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多短篇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在张爱玲的笔下,她描绘了一个动情又贴合人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香港的浅水湾,来自上海的白家小姐白流苏为了谋生,便把自己的一生当作赌注,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赌在了一个叫范柳原的浪荡公子身上。

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在白家兄弟的帮助下,她和丈夫离了婚,而离婚后因为又回到了白家住,而遭到了家中亲戚的白眼和冷嘲热讽。

白流苏身无分文,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娘家靠兄弟的接济度日。天长地久的相处下来,不仅哥哥嫂子嫌弃她,就连一贯疼爱她的老太太都希望能尽快摆脱她这个累赘。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机缘巧合之下,白流苏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跟着范柳原远赴香港,希望凭美貌博取范柳原的爱情。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香港的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

在炮火的狂轰滥炸之下,生死交关的关键时刻,是战争牵绊了浪子范柳原,白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书中的范柳原是一个自私的男人,白流苏是一个自私的女人;范柳原想要的是精神恋爱,他不会花钱去买一个对她没有感情的女人,白流苏想要的是一个安稳没有是非的生活,即便只有十年的安稳,对她而言也够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的一粥一饭,也成全了范柳原心中的理想爱情。

在那个年代,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没有人能够参透。但只要还呼吸着就要为了一粥一饭努力活着,即便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人会为了一粥一饭而丧失做人的尊严。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在张爱玲的感情世界中“谋爱就是谋生”这种悲凉的爱情观,是她自己的切身体会。

幼年时,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父亲另娶他人。她战战兢兢的活着,还差一点儿就被自己的父亲打死。

好不容易回到母亲的身边,却被逼着学各种讨好别人的东西,钢琴不是她喜欢弹的,跳舞不是她愿意学的,交际也不是她所能应付的,为了讨母亲的欢心,张爱玲不得不把原本天真的自己包裹起来。即便是这样,她还是被母亲丢给了自己的姑姑。张爱玲的命运被最亲的人丢来丢去,没有一点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在小说《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也是一个被别人安排好命运的人,她嫁的丈夫是老太太给她安排的;她和前夫离婚,也是哥哥们为了夺得她离婚的赡养费,而操纵好的;唯独她选择范柳原,是她按照自己的心意选的,这也是她一生下的最大的赌注,好在她在与范柳原的交锋中赌赢了。

他舍不下她,就是她今后十年一粥一饭的保障。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倾城之恋》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张爱玲婚恋观的小说,她通过小说告诉女人们:在婚姻生活中,女人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更自主的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和婚姻生活。而当女人一旦产生了依附男人的心理,就像吐丝草一样需要攀附男人才能活下去的话,那就太过悲凉了。

小说中的白流苏看起来是赢得了范柳原的爱情和10年的长期饭票,但如果有一天范柳原不再怜惜她了,那她又该怎么继续活下去呢?即便是范柳原会一直爱着她,但如果有一天范柳原没了金钱傍身,那白流苏还会愿意守着爱情继续生活下去吗?

《倾城之恋》:若深爱只是为了谋生,白流苏的人生该是何其悲凉?

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知道,“谋爱就是为了谋生”是在扼杀女性自强、自立的错误观点。

但愿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白流苏们,能够知道只有自己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了,才能有长期的饭票可以傍身,才可以过任何自己想要过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