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馬雲成立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承諾未來5年投入100億元,組建一套組織保障體系,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全面參與到脫貧攻堅戰中去。

礪石君 | 作者付迎爽 | 編輯

馬雲說,“如果是普通的快樂感,一個月掙一兩百萬的人那是相當高興,一個月掙一二十億的人其實是很難受的,這個錢已經不是你的了,你沒法花了,你拿回來之後又得去做事情。”

我相信這是馬雲的真心話,沒過幾天,他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之前的話,拿出100億真金白銀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

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辦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啟動會,36名阿里合夥人再次聚首。他們上一次集體亮相是在3年前,阿里巴巴在紐交所IPO之時。

馬雲在啟動會上宣佈了一項新的合夥人戰略決策,即把脫貧作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業務。馬雲宣佈,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到這項業務中,具體工作則由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承擔,馬雲任基金會主席,蔡崇信、彭蕾、井賢棟、張勇4員大將任基金會副主席。

這4位副主席將分別負責一個領域:蔡崇信負責貧困大學生和遠程教育基礎設施;彭蕾負責女性創業脫貧;井賢棟負責環境治理和脫貧結合;張勇負責讓貧困地區沒有賣不出去的好農產品。

此外,馬雲還在現場放出“狠話”:除了4個副主席,阿里體系內的每個獨立公司都會負責一個脫貧項目,對總裁進行脫貧KPI考核。以後每半年公佈一次脫貧報告,並首批邀請30位觀察員對項目進行監督。

馬雲在基金啟動儀式上表示,投入100億,希望做好一件事,就是讓綠水青山可以變成金山銀山,脫貧攻堅和保護環境必須結合起來。很多地區的窮是窮在山區裡,唯一想到的辦法是犧牲環境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阿里巴巴把好技術引到這些地區,再把好的農產品賣出去,人們依舊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不用破壞環境,又能幫助農民脫貧。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除了創新、冒險與執著,更為重要的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阿里巴巴把脫貧當成企業的一項戰略性業務,這在全球商業史上都獨樹一幟,也體現了馬雲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社會擔當。

以下是馬雲在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啟動會上的演講:

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很多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特別是國外,這個好像是一個固定的問題,每天讓你睡不著覺的事情是什麼,什麼東西讓你睡不著,什麼東西讓你擔心。其實我覺得阿里巴巴這麼多年來,一直讓我睡不著覺的永遠是人,人是決定這個公司成敗的關鍵,無論你技術多好,背後是人,技術不好,也是人,產品多好,背後也是人。

所以我們在做淘寶、做阿里巴巴的時候,特別強調一點,電腦是冷的,但是電腦背後的人是溫暖的,只有帶著溫暖的心,做出來的產品是溫暖的,我們的產品也許不夠完善、不夠細膩,一開始。但是它會越來越溫暖、越來越好。

我其實蠻擔心的是阿里巴巴的人是否可以持久的把我們在湖畔花園創業時候的這份東西堅持下去,別人也說馬雲你嘮嘮叨叨說要退休那麼多年了,怎麼搞了半天還不退休,尤其那一年CEO不當了,大家還以為你真不幹了,結果你當董事長,幹得更忙了,而且越來越忙,似乎好像退休不下去。

我自己覺得盡我所有的努力,我跟阿里巴巴所有創始人們一起,能夠再站好最後的崗,這個最後的崗就是把文化能夠傳遞下去,把我們這個公司全球化的思想、農村發展的思想、高科技的思想,特別是我希望我們的人有一種愛心,真正去關心別人,不僅關心中國,還要關心世界,這種東西能夠傳遞下去。

如果讓我們睡不著覺的,尤其是今天越來越睡不著覺的,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強大,技術強大有兩種風格,一種是技術本身越來越強,把人的就業給搶掉了。另外一種是如何用技術讓人類更強大,這是我們覺得兩條路中,我們選擇另外一條路,技術讓人更強大、讓人更快樂、讓人更幸福。

第二條,今天我們的數據越來越多,我們的數據是為自己的業務服務還是為社會服務,或者是業務和社會能夠合在一起服務。我們的平臺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的銷售額越來越大、我們的利潤越來越好。我擔心的是我們的員工越來越傲慢、越來越自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了不起,而不是覺得我們這些東西是來自於中國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應該把這些東西回報起來。

很擔心的是等我們有一天退休了,這個公司擁有強大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資本資源、社會影響力、社會規模,但是我們的人還是把自己當作工具,阿里巴巴平臺、阿里巴巴技術是一個賺錢的工具,我相信這樣下去,阿里巴巴也走不長,第二它的後果和結果會非常悲劇。

所以我們覺得阿里巴巴我們這第一代的人,離開這個公司之前,必須讓這個公司有一個持久的、堅強的戰略性產品和戰略性服務,那就是我們要全面進入到公益時代。我們不是從今天開始做起的。

我覺得一個公司的好壞,在於他心懷天下,在於他在乎別人,因為他在乎別人,所以別人才會在乎你。

今天的阿里巴巴,走到今天為止,我們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我們為什麼建立了淘寶,我們為什麼建立了支付寶,我們為什麼創建了阿里巴巴。

今天阿里巴巴集團,阿里生態走到今天這麼大的規模,其實我們完全不需要再工作,說實在的,我今天所做的事情遠遠超越了我的能力所在。事實上運營阿里巴巴生態集團,整個大的生態經濟體,今天當今世界有具備這樣訓練的人還真是少之又少。我不管多努力,我們這些人不管有多努力,我們都很難運營這家公司。

這個公司的複雜性,全球化以及技術的變革,特別是在今天當今世界,商業環境、法治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每天如履薄冰。但是我們堅持著,堅持的原因,我們還沒有把自己最關鍵的事情做好,那就是如何確保讓阿里巴巴集團能夠持久的保持當年的心,保持我們做B2B中小企業,保持我們淘寶網小賣家,保持我們能夠幫年輕人,保持婦女以及農村這條路線走下去,只有這麼走下去,我們才能走到未來。

我們成立合夥人的目的,從第一天起,不是因為我們聚在一起要賺多少錢,合夥人的第一使命,也是唯一使命,就是堅守這個文化,我們不願意這家公司未來有一天,我們沒了以後,這個公司變成了賺錢的機器,這個公司變成了與別人逐利,這個公司忘掉了我們為什麼成立這家公司。

所以在座所有合夥人,我們可以講,每一次的會議,我們都討論的是如何堅持我們的文化,堅持我們的初心,因為只有這批合夥人永遠會堅守這個公司的使命,這個公司的價值觀。所以我們一代一代的人,我們的合夥人機制,我發現很多人後來也成立了合夥人,他們考慮的是控制這家公司、管理這家公司,而我們是把合夥人變成如何不忘初心,去堅持。

今天我們在這兒是合夥人統一決定,決定阿里巴巴全面進入到戰略性產品,就是參與到脫貧的承諾中去,我們把這個作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業務,因為阿里巴巴只有帶著不忘幫助別人成功、幫助中小企業、幫助年輕人、幫助婦女、幫助這些事情,才有可能。

阿里巴巴今天大了,我們不跟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合在一起,不跟這個世界的趨勢走在一起,我相信我們這個公司不僅不會造福人類,而且只會闖禍。今天很明白的一點,沒有中國經濟的發展,沒有阿里巴巴,沒有互聯網就沒有阿里巴巴,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我們今天應該這麼去想,阿里巴巴可能是最幸運的公司,中國民營企業中,至少民營企業中我們最賺錢,我們的增長率非常之好,我們後面的技術儲備、產品儲備、海外全球佈局,可能我們不亞於全球任何一個公司,我們對未來自己的業務充滿著信心。

我們要真正做一點事情,我們也不喜歡“社會責任”這個詞,我這幾天討論,跟同事們講,就像我結婚是因為這個責任,這個事情就搞不好,因為愛,才在一起,因為責任,大家就沒意思了。做企業、做公益,不是因為我們要承擔什麼責任,而是因為我們熱愛,而是我們第一天的出發點,而是我們所有人真正努力的目的。

另外做公益是巨大的福報,阿里人,有了這麼好的公司,網上我也看了,網上無數人講阿里巴巴的飯菜有多好,飯菜是不錯,當然永遠沒有家裡的飯菜好,公司裡的飯菜都是一樣。我們的工作條件都很好,但是我們最重要的是福報很好的公司,做公益是最大的福報。你去幫助別人,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福報。

我希望加入阿里的每個員工都有這份福報,因為自己的努力,去影響、變革這個世界,這是我們想做這些事情主要的出發點。我們從魔豆寶寶也好,前幾年提出所有公益,阿里巴巴員工每人公益三小時,這三小時你自己去湊時間,自己去花時間,公司是不會補貼你錢,但是我們會為你鼓掌,我們三小時做了很多。

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有新的擔當,要有新的家國情懷,更要有新的創造,為了給所有阿里巴巴的員工,因為阿里巴巴的員工沒有自己福報的精神,沒有自己去幫助,帶有公益的心態,我相信你不帶有公益的心態,你是沒有辦法把這個平臺運營好的,這是我們從今天開始,把它深深的注入,正式開始,確定公益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性業務和戰略性目標,因為只有這樣,就像熔鐵過程當中,需要加入水才能變成鋼。

我們的行動宗旨,我們這次不是扶貧,我們是脫貧,我們是鄉村振興計劃。大家知道扶貧和脫貧是有巨大差異的,扶貧的工作,我們很難做,扶貧是給予別人錢,這個事情可能政府比我們幹得更好,但是脫貧,擺脫貧困,造血功能,這是我們做的。

我自己覺得我們今天要解決的是脫貧問題,扶貧有三個階段,扶貧、脫貧、致富。

扶貧是授人以魚,脫貧是授人以漁,就是自己能夠造血,自己能夠釣魚,我也堅定相信,我們今天不管誰,全世界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窮人,而是消滅貧困。因為窮人是沒辦法消滅掉的,但是貧困,我們是有機會的,貧困在於我們對於很多的基礎設施、培訓、教育醫療、創業、生產,所有的工作都要把它做好。

十九大整個提出2020年的脫貧計劃,要提升整個鄉村振興計劃,這是阿里巴巴應該做的,也必須做的,要積極參與,既吻合我們的商業利益,更吻合我們的戰略目標。所以中國的八億農民,未來的二三十年,農業現代化、農業信息化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具體的行動方案,我們要有組織和人來進行保障,今天我們會宣佈未來五年,我們將投入100億人民幣,組織保障體系,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全面參與到脫貧致富中,這5年100億從哪裡來?

阿里巴巴在很早上市之前,我們就決定把千分之三的營業額作為成立阿里巴巴的公益基金,千分之三的營業額,為什麼是營業額,我們當時討論這個,我們創始人認真討論決定,因為第一我們那時候沒有利潤、沒有錢,第二我們怕有一天,我們有錢有利潤了以後,我們未來的年輕人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把利潤給轉移出去,把利潤給做小了,公益的錢可以少付一點,我們認為營業額最靠譜。所以我們定了千分之三的營業額,這是當時當今世界企業捐助公益最高的一家公司,今天我相信在比率上,我們依舊是這樣,我們為此而驕傲。

當時我們跟股東們爭論的時候,我們覺得反正你們干與不幹,這是我們要為這家公司走下去,這100億的錢,部分來自於我們千分之三,但是絕大部分來自於阿里巴巴員工、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所有的幹部和員工自己的錢。

我們覺得我們富了,我們需要把這個錢拿出來,去參與到全面的脫貧,參與到這個巨大的福報過程中,所以這100億投資在5年以內,我們將會成立這個基金,參與到全面脫貧之中去。

整個組織保障,我們是落實到人、落實到組織、落實到每一個KPI,我們每半年將公佈我們扶貧的財報。我擔任基金會主席,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四位擔任副主席,每人選擇自己關心的領域負責一塊,這是我們第一次落實到我們每個人,人人都是要KPI考核,每家獨立公司,阿里巴巴旗下任何一家獨立公司,每一位總裁都要認領一塊。

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跨公司選擇,比方說螞蟻是對螞蟻森林的建設,螞蟻對自然保護地,螞蟻員工說我對教育基金感興趣,他可以到我這裡來。所以員工可以跨部門,這樣的話,我們每個人三小時的公益做得更加有意義、更加有意思。我們每半年發佈一次公報,公佈項目進展情況,項目要繼續落實到人。

我們在這裡跟別人不一樣,我發現有的企業家把所有精力放到一個縣,有的企業家把所有精力放到一個鄉村,也有企業家把所有精力放到一個村,我覺得都非常好。但是今天阿里巴巴想做的是對全國所有農村進行鄉村戰略計劃,我們要提升整個鄉村的教育、醫療環境,特別是商業的基礎設施。

我也把自己的KPI講一下,我繼續堅持鄉村教師、鄉村校長、鄉村師範生的工作,在座所有媒體朋友,所有其他朋友們,每年臘月初八,我們都會在海南三亞進行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今年是1月21號,因為我要去其他國家,時間錯開,所以我們今年唯一一年改為1月21號,在三亞,歡迎大家前去監督。

蔡崇信負責貧困大學生的贊助和支持工作,以及遠程教育基礎設施整個的幫助和投資。彭蕾負責女性創業者的脫貧。逍遙子要讓貧困地區農民沒有賣不出去的好農產品。以後有賣不出去的農產品,第一個問題找張勇,當然首先必須是好產品。

井賢棟負責環境治理,和脫貧結合,我們螞蟻森林已經有1000多萬棵樹,16萬畝的沙漠治理,沙漠的邊緣化,不是在沙漠上去種,而是沙漠邊緣化、荒漠化的地方植樹種林。感謝全國所有參與螞蟻綠化、植樹造林,螞蟻森林建設的所有網民們,兩億多網民參與了螞蟻森林。

其他公司,像阿里雲要負責創業脫貧,菜鳥要負責色物流與脫貧結合起來,阿里影業現在不賺錢,但是我們用我們自己100億的錢,每年要拍至少10部公益片,公益的目的是喚醒人心,公益的目的是人人參與。

我們每個公司都會在近期以內公佈各公司的指標,各個總裁的考核指標,我們也想聘請30位媒體觀察員監督我們,觀察整個事情,無論我們的成功與失敗,就像我在湖畔花園成立阿里巴巴那一天起,我要求把阿里巴巴所有重要的會議、所有重要的事情全部錄像、錄音、記錄下來,為後人研究我們的失敗案例,研究我們的過度理想主義還是過度保守主義,我們做的任何決策都必須記錄,以備後人查看。

我們每半年將發佈一次脫貧公告,我們目前不接受外部所有的資金捐助,我們接受公司內部員工的定向出資,我們接受其他企業家和其他企業的時間,我們現在不接受任何企業的錢,不是因為我們錢夠了,錢永遠不夠,我們希望把自己的錢花好、花認真,然後我們再開始把這些經驗給別人。

您是否正在思考以下問題:

企業家們,你應該有聽說過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吧,他為什麼投資大學生的項目,而咱們為什麼拿不到融資呢,差到哪裡?

他們的項目不如你,他們管理能力不如您,成功失敗的經驗不如您,都不如您;

他們沒有經歷過成功失敗,他們就是拿資本的能力比你強;

咱們的思維和投資人為什麼總是不同頻,好項目融資為啥這麼難?...

我們定期舉辦《資本賦能·領袖峰會》,聯合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負責人龍瓊、華洋資本於浩天、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和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9位導師之一: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董事長謝聞慄

(投資過優客工場、脈脈、喜馬拉雅等獨角獸項目)

馬雲說一個月掙一二十億很難受,然後拿出100億脫貧攻堅

峰會價值

【項目升級】: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資本運作 、商業模式 、產業併購、營銷策劃、融資路徑設計、企業轉型升級...

【股權融資】: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