內閣大學士的權利並不大,只是作為政權顧問,終極決策權還是在皇上的手中。

到明仁宗、明宣宗的時候,內閣大學士地位逐漸受尊崇,實際上掌握著宰相之位,由此內閣成為明朝的政務中樞。大學士的辦公地點就在內閣,掌握著決策的權利,中書分別位於東西兩側,而大學士在中間,所以這時期就稱大學士為“中堂”。清代筆記小說中就有關於中堂的記載,“翰林院中掌院學士居於兩旁,內閣大學士坐於中堂,因此稱閣老為中堂”。

內閣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公元1644年,也就是順治元年,多爾袞下令:明朝原來的內閣、六部等官員和滿官一起共事。這就形成了清朝的內閣制,滿漢大學士一起辦事,不過一直到雍正八年才將滿漢大學士的官級定為正一品,成為了朝廷中品級最高的文官,相當於宰相。

清朝的六部也由大學士兼管,六部尚書同樣也是滿漢兩個人掌管,辦公的時候就坐在大堂的兩邊,如果其中有一個大臣是大學士的話就會坐在中間,“中堂”之稱也就由此而來,除了內閣大學士之外,協辦大學士也使用這一個稱呼,中堂逐漸成為對大學士的一種尊稱。

不過中堂這個名稱只是一個虛名,以表示對官員的尊重,並不代表著擁有實際的權利。清康熙年間,具有決策權的是南書房,派幾名大臣在南書房值守,參與政務商議,只不過它不算是正式機構。


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大約有三到六名官員,成為朝廷政權中樞,基本上皇帝頒發的詔令都出自這裡,但是正式的詔書還是從內閣發出來,於是內閣還是名義上的宰相機構。

正如前面所說的李鴻章被大家叫做中堂,是因為他曾經是武英殿大學士,後來又升為文華殿大學士,這在當時是特別尊貴的品級,所以被稱為“中堂”也就無可厚非。另外他也實際掌管清朝經濟、政治、軍事大權幾十年,身居百官之上,出訪的時候總是享受宰相的禮遇。


籬上青說歷史


“中堂”一詞的起源確實指的宰相,但到了李鴻章,說“中堂”指的宰相又不確切。

唐宋時,將政事堂放在中書省中,宰相處理政務,便在政事堂裡,所以慢慢的人們把在中書省辦公的宰相又稱作“中堂”。

這是“中堂”的由來。

元朝也沿用了這一稱謂,稱宰相為中堂。

但到了明朝,則開始出現了變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除了自秦以來的丞相制度,可以說,在朱洪武之後,再無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宰相。

但,有一個發揮著更大作用,權力甚至超過宰相的機構誕生了,那就是內閣。



從此,“中堂”一詞便指的入閣的大學士們。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故一·中堂》說

“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閣大學士,左右春坊大學士俱為翰林院官,故院中設閣老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

所以說,明朝大學士們雖然實際掌握著宰相的權力,卻不是宰相,其辦公地點在內閣,中書省居東西兩房,而大學士們居中,所以閣老們被人們習慣的稱為“中堂”。

到了清朝,軍機處的組建,內閣形同虛設,大學士們也變成了虛職,為了滿足大學士們的權力訴求,內閣成員要分管一個部。

清朝的部級京官往往都是一滿一漢,平時辦公分坐東西兩側,中間留空。



但若是管部的大學士來了,則居中而坐,所以依然被稱作“中堂”。

清朝對大學士的稱呼“中堂”也只是一種尊稱,實際權力核心卻在軍機處。

然而事有例外,我們的李鴻章李中堂,便是一天軍機大臣沒做過,卻權傾朝野的大學士。

李鴻章因是文華殿大學士而被世人稱作“李中堂”,但其權勢卻是權傾朝野,不是軍機,卻強過軍機,不是宰相,卻大過宰相!



身為北洋大臣的他,雖然在世之時沒有向滿清發難,但後來的北洋政府的軍閥大佬們,卻是李中堂的徒子徒孫,他們成了埋葬滿清的實際力量。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精彩歷史故事。


明離子


“中堂”這個稱呼,大家聽得最多的,應該就是電視劇中常出現的“和中堂”,也就是紀曉嵐對和珅的稱呼,給人感覺好像是個很大的官職。但其實呢,在清朝的時候,中堂並不是個官職,它只是對人的一種尊稱。

中堂這個稱呼,最早是出現在唐朝,當時唐朝的官制,是延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其中尚書省、門下省和中書省這三個部門的最高領導,一般都被稱為宰相。最開始,宰相們商議朝政都選擇在門下省裡的議政堂,後來到武則天時期,她下令將議政堂搬到中書省裡。從此,宰相們就都在中書省的議政堂內辦公,由此就誕生“中堂”這個稱呼,用來代指宰相。

等到明朝朱元璋時期,延續幾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內閣大學士,也就是所謂的內閣制。據史書上記載,朱元璋所設置內閣大學士,分為“殿隔大學士”和“左右大學士”兩種,左右大學士多為中書省的官員,也被稱為翰林院士;殿隔大學士則被稱作為“閣老”,相當於首輔大臣。



當時,內閣大學士們的辦公地點都在內閣,而大家在坐位時,左右大學士分別坐在左右兩邊,閣老們則做在正中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中堂,實際上就是指的內閣大學士中的閣老們。他們雖然不是宰相,但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他們所履行的職者,其實就相當於是宰相,不過在明朝時,閣老這種稱呼,要比中堂用得多多。

等到了清朝時,雖然保留了內閣大學士這個頭銜,但與明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內閣大學士,行使的是宰相的權力,而清朝的大學士,自此雍正設立軍機處後,就變得有名無實,只是一個單純的榮譽象徵。

清朝真正行使宰相權力的,是軍機大臣。但是,軍機大臣們商議朝政,並不能坐在中間主持政務,只能坐在旁邊聽皇帝下命令,所以中堂也就不能用來指軍機大臣。



在這種背景下,在清朝時,大家口中所說的中堂,就還是用來寓指內閣大學士。

在當時,內閣大學士雖然不能行使宰相的權力,但卻可以分管六部中的一個部,在清朝時的六部,通常是滿漢兩個尚書,分別坐在大堂的兩邊,但如果其中有一個尚書是內閣大學士的話,就會坐在中間,這也是清朝“中堂”所指的意思。

當然,除內閣大學士外,協辦大學士也使用這一個稱呼,所以中堂逐漸就成為對大學士的一種尊稱。

再回到李鴻章身上,他雖然不是軍機大臣,但卻是文華殿大學士,這是大學士中特別尊貴的品級,另外他在幾十年的官場生涯中,先後掌管過清朝的經濟、政治、軍事大權,身居百官之上,出訪國外也都是享受總理級別的禮遇,所以他被稱為“中堂”,不僅是尊敬,也算是名至實歸。


我是趙帥鍋


在歷史正劇《走向共和》裡,別人都稱呼晚清中興第一臣李鴻章為“中堂大人”,那麼這裡的中堂是什麼意思呢?




中堂這個名稱,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朝的中央權利中樞是由三省六部組成,而中書省又居首,這是秉承皇帝意旨,掌握機要,發佈皇帝詔書、中央政令的最高權利機構。唐宋時期,宰相將政事堂置於中書省內,故中堂也特指宰相,中堂是以宰相在中書省辦公而得名。中書省自明初因廢除丞相之職而撤銷,明朝改為內閣制,內閣首輔成為明朝事實上的宰相。




而讓人們牢記這個詞的,正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其他三人為曾國藩、張之洞和左宗棠)。李鴻章創立淮軍參與剿滅太平天國,在地方上歷練很久,先後出任兩江總督、湖廣總督、直錄總督等地方一品大員。李鴻章雖然是漢人,但極受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器重,1900年6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朝廷下詔各地封疆大吏北上勤皇滅洋,李鴻章由兩廣總督被擢升為直錄總督兼北洋大臣,慈禧太后口諭“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這是漢族官員在整個清朝擔任的最高的官職。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的李鴻章李中堂

清朝沒有設置中書省,也就不存在丞相,但李鴻章雖無丞相之名,但畢竟長期身居高位,官階一品,已然和丞相無二,所以當時的人出於對他的敬重,一般都稱呼他為“中堂大人”或者“李中堂”。同時,李鴻章還曾任東宮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的統稱)、文華殿大學士,清代文華殿大學士的權限比明朝要大很多,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的第一要職,從這一點來看,李鴻章確實可以謂之宰相,叫他“中堂大人”沒毛病。




晚年出洋考察的李鴻章

明朝實行的是內閣制,雖然洪武年間廢除了丞相制,中書省也一併被撤銷,但也以內閣制來替代,內閣首輔還兼任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既稱“閣老”也稱“中堂”,李鴻章是清朝的文華殿大學士,總理大臣,雖非丞相卻大有丞相之權,稱他為中堂是正確的。這一點,我們從清初大文豪王士稹所著《池北偶談·談故一·中堂》中就能得到解答:

“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閣大學士,左右春坊大學士俱為翰林院官,故院中設閣老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

中堂這個稱呼自唐朝起,但真正讓我們熟悉的,也就只有李鴻章,李鴻章去世後,這個稱呼也消失了。正所謂“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大國布衣


中堂不是官職,而是清朝人對宰輔級別官員的一種尊稱。這就跟我們現在用“一把手”稱呼單位的一號領導是一個意思。這裡的“一把手”並不是官職,只是大家對最高領導的稱呼而已。

有清一朝,能被稱為中堂的人只有三類:殿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



那麼,清朝的殿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為什麼會被官員尊稱為中堂呢?根據清末史料《春明夢錄》記載,具體原因大致是這樣的。(作者為光緒進士,長期在清末吏部任主事)

“大學士名居揆席,非兼充軍機大臣,幾與閒曹無異。然位分不可褻,故大學士多有管部者。京官皆一滿一漢,分東西坐,非如外官之坐,必中於堂也。唯管部,則於部中添一正座,兩旁以滿漢尚書陪之,滿漢四侍郎則在下面分兩旁坐。故大學士俗呼為中堂。”

明初,朱元璋廢丞相,設內閣大學士輔佐皇帝處理政務,起初只是顧問性質的官職。但後來繼位的皇帝越來越懶,內閣大學士的作用越來越大,由顧問轉變為實權宰輔,變成了事實上的宰相。

清朝入關後,因為政治制度繼承於明朝,所以清朝也保留了內閣和大學士制度。

但是,由於明朝內閣的權力太大,殿閣大學士對皇權也形成了掣肘。因此,雍正皇帝在內閣之外,又會設立新的顧問機構,協助自己架空內閣。這個新的顧問機構,就是雍正七年設立的軍機處。



關於軍機處的設立,《清史稿》中曾經有明確的評價:

“明內閣主旨擬,承旨撰敕,其在唐、宋,特知制誥之職。以王命所出入,密勿獻替,遂號為宰相。軍機處制與相類。世謂大學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軍機處設立後,軍機大臣因為能處理軍國大事,等於變成了事實上的宰相。之前的殿閣大學士依然還存在,地位也仍然很高。如果殿閣大學士能兼任軍機大臣,那就是既有名又有實的真宰相,比如乾隆時期的傅恆與和珅。但如果殿閣大學士不能兼任軍機大臣,那就是有名無實,沒有實權,不能處理軍國要務的虛銜。

也就是說,在清朝設立軍機處後。

殿閣大學士=榮譽宰相,有名無實;

協辦大學士=榮譽副宰相,有名無實;

軍機大臣=實權宰相,有實無名;

大學士+軍機大臣=名副其實的宰相,既有名又有實。

▼圖片:和珅和傅恆的履歷,只要擔任用紅字標出的任一官職,就是清朝的“中堂”。



但前面也說過了,雍正設立軍機處後,內閣和殿閣大學士依然保留,依然還是地位崇高的朝廷重臣。雍正架空內閣,使殿閣大學士權力被削,整天無事可幹,可以明目張膽的不去內閣上班,而工資照拿不誤。

後來朝廷覺得這樣不行,簡直太浪費人才和財力了。於是,從乾隆開始,便讓殿閣大學士兼任六種之中某一部的尚書職位。這樣一來,大學士就沒有理由再常年不上班,大學士也有個官方的去處了。

由於殿閣大學士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書都只是從一品,地位沒大學士高。因此,管理部院的內閣大學士因為身份最尊,自然而然的要坐在部堂大廳的最中央的位置,而每個部院的堂官因為地位低,則只能分別坐在大學士的兩邊的位置。

久而久之,人們便漸漸把大學士坐在最中央的位置,簡稱為“中堂”,用於稱呼內閣大學士這一官職了。

後來,大家擴大了中堂這個稱呼的範圍,把協辦大學士和軍機大臣也涵蓋了進去。因此有清一朝,殿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便都能被稱為“中堂”。

▼圖片:從左到右分別是善慶、醇親王、李鴻章。醇親王奕諠因為地位最高,所以三人合座時,他坐中間位置。

總的來說,中堂不是具體官職,它只是清朝人對當時宰輔一級官員的尊稱。其中既有實權宰相,也有榮譽宰相。

有些人,比如和珅,他以殿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的身份分管戶部,他就屬於典型的有名有實的真宰相。下屬稱呼他為“和中堂”,完全沒有任何毛病。

還比如左宗棠,他以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的身份坐鎮南洋,他也屬於典型的有名有實的真宰相。當時胡雪巖尊稱他為“左中堂”,也是完全沒毛病。

而像李鴻章、曾國藩這類因軍功而擢升的人,由於他們只有殿閣大學士身份,沒有軍機大臣身份。因此,曾李二人等於就只是榮譽宰相。雖然他們也可以稱為中堂,但實際上地位非常尷尬。

比如翁同龢一輩子就只是個協辦大學士,但由於他兼了軍機大臣,還分管了戶部,相當於是實權宰相,正好卡了李鴻章的脖子。因而翁同龢根本就不怕李鴻章,始終跟李鴻章這個榮譽宰相掐架。


Mer86


清代,中堂指10多名內閣大學士。

中堂算是宰相,但又與傳統意義上的宰相有所區別,原因很特殊。

明代之前,宰相是真正的中央政權行政司法長官,是具備決策權與執行權的長官。

宰相本來只是一個代稱,歷代法定的稱呼並不一致。秦漢時叫丞相御史大夫,東漢三公,魏晉南北朝叫錄尚書事,隋唐叫中書令侍中左右僕射,後面則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代也叫這名字,副宰相叫參知政事。元代又改回來叫丞相。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沒有這個名稱,哪怕中書令、侍中、左右僕射都是一個虛職,不能算宰相:

唐代中書省設政事堂,宰相主持會議。所以後世用中堂代稱宰相。

清代的內閣大學士也被稱為中堂。

朱元璋廢黜三省與丞相,實際就是自己兼任丞相,直領六部九卿。可朱元璋的子孫可沒有這能力,內閣制度逐步形成。

內閣大學士最初只有五品,實際是皇帝的秘書身份,後逐漸擁有了預審、分類奏摺、貼黃(預處理方案)、草詔權,內閣也就回到唐代中書省的功能,此時大學士被稱為宰相是合理的。

清承明制,不管康熙如何改,上書房也好南書房也罷,內閣還是中書省,只是被更多人分權了而已。雍正搞出軍機處,實際還是個新的中書省,凌駕內閣之上的新機構,內閣大學士的地位下降。

軍機處會議:

因此,通常認為,清代的內閣大學士兼任軍機大臣(具備完全的中書令職權),或軍機大臣、大學士兼尚書侍郎等部院長官(同時具備決策與執行權)是真宰相。而沒有兼職的軍機大臣與內閣大學士,只是備皇帝諮詢的參謀人員(非是參謀長)。

具備完全宰相權力的和珅:

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的李鴻章,不僅有內閣決策權,同時也具備部院長官身份(北洋大臣),擁有中央政權才能有的外交、海防、關稅、軍工事業等方面的執行權:


四川達州


“中堂”這個詞並不是一個官職,其實只是一種尊稱,出現於明代。

“中堂”一詞,其全意是“中書省政事堂”,即唐代宰相的辦公之所,代指宰相。在明王朝時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取消宰相制,改設內閣制,內閣大學士因為職權類似於以往的宰相,因而被人尊稱為“中堂”,“中堂”於是便成了內閣大學士的尊稱。

到了清王朝時代,仍然設內閣,但是內閣的權力受到軍機處的分割,大大縮水,內閣大學士漸漸成為一種榮譽職位,已經沒有了明代的那種實權,但仍然被人尊稱為中堂,諸如著名的劉墉,因為出任內閣大學士,即被人尊稱為劉中堂。而到了清末,李鴻章之所以常被人尊稱為中堂,也是因為被授予了內閣的文華殿大學士,故而得名。不過,雖然有宰相之名,但是根本沒有宰相之實,李鴻章的主要職務,只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會辦海軍大臣而已。換成今天的官職來說,相當於天津市市長、河北省省長兼軍區政委,同時兼外交部亞洲司司長、海軍副司令員。

作為題外話,實際上在清末當時,部屬們稱呼李鴻章時,還有一個比“中堂”用得更頻繁的尊稱,即“傅相”,相比起“中堂”來更為高級全面,奉承得也更到位。其中的“傅”指李鴻章所獲得的太子太傅,“相”則指李鴻章的文華殿大學士,二者基本上都屬於是用來顯擺的榮譽稱號。


海研會


歷史上的“中堂大人”不少,最出名的莫過於李鴻章李中堂,和珅和中堂。

那麼,這個“中堂”到底是什麼官職,官位到底有多大呢?

中堂做大堂中間,帶有官職的“大學士”

清朝時期的權利中樞是軍機處(雍正後),軍機處有六部,為了平衡官員,清朝的皇室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每個部設尚書二人,一漢人,一滿人;每個尚書下面設兩個侍郎。

為什麼如此設計呢?如果設的全是滿人,治國能力有所欠缺,而且屬於“近親”繁殖,對治國不利;如果設的都是漢人,則滿人感覺風險大增,一個不小心被漢人奪了天下,那可不得了。

六部官員,兩個尚書,四個侍郎,按滿漢分別坐在大堂左右,成“分庭抗禮”之勢,中間一般是空出來的。

如果這個尚書是大學士兼任的,那就可以坐在中間,簡稱“中堂”。

所以,一個人能被叫“中堂”,那說明此人非常牛,有學識,而且有官職,有實權,各級官員見了要禮敬三分。

此事有專門記載:

“大學士名居揆席,非兼充軍機大臣,幾與閒曹無異。然位分不可褻,故大學士多有管部者。京官皆一滿一漢,分東西坐,非如外官之坐,必中於堂也。唯管部,則於部中添一正座,兩旁以滿漢尚書陪之,滿漢四侍郎則在下面分兩旁坐。故大學士俗呼為中堂。”

中堂和宰相區別

中國歷史上,宰相這個職務延續很長的時間,到了明朝朱元璋時,宰相職位沒有了,而是有代替機構產生,那就是“內閣”,一般有1-7人不等,起初就是皇帝的顧問團,出個主意,想個辦法。後來,到了明仁宗以後,就有了實權,因為皇帝忙不過來了。

清朝初期,還是延續內閣制度,內閣裡面有各大學士組成,前期還是和明朝一樣,有不少權利的,但是到了雍正時期,雍正設立了軍機處,內閣就成了徒有虛名的機構。

軍機處的“中堂”,有實權,也有虛名,權利可能沒有明朝內閣的大學士大,但權是實權。和宰相比起來,權利當然沒有那麼大,因為大多數“中堂”只是協理一個部門,或兩個部門。

清朝有名的“中堂大人”

清朝的中堂大人自然很多,但名聲在外,被後人能常常說起的,就是和珅,還有李鴻章。

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1784年),任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此時的和珅權利滔天,是名副其實的“中堂大人”,而且位高權重,很受乾隆器重。

和珅能到這一步,說明了此人能力不錯,一個庸才是上不了這麼高位置的。

李鴻章是1870年成為文華殿大學士,此時他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能力非常了得。

一般來說,在軍機處任職,再加上是內閣大學士,可以稱之為“中堂”,而此時,對於有“大學士”頭銜,而且手握重權的人,皆尊稱為“中堂”。

於是,此時大家尊稱李鴻章為“李中堂”,這一叫,叫了三十年。

所以說,“中堂”在後期成了尊稱,硬性條件必須是有朝廷授予的“大學士”頭銜,外加手握實權,當然,這個實權,要麼是地方軍政大員,要麼是中央高官。

綜合來看,清朝的“中堂”,早期是,“大學士頭銜”加軍機處各部尚書職位,後來是,“大學士頭銜”加“手握重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