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每當看到高漸離、霍去病、辛棄疾、東方朔、王羲之、張九齡、柳如是這些別出心裁、古雅動聽的名字,總是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品味。若再對比現代人的名字,就會發出“古人不可及也”的感嘆。對中國人而言,取名自古就是人生大事,因為父母的期許、家族的延續、歷史的演變、文化的重量、所有的一切都濃縮於此。看看歷史上的人都是怎樣取名的?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無論古今中外,取名一直是人生頭等大事,今天的人就算平時不看書,要說給孩子取名,都得把《周易》、《詩經》、《楚辭》、《康熙大字典》搬出來,再不濟也會向度娘求救。尤其是父母,給孩子取名時有很多考量,要好聽的、吉利的、有希望的,總之傾注了很多。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古代人也有取名原則,主要是根據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徵、相貌、祥瑞、事件、情狀等等。三國劉備的夫人曾經夢見自己吞食了北斗星,因此懷孕,所以她給孩子取名“阿斗”,也就是蜀漢的後主劉禪。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據說李白得名,是因為母親生他的時候夢見了長庚星(金星),於是李白以長庚星的別名“太白”為字,世稱李太白。

清代文學家、戲劇家李漁,因母親懷了11 個月才出生,白髮長者說孩子非凡胎,是“仙之侶,天之徒”。於是父母為他取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而後人熟知的“漁”和“笠翁”的名號,是李漁中年以後的事了。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古人認為,人的“命”與“名”是直接相聯的,所以給孩子取一個驅病禳災,長命百歲的好名字非常關鍵。

其實在今天看來,主要是因為古時的醫療水平低,新生兒的存活率不高,為人父母者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孩子能順利活下去。所以,他們常常用賤物、醜陋之名命名兒女,以期長大而不夭折。像漢朝大將軍“霍去病”,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字幼安。想來,他們的父母一定是希望孩子從小就自然安康,沒有疾病。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圖片 | 辛棄疾塑像


俗話說“賤名好養活”,今天常見的大龍、虎頭、二狗、鐵柱、翠花之類的小名古已有之。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小名叫“犬子”。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小名“虎頭”。慈禧太后小名“翠妞兒”。古代第一美男西晉的潘安,小名檀奴,就連詩仙李白也給兒子取名“明月奴”。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電視劇《知否》裡的顧廷燁,小名燁哥兒

這裡說一下“奴”字,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很多名字都以奴結尾,雖說字面意思是一種卑微和低下,但更多是表達一種親暱與愛護。與宋時盛行以“郎”、“哥”煞尾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視劇《知否》中,小秦氏母親常喊顧廷燁“燁哥兒”或是“二郎”。但宋朝的“哥”和“郎”更多是一個通用的稱謂,名字後頭都可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小名叫“獾郎”。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王安石塑像圖 | jzjnjsz

雖說小名比較粗鄙甚至有些卑賤的,但背後人們祈求“生”的願望從未改變,它帶著父母親人的愛護和親暱,伴隨著一個孩子長大成人。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魯迅童年的小夥伴閏土,因為生在閏月,五行缺土,所以取名“閏土”。這個典型的中國式取名方式體現了中國人對命運的理解——人人命中都有五行,五行又常常不平衡,所以取一個具有五行色彩的名字,可以補足缺失的那部分。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在古人看來,金木水火土既是組成世間萬物的元素,也是一種狀態,它們相生相剋,十分微妙。

利用“五行相生”取名最早可追溯到唐開元年間,大族博陵崔氏的子弟崔鎮,就給自己三個兒子依次取名為:崔潯、崔澄、崔漵。因為崔鎮的“鎮”是金子旁,按照金生水的原理,兒子們的名字就成了一片汪洋。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到了宋代,五行相生取名法日益流行。公元1130年9月的一天,可把理學家朱熹的父親朱松糾結壞了。依照“木生火”的原理,朱松名中有木,孩子的名裡一定得有火。但他並沒有用帶有火的字,反而用了四點水的“熹”字給孩子命名,這看起來有些無厘頭,實際上是一舉兩得。

古代的四點水讀為火,一些表示加熱的漢字如“蒸”、“煮”都用四點水作為部首。“熹”字五行屬火,有熾熱之意,而朱熹五行缺水,朱松巧用“熹”字,既使木生火的順序得以保持,同時又給兒子的命裡補了水,真是思慮周全。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圖片 | 昔物所

今天的人常嘲笑自己五行缺錢,缺愛,缺時間,而命裡真正的缺的“五行”想必沒有多少人會知道,用五行補足取名就更少了。但對生活在蠻荒歲月裡的人來說,參考五行思想取名既是一種對生命規律的探索,也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在中國,有一種尷尬叫歲數大,輩分小。造成這個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人常按“字輩”取名。字輩,也叫字派,是名字中象徵家族輩分的字,用來區分本族人之間的長幼、尊卑、血統、親疏關係。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按照“字輩”取名,一般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同輩族人的共享字。中國近代的傳奇家族“紹興俞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晚清名士俞明震縱橫文學界和政界,娶了曾國藩的孫女為妻,二弟畫家俞明觀,三弟官宦俞明頤,小妹俞明詩(陳寅恪的母親),可謂是知書明理的“明”字輩。後來俞明震生子俞大純,曾任民國時期的隴海鐵路局局長。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俞明觀的兒子俞大光是中國理論電子工程學家。俞明頤長子俞大維留學德國,三子俞大紱中科院院士,兼中國農業大學的名譽校長,應該是俞家“大”字輩是光耀門楣的一輩。由於歷史原因,大字輩的下一代已經分散在大陸和臺灣,雖然依舊鼎盛,但字輩早已不復存在了。對現代人而言,字輩現象更是變得陌生了。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其實字輩是中國傳承一千多年的重要取名形式。東晉南朝時期,一些望族子弟就競相以字輩命名。有的家族還有字輩詩,如雲陽懷德堂以《殷氏宗譜》規定二十一世以“世嘉懋俊泰,學道在新民,傳家惟忠厚,同發萬年春”為譜名。

字輩詩並不是胡亂堆積,而是含有深義,教育後代。有的字輩詩就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希望子孫後代不忘根本。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基本已經丟棄字輩取名的方式了。但字輩文化作為姓氏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追根溯源的歷史依據。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圖片 | 吳瑾旻 · 舞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前幾年,一位陝西父親給孩子取名“王者榮耀”,一位重慶父親歐陽成功,期望兒子有個美好的未來,於是為其取名“歐陽成功奮發圖強”,最終因為這8個字的姓名超過了戶政電腦系統顯示長度,登記時遭到拒絕。

幾年前的移動自媒體遠沒有現在發達,但這兩個名字都在網上引發了全民圍觀。名字是一個時代鮮明的印記,一個時代信奉什麼,就會取什麼樣的名字。

東晉盛行天師教,帶“之”的名字特別多,因為天師教的教徽很像草書的“之”字,於是很多信徒們為證明自己的信奉虔誠,紛紛將“之”字烙印在自己的名字中。一時,“之”字名猶如春風拂地,吹進千家萬戶。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比如琅琊王氏,書法家王羲之與他同輩中名裡帶“之”者就有12人,子侄中有22人,如王獻之,王徽之,孫輩以下的有近40人。還有畫家顧愷之、名將陳牢之、天文學家祖沖之、“白袍將軍”陳慶之、史學家裴松之等等。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電影《活著》裡福貴和家珍的女兒叫鳳霞

其實,從歷史到今天,人們取名總是難逃時代、社會變化的影響。從不同時期的人名也能看出一個時代的發展脈絡:

新中國成立初期:鄭解放、秦建國、葉南下、高正明。

抗美援朝時期:宋衛國、方衛平、鄧援朝、姚抗美。

大躍進時期:孟躍進、潘勝天、王超英、戴紅花、方衛星。

三年困難時期:林更生、任自力、宋圖強。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女主角叫招娣

198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京召開,統計顯示新中國成立時期名字中帶“紅”字的頻率特別高。

70後男名中“軍”“勇”“偉”“慶”,女名中“英”“麗”“豔”“霞”排在前列。

改革開放以後,名字更多地傾注於個人的感情和關懷,家長們開始尋找更悅耳動聽的表達。於是80後、90後男名中,“磊”“超”“濤”,女名中“靜”“娟”“婷”被廣泛採用。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電影《山楂樹之戀》靜秋和老三(孫建新)

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第一批獨生子女開始為人父母,他們大都受過良好教育,希望給孩子取一個有文化、有內涵還能彰顯個性的名字。但事與願違,雖然文雅響亮有內涵,但雷同率好像更高了。於是,00後、10後男孩名中“軒”“浩”“宇”“睿”,女名中“涵”“梓”“萱”“思”成為爆款。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有人開玩笑說,在00後、10後班裡要是喊一嗓子“浩浩”,估計得站起來七八個。網上還有位做老師的網友發帖說,班裡有張瑞萱、張若萱、劉瑾萱、董子睿、鄧梓睿……要是不好好分辨,都有點分不清楚的感覺。不可否認,隨著時代發展,中國的姓氏文化確實越來越淡化了。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漫畫來自網絡

名字寄予了親人的期許,也反映了社會的變化,承載了時代的變遷。縱觀上千年的取名史,如何用名字表達“我”一直是人們最關心的事。

然而,叫王壽彭並沒有壽比彭祖,叫李世民的反而成了皇帝,叫“富貴”“幸福”的也有落魄之人。叫“王者榮耀”的孩子日後也不一定沉迷遊戲。

名字確實有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但取什麼名字也不代表以後一定會怎樣,個人喜歡,不擾亂社會秩序,叫得開心就好了。但有一點不能否認,現代人的名字確實沒有以前人的名字好聽了。

嘻嘻,是時候暴露年齡了,敢說說你的小名叫什麼嗎?等不及了,快去下面留言吧

取名,自古就是人生的大事

攝影 | 誰最中國

攝影 | 華楠

殷生良《字輩文化淺談》

論文《宋代姓名文化研究》

魏根深《中國歷史研究手冊》

《中華遺產雜誌:名字的秘密》

徐炳濤《觸摸名字背後的時代印記》

- 特別鳴謝圖片-

@昔物所、 jzjnjsz、部分網絡圖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