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篇中篇小说,很美的名字,却道尽了人性的真实,我们会发现,什么情啊爱啊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似乎都透露着一种虚伪而现实的味道。或许跟她本人的经历有关,才气逼人的张爱玲,在爱情里却变得卑微起来,即使低到了尘埃里,却还是换不回那个男人的心。自此,她的那颗渴望爱的心也跟随着她的爱情死掉了。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所以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总是透着一股清冷的气息,她在用她的文字,将人性中最隐晦的一面掰开了给人看。而这篇《倾城之恋》写得真是再现实不过了。爱情在人性面前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人与人之间,地位不平等,永远不会存在真正的爱情,如同白流苏和范柳原。如若没有倾掉一座城,白流苏恐怕也不会有好结局。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娘家受尽冷嘲热讽,被家人视作“扫把星”。

她看尽了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浪荡公子范柳原,便拿自己当赌注,远赴香港,为了博取范柳原的爱情,取得合法的婚姻地位,为自己在娘家人面前争一口气。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在这场情场博弈中,白流苏想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想通过婚姻来得到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白流苏做他的情妇而不是妻子。他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同时也都知道对方的想法。

范柳原油嘴滑舌,嘘寒问暖,满嘴都是“我爱你”,甚至大半夜突然打个电话过来就说一声“我爱你”,然后挂掉,过一会又打过来,问一句“你爱我吗”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无论他怎样擅长调情,但是白流苏是个明白人,心底是知道的,那些都是逢场作戏。何况她也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生存。女人一旦不爱,也会变得和男人一样理性。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信。她看得出他对女人是说惯了谎的。

她不能不当心--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他如此这般热情,不过是享受征服一个女人的快感罢了。而她的底气也不过是些青春尾巴上的残余美貌,除此,别无其它,所以,在这场博弈中,她是占了下风的。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范柳原一直不愿娶她,似乎就是他不够爱她的证据。有一次还为了这事吵了一架,范柳原说:我不至于那么糊涂,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也不公平,哦,也许你并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两人就一直僵持着,却也不分开,因此彼此各有需要。这个时候,面子啊,尊严啊,在白流苏这里成了很尴尬的存在,要了面子,失了未来。不要面子,同样没有未来,目前只有这样一直吊着,等待转机。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终于,机会来了。一场战争炸掉了周围的所有浮华,也炸掉了范柳原的傲慢和歧视,终究,在战争面前,所有外在的包装都得被打回原形,这个时候,人的本心才会显现出来。

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都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着他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生活个十年八年。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个自私的女子。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她终于成了他名正言顺的妻。倾了一座城,才成全了她想要的半生安稳,这个女人其实还是挺幸运的。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女人真没出息,只能靠男人来寄托幸福,但是,在那个动乱且不稳定的时代,女人除了有一个好归宿之外,再没有其它更好的安身立命的渠道了。因此白流苏的选择是无奈下的明智之选。以她那样的家庭背景,在家里继续呆着,只会被欺负得体无完肤。与其这样憋死气死,不如孤注一掷。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对于女人而言,男人的爱与尊重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兼得,那就是在你要和他站在同等的姿态上,他很出色,你也不差,有他的生活,你锦上添花,没他的日子,你也可以独自逍遥。范柳原对白流苏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考虑了很多现实的因素,使得这份爱打了折扣。而对于白流苏而言,是能力不够,外力来凑。环境的因素戏剧性地让她暂时获得了和范柳原的平等地位。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越是除了爱情一无所有的女人,就越是容易失去爱

当你习惯性地依赖对方给予自己情与爱,渴求他无条件宠爱自己,被对方搅得心神动荡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性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你会变得“缠人”,患得患失,喜怒无常,从而失去独立性,这个弱点一旦被对方感觉到了,他会恐惧,会厌倦,进而想方设法逃离。

有一些网友私信:他一开始对我热情的不得了,巴不得天天腻在一起,等我习惯了他对我的好,他却变了,开始若即若离,我黏他时,他就逃跑,等我放弃了,他又回头找我,感觉他像是在戏弄我的感情,这种感觉很痛苦,该怎么办?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其实,这也反映了男人在面对爱情和自由的时候,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他很享受这种爱与被爱的过程,同时又害怕自己在情感面前,败下阵来,失去了自己的男子气概。

《海蒂性学报告》中提到:男人很害怕“缠人”的女人,当你对着一个喜欢自由的男人不停地说“我爱你”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她要依赖我,或者她想要用爱捆绑我”,许多男人说,他们会迟疑矛盾,无法对女人承诺,是因为他们想要自由,爱情,婚姻和小孩是责任,会把他们“绑死”。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这与男人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父母会教会男孩子,你是男子汉,你要坚强要独立,不能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不能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不能哭不能黏人...

爱的本质是“存在感”

张爱玲说:爱一个人,对于女人而言,通常指的是被爱。其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渴望爱情,其实是渴望与“值得爱的自己”相遇,因为在爱人的眼睛里,我们是可爱的,有魅力的,独一无二的。这些美好的特质通过对方的眼睛反馈给我们,我们会有一种深深地“被看见”的感觉。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存在主义哲学提到,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天生就有刷存在感的需求,而爱情很好地满足了我们的这一个基本需求,所以,我们很容易依赖上它。

对于新时代的女性,刷存在感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将女性的存在意义更多地定位为“相夫教子”,女人更多地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如同白流苏,除了嫁人,没有别的更好的出路。而现在的女人们,即使单身,即使离婚,一样可以活得丰富多彩。拥有45亿身家的杨幂,离婚后,少女感依然在线,生活无忧,状态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更加让人羡慕。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范冰冰历经了“逃税风波”,紧接着传出与李晨分手后,38岁依然活得风光无限。贾静雯和前任狗血般的婚姻终结后,又重获真爱,并且在今年45岁时勇夺视后,事业爱情双丰收。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女人,在求别人来爱自己之前,先要把自己镀上一层金,才能光芒闪耀,存在感不刷自来。

《倾城之恋》那个被骂作“扫把星”的离婚女,揭露了人性残忍真相

最稳定的爱就是把“自由还给彼此”

当我们知道,我们的存在感其实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的时候,就不会紧紧抓住爱情不放,就会慢慢松开手来,我们的爱才能得到踹息的机会,自由地呼吸,在这样健康的环境下,爱情反而会变得更加稳定。所以,大胆地,放心地把自由还给彼此吧!

若是没有倾掉那一座城,白流苏可能不会如愿,或许会很惨,她的人生,运气占了一大部分。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独立女性,我们永远不会活成那样的白流苏,因为我们的运气,在自己的手里。

关注我,陪伴你,随时可私信,为你答疑解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