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楊絳告訴我們,夫妻間保持有話可說的祕密

《我們仨》:楊絳告訴我們,夫妻間保持有話可說的秘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楊絳《我們仨》

很多夫妻剛談戀愛時如膠似漆,每晚煲電話粥2-3個小時,可過個3-5年,好像變得無話可說了,連最基本的關心都因為彼此太熟而“心有靈犀”地省略了,只剩下來來回回地幾句:幾點回家?吃不吃飯?誰接孩子……

異地戀、七年之癢,都令小情侶和老夫老妻們擔憂,好像所有的感情變淡都是從沒什麼可聊的開始。

同是經歷過異地戀,結婚63載的錢鍾書楊絳夫婦,一生綣綣情深,他們是如何經營婚姻的呢?妻子楊絳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寫了他們夫妻間一直有話可說的方法,讓我們一起透過這本書來了解他們的夫妻相處之道。

《我們仨》這本書是楊絳在93歲高齡創作出版而成,那時丈夫錢鍾書已過世5年,女兒錢瑗離世6年。女兒丈夫相繼離世,曾經幸福快樂的“我們仨”,現在只剩下楊絳一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回憶錄,向我們娓娓講述他們夫妻留學、女兒出生以及歸國後的生活點滴。

《我們仨》:楊絳告訴我們,夫妻間保持有話可說的秘密

一、有話可說的核心:保持新鮮感

無論是情侶還是夫妻,最初能走在一起一定是因為彼此看著順眼,能聊的來。吳彥祖當年結婚接受採訪,被問到為什麼和妻子Lisa結婚。他回答說他們倆在沒有電的小村子裡可以說話聊天幾天而不感覺無聊。

當然對於剛接觸的人,彼此都有太多可以相互瞭解的地方,所以有著說不完的話也正常,隨著兩個人接觸的時間越久,兩人之間的熟悉度也越高,對彼此的習性、作息規律、愛好厭惡都有一定的瞭解,對方在自己眼裡可能就沒有那麼多的新鮮感了。雖然伴侶身上的新鮮感逐漸喪失,但不妨礙伴侶兩人一起攜手尋找身邊的新鮮見聞,彼此交流分享感悟。

看了《我們仨》中楊絳和錢鍾書的生活,覺得這樣的一對夫妻,他們之間會有永遠說不完的話。

1. 和伴侶一起去“探險”

“我們每天都出門走走,我們愛說‘探險’去。晚飯前,我們的散步是養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因為我們總挑不認識的地方走,隨處有所發現。”

“牛津是個安靜的小地方,我們在大街、小巷、一個個學院門前以及公園、郊區、教堂、鬧市,一處處走,也光顧店鋪。我們看到各區不同類型的房子,能猜想住著什麼樣的人家;看著鬧市人流中的各等人,能猜測各人的身份,並配合書上讀到的人物。”

對生活懷著好奇,平凡的日子才能過得新鮮。把每天的散步當成探險,聽著就有趣。不一定非要走遠,也不一定非要去旅遊景點,去樓下的花園散步,只是今天選一條不同的小路。

2. 和伴侶分享彼此的“小石子”

“這段時期,鍾書和我各隨代表團出國訪問過幾次。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然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平時家居瑣瑣碎碎,如今也都成了‘石子’……”

把生活中有趣的點滴,用文字化作“石子”,好比在海灘上撿起石子拿給伴侶一同欣賞,看看它的色澤和紋理。記憶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忘,但化成“石子”的文字或照片或錄像會幫我們永久保存它。多保存一些“石子”,空閒的時候拿出來和愛人觀賞一番。

3. 異地相處,為對方寫日記

“鍾書和我不在一處生活的時候,給我寫信很勤,還特地為我記下詳細的日記,所以,他那邊的事我大致都知道。”

在那個還沒有手機的年代,通訊不便,無法及時溝通,錢老就寫日記,等見到楊絳後把日記本給她,讓她詳詳細細地瞭解自己身邊發生的事。這樣地細心呵護,想來楊絳從不會有我們所說的“不安全感”。彼此暫時不在一個空間並不可怕,只要常想著多和對方交流,讓另一半安心,感情是可以戰勝距離的。關鍵是你是否懂得和在乎對方的安心。

《我們仨》:楊絳告訴我們,夫妻間保持有話可說的秘密

二、有話可說的保障:維持平衡度

我們經常會在寫有關錢鍾書和楊絳的文章中看到這樣的一個片段:

鍾書這段時間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我說:“不要緊,我會洗。”

“墨水呀!”“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檯燈砸了。我問明是怎樣的燈,我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我說“不要緊”,他真的就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我說的“不要緊”。我們在倫敦“探險”時,他顴骨上生了一個疔。我也很著急。有人介紹了一位英國護士,她教我做熱敷。我安慰鍾書說:“不要緊,我會給你治。”我認認真真每幾小時為他做一次熱敷,沒幾天,我把膿拔去,臉上沒留下一點疤痕。他感激之餘,對我說的“不要緊”深信不疑。我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後,真的全都修好。

通過這樣的生活片段,我們知道楊絳是家務能手,她把錢鍾書照顧得很好,正是楊絳心甘情願做“灶下婢”,才有了錢鍾書家喻戶曉的《圍城》。

若因此以為錢鍾書是家裡的“甩手掌櫃”,什麼家務事都不幹,那就與事實不符。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我們兩人的早飯總是鍾書做的。他燒開了水,泡上濃香的紅茶,熱了牛奶(我們吃牛奶紅茶),煮好老嫩合適的雞蛋,用烤麵包機烤好麵包,從冰箱裡拿出黃油、果醬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飯。然後我收拾飯桌,刷鍋洗碗,等他穿著整齊,就一同下樓散散步......”

錢鍾書雖不懂太多家務,但一直保持著為妻子做早飯的習慣,幾十年都是如此。楊絳生產時,錢鍾書一天到醫院看了四次,路程很遠卻走著來回7趟。

夫妻的相處,都是相互包容的,妻子本擅長料理家務,便可多承擔些。但丈夫不能當甩手掌櫃,需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妻子暖心。妻子也不必全包全攬,留一點給對方發揮的餘地。我們表面上看著一方的付出多一點,其實他們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著自己的平衡方式,只有雙方內心都找到了平衡感,愛情的天平才能永葆平衡。

《我們仨》:楊絳告訴我們,夫妻間保持有話可說的秘密

三、有話可說也無法避免的吵架:誰吵贏了都沒用

婚姻生活中爭執吵架會無可避免地發生。好的婚姻不是沒有吵架,而是能通過前期的吵架快速地瞭解彼此是什麼樣的人,在爭吵的時候避開個人爆發點。還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瞭解對方的原生家庭,明白對方性格養成的特定環境和原因。

我們來看看楊絳是怎樣處理夫妻間的爭執呢?大致有3項原則:

1. 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彼此妥協,求同存異

楊絳說:“我愛整潔;阿瑗常和爸爸結成一幫,暗暗反對媽媽的整潔。例如我搭毛巾,邊對邊,角對角,齊齊整整。他們兩個認為費事,隨便一搭更方便。不過我們都很妥協,他們把毛巾隨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齊。我不嚴格要求,他們也不公然反抗。”

2. 遇事兩人商量,不全依對方,也不全依我

“我和鍾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bon’的讀音。我說他的口音帶鄉音。他不服,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我也盡力傷他。然後我請同船一位能說英語的法國夫人公斷。她說我對、他錯。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鍾書輸了,當然也不開心。常言:‘小夫妻船頭上相罵,船杪上講和。’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定規。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但此後幾年來,我們並沒有各持異議。遇事兩人一商量,就決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

爭論和吵架無法說服對方,卻十分傷感情。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理性吵架,吵架的時候總是挑最傷對方的話說,有時候吵架雖然結束了過去了,但那些傷人的話卻印刻在心裡。

3. 即使是親密的人,人生大事還需自己定奪

“有一天,鍾書回來滿面愁容,說是爹爹來信,叫他到藍田去,當英文系主任,同時可以侍奉父親。我認為清華這份工作不易得。他工作未滿一年,憑什麼也不該換工作。鍾書並不願意丟棄清華的工作。但是他媽媽、他叔父、他的弟弟妹妹等全都主張他去。他也覺得應當去。我卻覺得怎麼也不應當去,他該向家人講講不當去的道理。

我等鍾書到了錢家去,就一一告訴爸爸,指望聽爸爸怎麼說。可是我爸爸聽了臉上漠無表情,一言不發。我是個乖女兒。爸爸的沉默啟我深思。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說我的道理,不該干預;尤其不該強他反抗父母。我記起我們夫婦早先制定的約,決計保留自己的見解,不勉強他。

我抽空陪鍾書回到辣斐德路去。一到那邊,我好像一頭撞入天羅地網,也好像孫猴兒站在如來佛手掌之上。他們一致沉默;而一致沉默的壓力,使鍾書沒有開口的餘地。我當然什麼也沒說,只是照例去“做媳婦”而已。可是我也看到了難堪的臉色,嚐到難堪的沉默。我對鍾書只有同情的份兒了。我接受爸爸無語的教導,沒給鍾書增加苦惱。”

當夫妻爭吵時:小事爭贏了,但必有一人輸了,都很無趣;大事上關係重大,應當尊重伴侶的選擇。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像養花一樣,得每次適量澆水,很久不澆水花會枯死,很頻繁地澆水花也吸收不了會淹死。好的婚姻需要不斷地打磨,瞭解你所養的“植物”的習性,找到適合它的澆水頻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