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頂科技“新賽道”:IoT能否再現“千億”輝煌?

國內兩家頭部屏下指紋供應廠商匯頂科技(603160.SH)與兆易創新(603986.SH)子公司思立微,圍繞專利問題已經交鋒了近一年。

汇顶科技“新赛道”:IoT能否再现“千亿”辉煌?

近日,思立微針對匯頂科技提起的部分專利無效請求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過。屏下指紋專利大戰接近一年,雙方雖然勝負未分,但匯頂科技卻已是光環上身、風頭正盛。在此期間,匯頂科技股價曾多次上探至225元,成功將A股首家千億市值半導體公司的名號攬入囊中。

匯頂科技相關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繼生物識別領域之後,公司目前已開始針對IoT領域進行相關佈局,並已有安全類微控單元、系統級IoT芯片等產品問世;此外,匯頂科技還計劃斥資1.65億美元收購恩智浦語音業務,並意圖藉助該標的的聲學解決方案服務於智能手機、智能穿戴、IoT等業務。

“千億”成名路

2002年,37歲的張帆下海創業並創立了匯頂科技,投身於當時很火爆的電話IC芯片市場。在2002年至2007年期間,國內固話市場發展迅速,而匯頂科技提供的固話來電顯示等技術獲得了市場認可,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匯頂科技切入了步步高的供應體系,這也為其今日的騰飛埋下一個伏筆。

但固話市場的火爆並未持續多久。2007年,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匯頂科技第一次走向了企業轉型的十字路口。在當時,匯頂科技甚至有過為小家電市場提供電容觸摸屏的打算,但當年蘋果初代iPhone的發佈震撼了整個手機產業鏈,也讓張帆最終確立了發展電容觸控芯片的思路。隨後的數年內,匯頂科技投身於電容觸控芯片的研發,並於2009年成功推出第一顆10點觸控芯片,在當時,使用該觸控方案的廠商也只有蘋果一家。

憑藉著自身在觸控芯片領域的研發實力,匯頂科技在2011年與同樣有此研發意向的聯發科取得了合作,在獲得了聯發科400萬美元戰略投資的同時,匯頂科技電容觸控產品進入了聯發科Android芯片打包方案。之後,匯頂科技與聯發科一道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其客戶覆蓋了彼時的“中華酷聯”等國內廠商,在沉寂了十年之後,匯頂科技終於在手機產業鏈中打響了自己的名號。而聯發科也在這一次投資中賺得盆滿缽滿,目前,聯發科通過匯發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共持有匯頂科技13.57%股份,對應市值在120億元左右,僅僅8年,聯發科的這筆投資就獲得了近500倍的收益。

在電容觸控芯片打開市場之後,蘋果再次讓匯頂科技嗅到了商機。2013年9月,蘋果首款搭載指紋識別的手機iPhone 5S發佈,嗅覺靈敏的匯頂科技也迅速轉向,進入了指紋識別市場。

2014年,匯頂科技的指紋識別產品在魅族的產品上正式亮相,由於其採用了與蘋果不同的低壓驅動方式,因此在Android手機應用環境中,匯頂科技的指紋識別模組可放置在觸控面板之下,而該方案可使手機外觀的設計保持一體化風格,這一創新也得到了諸多廠商的認可。2015至2016年,匯頂科技營收分別為11.2億元、30.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5%、175.04%。

2016年,匯頂科技成功登陸上交所,隨後於2017年涉足屏下指紋技術。2019年上半年,匯頂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8.87億元,同比增長107.91%,淨利潤10.17億元,同比增長806.05%。其股價也在今年一路上揚,總市值於9月23日突破千億大關,成功將A股首家千億市值半導體公司的名號攬入囊中。

指紋風雲

2018年9月,在蘋果年度發佈會的節點,張帆向媒體展示了自己的自信:“蘋果並非遙不可及,我們依舊要虛心向這樣偉大的公司學習,但我們也做成了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張帆口中的成就感便來自於匯頂科技推動的屏下光學指紋技術。

若從2007年跟隨蘋果入局電容觸控芯片算起,在2017年9月蘋果拋棄Touch ID之時,匯頂科技跟隨者的角色已扮演了十年。

時間倒推回2017年9月,雖然產業鏈早有預料蘋果iPhone X將棄用指紋識別,但最終答案在凌晨發佈會上揭曉後,整個指紋識別產業鏈仍舊是一片哀嚎。彼時與匯頂科技二分天下的指紋識別廠商瑞典FPC在2018年1月便率先宣佈了裁員計劃,並稱2017年第四季營收預計將同比減少62%至6.15億瑞典克朗,營收損失達4060萬瑞典克朗。

面對外界的各項猜測,當時的張帆對外發聲:“蘋果放棄指紋,反而給了我們成為世界冠軍的機會。”張帆的自信源於對中國手機廠商的自信,在不同場合他也曾多次表達過這一觀點:“中國手機品牌廠商今天更自信,他們對新技術有更強的研發能力和更自信的判斷。匯頂科技與手機廠商的溝通很密切,基於對未來的共同判斷做研發。”

從今天的市場表現看,屏下指紋技術的成功無疑是一個極為成功的商業案例;但在2017年底,行業內對該技術的前景卻處於觀望之中,願意與匯頂科技共謀突破的,也只有從步步高時代便有了合作的vivo。

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早些時候也曾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回顧了當時的合作歷程,“2017年與匯頂科技的屏下指紋合作算是一次風險訂單,從vivo的追求來說,我們也不希望每次去冒風險下單,但在當時的市場節奏來看,屏下指紋這一新技術的應用與vivo的產品發售週期極為接近,最終只能通過風險訂單的形式來實現該技術的正式商用。”

這一次豪賭雖然取得了成功,但匯頂科技的路途也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秋,匯頂科技因訂單難以交付等問題曾一度被OPPO“拉黑”。隨後,匯頂科技又與兆易創新子公司思立微圍繞專利問題進行了數輪交鋒。

今年9月初,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信息顯示,思立微針對匯頂科技的專利申請號為201821077979.2的“屏下生物特徵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的專利,提起的無效宣告請求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過,理由是該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沒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在與思立微的專利糾紛中,匯頂科技似乎處於下風。

但匯頂科技隨後向媒體澄清,此次涉及的專利只是公司眾多專利中的一項,屏下光學技術是一整個系統,包括光學設計、結構、算法等,匯頂科技還有許多其他專利對這項原創技術進行強有力的保護。

而專利戰的劣勢也並沒有影響到匯頂科技的市場統治力。據匯頂科技透露,目前其屏下光學指紋識別已經有74款機型商用。進入2019年以來,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一線手機品牌在內的新機均採用匯頂科技的光學屏幕指紋芯片,產品滲透率極高。有產業鏈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到,手機廠商出於各項考慮,其上游供應端往往會有一供、二供之分,但在屏下指紋領域,匯頂科技一直處於獨供的地位,這在手機產業鏈中是較為少見的。

另外,據記者從上游瞭解,目前市場上屏下指紋模組已經由面世時的10美元降至5美元左右,可即便售價腰斬,屏下指紋產品依舊在今年上半年為匯頂科技帶來了17.82億元的毛利總額,毛利率達61.72%。

目前,匯頂科技正在嘗試LCD面板屏下指紋的應用以及超薄屏下指紋芯片的研發;但在今年的雲棲大會之後,匯頂科技開始將目光投向了IoT的戰場。

涉足IoT

回顧匯頂科技過往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半導體設計行業技術迭代的迅速,而每一次風口的轉變,也會有一批企業在興衰中輪迴。匯頂科技在電話IC芯片做了五年,隨後在電容觸控芯片領域又有了六年經歷,在指紋識別領域,匯頂科技也已經深入了六年。而張帆也瞄準了IoT作為匯頂科技的下一站。

在此次雲棲大會上,匯頂科技共發佈了三款產品,分別為安全微控處理器、低功耗藍牙芯片以及IoT系統級芯片。匯頂科技研發副總裁葉金春在雲棲大會上表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識別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樣的技術積累使公司在感知層擁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而以此為基礎便可在感知、計算、安全、連接的物聯網四大關鍵技術節點有所發力,打造綜合型平臺,未來匯頂科技將通過自主研發與適當併購,進行移動終端、汽車和IoT三大領域的佈局。

事實上,為了配合公司的IoT戰略,匯頂科技早在2018年3月實際投資近1000萬歐元收購了恪理德國全部股權,該公司是一家蜂窩IP公司,主要為日益增長的物聯網市場提供領先的超低功耗解決方案。隨後在今年8月,匯頂科技再次發佈公告稱擬以1.65億美元收購恩智浦語音業務,標的解決方案主要用於智能手機、智能穿戴、IoT等領域。

在年中財報的投資者會議上,匯頂科技也表示,收購恩智浦語音業務可以為公司手機客戶提供更全面的產品組合,涉及產品包括智能音頻放大器、智能觸覺回饋產品、回聲消除、降噪等;在IoT領域,該業務亦可應用於智能家居、可穿戴、可聽產品等。匯頂科技方面提到,此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獲得該產品線200多項專利技術,我們將通過整合專利優勢,拓寬現有的智能終端和IoT產品線的應用廣度。

有熟悉匯頂科技的行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到,匯頂科技早在2016年便開始物聯網領域的佈局,在IoT領域更像是一種“蟄伏”的態勢,但在真正發力後,公司依舊需要直面海思、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老牌廠商。“半導體設計行業競爭殘酷,匯頂科技指紋時代的一帆風順恐難以復現。”該人士表示。

汇顶科技“新赛道”:IoT能否再现“千亿”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