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汉高祖刘邦发迹之前,为何仅凭一顿霸王餐,就能娶上吕家大小姐?作为吕家大小姐的吕雉,为什么会被父亲吕公许配给刘邦?吕公到底看上刘邦哪一点了?当时的刘邦是高呀,还是富啊,或者是帅?

想要解开这个谜团,就要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原始史料中去寻找答案。

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跟很多人想象的“凤凰男迎娶白富美”不同,吕雉未必是“白富美”,刘邦也不是什么凤凰男。

来看吕后的出身。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吕后一家本来居住在单父,但不知道因为什么,有了仇家,幸好吕公和沛县的县令交好,所以就举家迁出单父,客居沛县。

这段记载很明确,吕公一家初来沛县,毫无根基,根本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豪门大族。不但不是豪门大族,恐怕还得寄人篱下。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这段出自吕媪口中的话语,明确交待了这样一段事实:吕公曾想用大闺女吕雉来攀龙附凤,沛县县令跟吕公关系好,想跟吕公联姻,但吕公一直不肯。

在吕媪的眼中,沛县县令已经是可以攀龙附凤的贵人了。能把县令定义为贵人的吕家,又能是什么豪门大族吗?

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为什么吕公不肯用吕雉跟沛县县令联姻呢?

或许吕公的心比吕媪要高,又或许是因为,沛县县令远比刘邦年纪大,去跟沛县县令联姻,只是让吕雉去做小妾,再或许是因为,跟沛县县令联姻,吕公一家就得彻底寄人篱下,沦为沛县县令的附庸,对于这种结果,吕公不甘心。

总之,在沛县县令和刘邦两个男人之间,吕公选择了刘邦,这说明,在吕公的心中,刘邦是比沛县县令更好的人选。

吕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我们来看吕公和刘邦初遇时候的情景。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沛县的豪杰听闻沛县县令的好朋友迁居沛县,都过来祝贺,祝贺时,给一千钱及以上红包的,方能到堂上坐,红包不满一千钱的,只能坐到堂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看管谁能到堂上谁不能到堂上的,是沛县的主吏椽萧何,由此可知,红包并不是给吕公一家的,而是给沛县县令的,众位豪杰不过是找个机会来“孝敬”沛县县令,沛县县令也不过是借吕公一家的乔迁来敛财罢了。

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而刘邦呢?刘邦一分钱都不带,就敢谎称带了一万钱的红包,还惹得吕公亲自来迎。吕公出迎,见到刘邦的状貌、衣着和气度,当场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吕公这个人,可能跟曾国藩一样,喜欢给人看相,也可能是曾经以看相为生。总之,这段记载显示,吕公一见到刘邦,就佩服得不得了,对刘邦特别敬重。

接下来的记载就有意思了。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萧何跟吕公不熟但跟刘邦熟,萧何说刘邦平时好说大话但很少兑现,这话的意思无非是,刘邦可不会拿一万钱的红包来“孝敬”沛县县令,你这个替沛县县令敛财的道具可千万别把刘邦当成冤大头。

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萧何的话,当然是为刘邦找台阶下,但吕公听来却是,连沛县的主吏椽萧何都主动护着刘邦,刘邦绝不简单。

吕公也因萧何的话,特别注意起刘邦来。吕公注意到,刘邦这个人,竟然敢在宴会上公开地狎侮沛县豪杰,而且沛县豪杰还都不生气。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刘邦因为吕公的出迎、萧何的袒护而找到狎侮诸客的机会,沛县的诸位豪杰也没对刘邦的狎侮表示出什么反对来。

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让吕公确定,刘邦是沛县的无冕之王,所以想要把女儿嫁给刘邦。

吕公看上刘邦哪一点了,为何把吕雉嫁给刘邦?莫非刘邦是高富帅?


《史记·高祖本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