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前是什么样子?

成帛锴


作为大连本地人,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前的印象虽然不深,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记忆,下面,本人截取一下几个片段,对大连开发区三十年前的某些样子进行回忆。


大连开发区——曾经交通不便的郊区(从两种退役的大客车说起)

或许有的80后对这两种大客车有印象,但是,大多数可能都没啥印象了。

小时候,大连-开发区的长途客运任务主要就是由这两种大客车担当。

长大后,通过网络浏览我才明白:

上面那种客车叫“桑诺斯(SANOS)”是前南斯拉夫制造的,这种车在目前的中国大陆已经很难见到了。

下面那种客车叫“伊卡璐斯(IKARUS)”是匈牙利制造的,这种车在目前的中国大陆已经很难见到了,不过,在俄罗斯倒是不少见。

想当年,这两种客车可是大连-开发区的客运主力。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我才5岁。那时的大连开发区还不叫开发区,还很荒凉,那阵子就是金州管辖的一大片荒地,叫马桥子,就是个村落罢了,人也少得可怜。

那时,大连市内和开发区之间不同什么快轨3号线,更没有什么公交车,能通的只有这种长途客车。

一般,这两种大客车的前挡风玻璃前都会有个牌子“大连——马桥子(市际长途)”。那个年代,由于马桥子没有什么柏油路,所以,从大连市内开到那里也很费劲,车到那儿基本上车轮胎上都带着黄泥。

现在因为有了快轨和公交车,我们感觉大连市内到开发区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在那个年代却很远。这两种巴士在那个年代也算豪华大巴,每个座位都是类似沙发一样的软座。

建设中的大连开发区(开发区工地探望大舅)

小时候我并不没有坐过大连-开发区的那种长途客车,去大连开发区的次数很有限。仅有的一次去开发区是随着我老姨的五十铃小货车去那边的工地看望我大舅。

那时的开发区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道路周围已经有了高楼大厦了,而且,有了柏油路了,不过,路上的车很少,没有现在的开发区那么多车,当时,我老姨的五十铃在那种路上都敢开到100KM/H。

车开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大舅所在的工地,当时,看到一个打更的大叔,然后,他把我们带到大舅所在的工棚。

大舅当时是这片工地的工长,今天在这个工地里值班,这个工地是在这里盖一栋楼,当时地基已经起来了。

我看到大舅当时戴着安全帽,高高的个子,驼了的背。看到我这个外甥来他很高兴,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看到自己家人来看望,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我们带了些吃的给我大舅,之后去工棚里坐定,马上就开始聊了起来,无非就是聊聊马桥子盖的这栋楼的工程进度等方面。当然了,大舅对这里也是充满了希望,认为这里未来一定会很繁华。

多年之后,果然不出他所料,这里真的是如此繁华。

银帆宾馆,五彩城和万宝至马达(三个代表)

开发区逐渐建设出雏形后,有了些高楼大厦,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这样三个开发区的地方无法抹去,分别是“银帆宾馆,五彩城和万宝至马达”

银帆宾馆是因为建筑的造型特别而令我印象深刻的。当时的开发区还没有安盛这样的商业区,不过,有银帆宾馆也说明有了一定的人气。银帆宾馆这种阶梯形的建筑确实及其特别,以至于我小时候可能不知道开发区别的建筑,只知道开发区那个“楼梯形建筑”的宾馆。

甚至小时候我还有过异想天开的想法:我应该可以从楼外底层踩着这个像楼梯一样的阶梯形建筑登到宾馆顶端吧?现在看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估计银帆宾馆层高就得4米,想像登楼梯一样在楼外攀到宾馆顶也是不现实的。

五彩城是大连开发区商业的代表。那时的开发区,慢慢发展出了商业,五彩城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繁荣起来。小时候我就听说过开发区五彩城。

万宝至马达这是一家日资企业,当时在大连当地的新闻里常常能听到这个日资企业。大连开发区在建设出了雏形后开始招商引资,建设工厂,成为这些国际知名的大品牌的代工厂。

这些代工厂,以日资企业居多,像三洋冷链,利优比,万宝至马达等。万宝至马达便是这些日资企业的典型代表。

那个时候,我对这个单位的名称还有个误解,我还以为万宝至马达是长途客车呢,从万宝到马达的车。长大了才明白,这个单位是生产马达的,品牌名叫“万宝至”。


如今,大连开发区交通也方便了,也发展出了成熟的商业,俨然就是一个小城市。只不过,这几年随着外资企业的搬迁,这里再度陷入了寂静。希望这里未来能找回当年开发马桥子的那种劲头,使这里再次繁荣起来。


大连的杂家


我是1986年因长春理工大学在马桥子开办公司而随父母来到大连开发区。

当时开发区只把道路建的漂亮、宽广、四通八达了,零星几家公司正式投产,但没有区内公交车,去大连市也一天两、三班公交车,因为当时还小,记不太清楚。有个马桥子市场,市场尽头有家卖红糖心饼的,印象深刻,每次老妈去买菜,就跟着去为了吃饼,后来再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饼了。

后来因为我们上学不便,父亲卖掉了位于东山小区公司分的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市内买房,他则通勤,就离开了开发区。

后来去过几次开发区,当初建设的道路和我住了三年的东山小区没有改变,派出所也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依然倍感亲切。

30年前的开发区,在我的记忆里,有建设中的道路,正在兴起的厂房,孤独的立在果园和农村菜园中的唯一的居民小区东山小区,还有银帆宾馆第一批美丽的职员每天绕着小区晨练的口号,和管委会食堂非常美味的饭菜。那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希望开发区越来越好。


李闹闹1


30年前就是1989年,在那儿工作了半年,可惜照片没留下,大连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现今219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元老」。

请看当时的格局图:

那时,除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以外,还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享受特区的部分开放政策,它们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大连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14个开发区与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并不完全对应,因浙江温州、广西北海没设立,而上海三年间却分别设立了「虹桥」、「闵行」、「漕河泾」等3个,总数都是14算是巧合。

记得大连开发区是1984年9月设立,而印象最深的地标建筑是「管委会」、「银帆宾馆」、「五彩城」3处,曾有好多照片,几次搬家后踪迹皆无。那时,因常年在沿海各地跑,多年以后去过好多其它开发区,总体感觉其建设规模、开发程度与大连相比,差得很远!

可惜,受东北地区竞争力整体下沉的影响,渐渐风光不再了!


溢昇感慨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十年前名叫“马桥子”。那时别说那儿,就是大连周边,尤其是甘井子区,基本上都是荒地一片,当然啦,大部分还是“菜园子”居多!

“菜园子”相信大部分老大连人都懂的……如今全都是高楼大厦和住宅小区啦,不说了,再说就跑题啦!


可乐老曹


没开发之前是个穷地方,土地种庄稼都不丰收,湾里以前楼房还有400块钱一平方的,随着日企进驻就开始繁华了,当年的工业区是人来人往,开发区现在又完蛋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