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1940年11月11日, 英國海軍“光輝”號航母對錨泊在塔蘭託軍港的意大利海軍艦艇發動空襲, 一舉擊沉意大利海軍1艘戰列艦, 重創2艘戰列艦, 擊傷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 而英軍僅僅損失了2架飛機。這場海戰不但改變了地中海海上力量的對比, 而且作為航母第一次遠程打擊的範例載入史冊, 更讓很多認為航母不過是二線勤務船隻的人們大為震驚, 海上王者戰列艦在航母前面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航母的威力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展露……

作為一種以海上拒止為主要任務類型的平臺, 潛艇或許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阻止航母建立制海權, 但永遠無法像航母一樣行使制海權。即使是在搭載了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情況下, 潛艇也僅能對敵方海岸目標遂行一次短促的打擊——它永遠無法像航母一樣, 在長達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裡不間斷地朝敵萬陣地傾瀉火力, 無法參與爭奪制空權, 無法充當編隊指揮艦和人員、物資輸送艦, 面對敵方岸基巡邏機時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此外, 誠如“海權論之父”馬漢所言:倘若一支海軍始終拒絕發展攻勢制海主力艦, 而僅僅滿足於裝備在一定範圍內擁有較大殺傷力的岸基武器(岸艦導彈或空射反艦導彈), 那麼它將永遠只是一支防禦性的“要塞艦隊”。在岸基武器的覆蓋範圍以外, 它完全無法保護本國常用的海運線免遭對手截斷在岸艦導彈和岸基遠程飛機的火力半徑之內, 它的即時力量投送能力依然遠不及航母。

於是, 航母這種已經無數次被預言即將遭到淘汰的裝備。在21世紀初的今天依然構成全球海軍強國的標準配置, 並且在可見的未來仍將繼續發揮重大作用。誠如馬克吐溫所言, “那些關於我已經嚥氣的報道, 來得恐怕稍微早了一些”。

航母問世之初, 只是作為二線的輔助艦船, 完全是打醬油的龍套角色。其是怎樣在戰火中逐漸嶄露鋒芒, 最終取代了戰列艦, 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海上霸主呢?

破殼而出的小蜥蜴

1903年11月, 萊特兄弟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架有動力的飛機試飛成功。人類從此進入航空時代, 戰爭的模式也由此發生了鉅變。

海軍很快發現了飛機在海戰中的價值, 產生了將飛機應用到軍艦上的想法。不過在那時, 海軍考慮讓飛機上軍艦, 主要是擔負艦炮校射和偵察。因為飛機的視野和活動範圍遠比軍艦要大得多, 而且使用上也比軍艦要更為靈活。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1910年11月14日, 美國飛行員尤金·埃利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飛機從位於漢普頓錨地的“伯明翰”號巡洋艦前部加裝的長31米、寬10米的木製起飛平臺上起飛成功

1910年11月, 美國飛行員尤金·埃利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飛機從“伯明翰”號巡洋艦前部加裝的長31米、寬10米的木製起飛平臺上起飛成功。

1911年1月, 他又駕駛飛機在停泊狀態的“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後部加裝的平臺降落成功。儘管當時美國海軍既沒有適合在軍艦上使用的艦載機, 也沒有技術熟練的飛行員, 這兩次從軍艦上起降, 只是尖子飛行員的試驗性舉動, 但卻用事實證明了飛機在軍艦上起降的可能性。

1912年, 英國飛行員查爾斯·薩姆森仿效尤金·埃利, 接連從“非洲”號、“愛爾蘭”號和“倫敦”號戰列艦上實現了駕機起飛。由於這一系列的成功嘗試, 以及預見到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 英國軍方向國會提交白皮書, 建議成立皇家飛行隊, 包括陸軍飛行隊和海軍飛行隊。這個建議很快被批准, 海軍飛行隊的隊長就是查爾斯·薩姆森上尉。不久海軍飛行隊改稱海軍航空兵, 一個全新的軍種就此誕生。

由於陸基飛機在軍艦上起降在當時還存在很大風險, 對飛行員的要求也很高, 所以英國退而求其次, 先將水上飛機裝上軍艦。水上飛機可以在水面上起降, 起飛時只要母艦用起重吊杆將水上飛機吊放到水面, 降落時只要降落在母艦旁邊水面, 再用起重吊杆回收到母艦上就可以。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由運煤船改造的水上飛機母艦"皇家方舟"號

就這樣, 1914年英國建成了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皇家方舟”號, 排水量7450噸, 搭載10架水上飛機, 最高航速10節。從今天的眼光來看, 這樣的性能數據實在太差了。但即便如此, 英國還是在隨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用3艘海峽渡輪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在戰爭中, 這些水上飛機母艦上的水上飛機不但出色完成了艦炮校射和偵察的任務, 還對錨泊的德軍艦艇用魚雷和炸彈進行過攻擊, 取得了一定戰果。

看到了飛機在海戰中的作用, 又發現水上飛機的性能還是難以滿足需要, 所以英國於1917年6月將正在建造中的“暴怒”號巡洋艦進行了全面改裝, 將艦艏上層建築全部拆除, 改為鋪設69.5米長的甲板供飛機起飛, 這樣就使“暴怒”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可以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艦艇。

不過起飛後的飛機無法在母艦上降落, 只能去陸地的機場著陸。1917年8月, “暴怒”號的海軍航空兵指揮官歐內斯特·鄧寧少校駕駛“幼犬”戰鬥機用與軍艦平行飛行側滑著陸的方式降落到航行中的“暴怒”號前甲板上, 地勤人員抓住了機翼使飛機停了下來。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飛機在航行中的軍艦上降落。但幾天之後, 鄧寧再次進行這樣危險的降落時,飛機翻出軍艦墜海, 鄧寧也因此喪生。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1919年7月, 經過改裝後的“暴怒”號航空母艦。1917年6月, 英國對正在建造中的“暴怒”號巡洋艦進行了全面改裝, 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可以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艦艇, 1917年底至1918年初, 英國海軍又將軍艦後主炮和後桅拆除, 在艦體後部加裝了86.6米長的飛行甲板, 使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

1917年底至1918年初, 英國海軍又對“暴怒”號進行了大改裝, 將軍艦後主炮和後桅拆除, 在艦體後部加裝了86.6米長的飛行甲板。這樣, 以艦體中部上層建築為界, 前部甲板用於飛機起飛, 後部甲板用於飛機降落, 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

儘管如此, “暴怒”號仍然沒有全通式飛行甲板, 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所以, 此時的“暴怒”號嚴格來說還不是一艘合格的航空母艦。

1918年7月, 7架飛機從“暴怒”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攻擊了德國的飛艇基地,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從母艦上起飛飛機進行的攻擊。

1918年9月, 英國將“卡吉林”號客輪改建成“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英文是“aircraft carrier", 中文的“航空母艦”就是根據這個英文意譯而來。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由意大利客輪改裝而成的世界上第一艘採用直通式飛行甲板的航母"百眼巨人"號

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軍艦, 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排水量14450噸, 搭載20架可摺疊機翼的“杜鵑”魚雷機, 最大航速20節。“百眼巨人”號飛行甲板長168米, 甲板下是機庫, 有多部升降機將飛機從機庫提升到甲板上。但由於戰爭很快結束, “百眼巨人”號沒有機會在戰爭中一展身手。

1917年7月, 英國開始建造從一開始就作為航母建造的“競技神”號。但是世界上第一艘“純正血統”的航母桂冠卻給日本搶去了——日本雖然在海軍航空兵的發展上只能算是個“後起之秀”, 但卻非常善於學習, 他們從1919年開始設計(不過也有說是由一艘給油艦改裝, 只是對外宣稱是從頭開始按照航母設計), 1920年開工建造, 1922年12月建成,比“競技神”號早了7個月。這艘後發先至的“鳳翔”號排水量7470噸, 搭載飛機38架, 最大航速25節。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美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 由“木星”號運煤船改建而成, 1922年3月20日更名為“蘭利”號CV-1, 被視為輔助艦艇而非作戰艦艇

今天的頭號航母大國美國在航母發展上卻有些滯後,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美國國會才同意撥款建造第一艘航母。正好當時燃油開始逐漸替代煤炭成為海軍軍艦最主要的燃料, 所以有大量的運煤船閒置下來, 就廢物利用將“木星”號運煤船改建成“蘭利”號航母。

按照美國海軍的規定, 航母的軍艦艦種字母縮寫為CV, C就是“Carrier”(意為運輸、攜帶)的首字母, V則是Vessel(意為容器、器皿、船舶)的首字母, 航母的舷號則是CV後面加序號。“蘭利”號是第一艘航母, 所以舷號就是CV-1。這個CV的艦種代號一直使用到今天。

“蘭利”號排水量14700噸, 搭載約40架飛機, 最大航速15節。而且美國雖然開始建造航母, 但卻沒把航母當作是作戰艦艇, 而只是輔助艦艇。

早期的航母,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確實非常簡陋, 用剛剛破殼而出的小蜥蜴來形容也毫不為過。但是, “競技神”號的設計基本奠定了未來幾十年航母發展的大方向: 全通甲板、封閉艦艏、右舷島式上層建築。很難想象, 如今叱吒大洋的航母, 就是從這樣不起眼的小蜥蜴起步了。

打上門去, 航母初露鋒芒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1940年11月11日, 英國海軍“光輝”號航母在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的護航下, 悄然駛抵距離意大利南部重要軍港塔蘭託約300公里的攻擊陣位, 然後出動兩批共21架魚雷機, 對錨泊在塔蘭託軍港的意大利海軍艦艇發動空襲, 一舉擊沉意大利海軍1艘戰列艦, 重創2艘戰列艦, 擊傷巡洋艦和驅逐艦各1艘, 而英軍僅僅損失了2架飛機。

取得一場類似於大規模艦隊海戰才能取得的戰績一一意大利海上力量的支柱——6艘戰列艦一下子折損一半, 英軍只出動了1艘航母和21架艦載機!

這場海戰不但改變了地中海海上力量的對比, 而且作為航母第一次遠程打擊的範例載入史冊, 更讓很多認為航母不過是二線勤務船隻的人們大為震驚, 海上王者戰列艦在航母前面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航母的威力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展露。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百年航母發展史(一)——初露鋒芒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其實這就是襲擊塔蘭託的放大版, 日本海軍的突擊艦隊是以6艘航母為核心, 包括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8艘油船組成, 經過12天3600海里(約6667公里)的秘密航程, 到距離珍珠港370公里的攻擊陣位, 派出了兩個波次總共253架次飛機。擊沉美軍戰列艦4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2艘, 擊傷戰列艦4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艘, 另外還摧毀美軍飛機311架, 美軍傷亡人數高達3600餘人。而日軍的損失只是29架飛機 , 55名空勤人員。

如果說奇襲塔蘭託, 由於規模小戰果小, 沒有真正顛覆很多人對航母的固有認識。但是通過襲擊珍珠港, 美軍實力雄厚的太平洋艦隊,在兩小時之內就被航母和艦載機基本上一掃而光。可以說, 航母在海戰中的地位就此開始確定。不過還有些人認為, 航母攻擊錨泊在港內的軍艦, 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因為軍艦在港內無法進行機動, 等於是被束縛住了手腳, 聽任航母蹂躪。如果在廣闊的大海上, 航母未必就能幹掉戰列艦。■

聲明:本文摘編自《國家人文地理》雜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