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湖南的语言那么多种?基本一个县一种方言.这是为什么呢?

shcho


不只是湖南,

我国地域广阔,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方言众多。语言学界大多数人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即官话方言、粤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吴方言。

在各方言区内,还可以再分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是地方方言,如长沙话、南昌话等。

不只是湖南,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方言差别非常的大,甚至有着“十里不同音”的说法,往往是一个县内可能就有几种相互听不懂的话。

湖南境内,汉语方言有湘语即湘方言、西南官话、客家语、赣语还有湘南土话、瓦乡话等,另外有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等少数民族语。

方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里阻隔、人民迁徙、民族融合、社会分裂和时代变迁等。

下面我们来说说湖南省内主要的汉语方言及其成因:

1.湘语

湘语主要分布于长沙、湘潭、株洲等湖南省的中部区域。其形成原因是北方的汉族人单独地南下发展,受到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影响。汉语首先从湖南的中心区域传播进去,后期再从中心区域传播至周边。

据《汉书·南越传》记载,秦汉时期湖南境内的汉族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江中下游地区、以常德为中心的沅水和澧水中下游地区;从现今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交界线一直到广东省的狭长地带这一区域。

据《宋史》,湖南西南部的新化、安化一带的湘语,可能是宋朝才扩散过去的。

西北部南县的湘语民国时期才形成。清朝末期,洞庭湖北岸的肥沃土地吸引省内众多移民,各自说着方言,没有内部方言可推广。但这些移民中益阳来的人最多,所以到民国时期,“风俗益阳化”明显起来。到今天,南县湘语也是最接近益阳湘语。

湖南省边远区域的汉语方言最晚传播进去,又被省外强势方言西南官话所同化最终覆盖。

2.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是湖南第二大方言,主要存在于湖南省西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区域。在湖南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湖南跟贵州、广西等交界地区的自然交往;北方汉族人南下和外地军人驻扎。

有学者认为官话容易在湖南省外围的西部和南部形成,却难以渗透到湖南中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这些地方没有一致性比较强的强势方言;第二,数量多且复杂的方言区域迫切需要一种容易流通的官话来做为共同语言;第三,这些区域的外围的强势方言是官话,人们需要自然而然的交往,也就掌握了这些地区的官话。

3.客家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和东南部,是由于客家人迁移进入湖南所致。客家人迁移湖南主要原因有:战争骚扰沿海居民,被迫使其迁移;明末清初政府为了休养生息,鼓励移民到湖南开荒。客家人大多为家庭式迁移,且迁到湖南的时间较晚,因此客家话在湖南分布区域不大。

4.赣话

赣话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一些地区。有学者论证,赣语在湖南的形成是大量江西人自然移民到湖南的结果。

5.土话

湖南的土话还包括湘南土话、湘西“乡话”即湘西土话。由于地理位置特别的偏僻、交通非常的不便,因此土话种类繁多。

湖南省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地理情况复杂,有“三湘四水”之说,且有着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同胞的聚居区,因此方言种类繁多也是很好理解的。

阿呆在长沙读了四年大学,作为一个北方人,愣是一句完整的湖南方言也没听懂过,还真是感谢普通话呢。




阿呆run


湖南方言多,岂止一县一方言呢?就拿湖南省武冈市而言,解放前5000多平方公里,有高平近新化方言,隆回方言,瑶民民族语,塘渡口邵阳官话,回龙寺一渡水近永州方言,新宁东部方言,邓家铺方言,洞口官话,湾头桥城北方言,荆竹马坪话,城东厢方言,城西厢方言,城南厢方言!城周边(城里话)千差万别,一县人不懂本县话!

解放后,将武冈地域划小到1500多平方公里了,但依然还存在十里不同音,稍近些能懂,远些云里雾里。举列吃:(七)呱饭么?呷饭呱!去那里玩?气哪里嗨?气哪里耍?现在随着城市扩大,新市民剧增,全国各地姑娘陆续嫁入,普通话在年青人中常听到了。武冈土话也逐渐变化,陶汰了许多难以启齿的话,文明起来了。但公园里老人聊天,外地人来听,基本是怀疑老人在相骂或互撕……

武冈话城里语速超快,基本是用舌尖弹出来的,没有任何鼻言和卷舌音,Z(支),C(刺),S(撕)有,Zh,Ch,Sh没有,20年前本人带厂里几个人在长沙厂里学习,和长沙师傅们讨论一个搞笑电影时,各用方言表达,我说得同行武冈人全部笑出眼泪,捂住肚子,但长沙师傅半点反映也没有,长沙话我们全懂。后来师傅要求我降慢语速用武冈话把刚才说一遍,结果他们全笑了!

武冈话来源很杂,一般从江西吉安丶泰和等地迁徙过来,还有明朝朱元璋十八子朱楩一众部族在武冈任藩王300多年生根,也有抗战时期黄埔军校由武汉迁来武冈带来的语言改变,近期全国通婚现象,使武冈话中许多话都不见人说了。


从天而降2218


湖南为什么一个村一个不同音的方言? 这说明湖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省份 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血统最久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 大概从方言能看的出来吧。 一个方言能从古至今一直保留 而且方言几百种可以说每个村不同方言。 再一个以前日本人在湖南打了7年 最后在湖南投降 湖南全国今年进清华北大学生最多 湖南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地方,你可以经常看到湖南人说自己打过谁怎么怎么砍过谁 怎么混 头条上不是湖南人把谁杀了就是分尸的 他 虽然不是好样 但是湖南人不怕死敢为人先 再一个从最会吃辣的省就能看出湖南的精神了 有的人吃辣就是畏惧它 害怕它 而湖南人不管多辣 就是越辣越爽 还有湖南的妹子都是长的特别漂亮的




Doto789


湖南在远古时期就有神话盘古开天地时候的神话故事,有记载属于炎帝一支在这里过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炎帝陵在今天的湖南衡阳。春秋时期受到游牧民族侵扰建立楚国,湖南一直是楚国的腹地。楚怀王被项羽斩杀后,刘邦兴师问罪,建立一统的汉朝,而不是所谓的秦,秦这个国家可以说非常暴虐,大兴土木,乱用法度,建长城和修宫殿,修兵马俑,兴修陵墓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二十年就被楚国势力灭了,严格来说不能算大一统的国家,只能算是一个军统暴力团伙。因为军事需要把管理简单化出现各种统一规范统一车轨和钱币等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军事掌控。后面三国和五胡乱华证明了一般平民出身的刘氏王朝还是无能力对抗北方野蛮游牧民族进攻,南方自古是远古多部落的聚集地,楚国存在时允许多民族共同进步,但是当自己的家园受到攻击时其他部落要出人守卫,这种联防就是后来郡县制的雏形,不同部落可以给自己的范围取个名字,平时联盟总部盟主点名参加些集体活动,战争时自己按照盟主和自己实力出资源。他们也互相支持,互相通婚合作。但是这种关系后来也为这个集团埋下了祸根,在小型战役能够一鼓作气,面对强大的冲击时容易各自为战,所以当北方大统一的秦国一鼓作气作战时,楚国士兵因为思想不统一在巨大伤亡面前心里产生畏惧,容易逃跑,怯战,各自为政,导致战略失误,最终被一一瓦解。汉时刘邦也用了楚国士兵各自为政的特点唱楚国家乡的民歌瓦解了项羽的强兵集团,最终擒杀主将项羽,夺得控制权。冷兵器时代,虽然各王朝更替但是对于丘陵中的湖南和高原丘陵地区一直控制薄弱,很多原始居民所以能够得以生存,也造成语言多样化。热兵器时代,南方的各个民族,各个部落因为信息的通畅,对事物的认识更加迅捷,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资源,所以能够打赢抗日战争和反封建战争,反资本主义战争,最终为全国人民解放和世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涌现了一大批政治科技领头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是人民思想的光辉。大部分南方地区一直生活着远古时期一直存在的原始部落,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一直生生不息的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发展。


whoswho143813520


这是湖南南部宜章和汝城以及广东乐昌交界地区,图中两个乡镇相互不能交流沟通(不考虑人生阅历)的语言有【宜章平话、汝城话、客家话、西南官话】四种,(在普通话没有普及的时候,西南官话是本地区的对外交流共通语,内部用各自方言)。这还只是统计该地方语言而不包含此地区某一方言下带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口音的次方言。造成这种情况普遍的原因是山岭阻挡,人口相互流通交流程度不高,且以县为单位有本地区的较强势方言流通,造成一出县界,便有明显的语言差别



湘南旧事


首先跟大家浅谈关于湖南方言的分布图,本人是湖南湘乡人也就是晚清大家曾国藩的老家,同时还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校友,一个湖南方言的最土方言的县城,因长期在省内各地出差,对语言文化深感兴趣略有所了解。

湖南方言大致分部

【新湘语】:长沙(不含浏阳等湘东片区)、湘潭(不含湘乡湘中片区)、益阳、株洲(不含湘东诸县城)、湘阴、汨罗等地基本能语言互通

【古湘语】:娄底地区、邵阳地区、湘乡县、衡阳地区

其中娄邵基本一家,比如像(隆回、洞口、新化、冷江等地基本语言互通),衡阳地区属于省内较发达地区,语言开放性更强,同时兼容湘语特点

【西南官话】:常德地区、张家界地区、湘西州、怀化部分地区、永州市区及部分县城、郴州市区,其余湘南各个县城因战争迁徙、山川阻隔、少数民族文化导致各个县城方言不一样


生命美商学院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山密水多,自古以来交通不便,是侗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秦汉以前更是蛮荒。环境的阻隔造成各民族往来不便,语言自然多样化。特别是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如江西填湖南,湖广填四川,更是各种方言充斥整个湖南每个角落。

本人就是湖南人,先祖曾参,为曾子第73代后裔,来自山东,王莽篡位后,家族曾据公率家族2000余人弃新朝迁至江西吉安,明初迁入郴州安仁。

之所以提家族史是想说明人口的迁徙跟语言的多样性是有关系的。虽然我们不再说山东话,但我们县的语言却属赣语系,湖南人里江西人。

安仁县地处湘南,一个县里至少有八九种方言,细分可达十五六种。北方平原多,至少在方言方面没有这么复杂。

个人浅见,难免以偏概全,不喜勿喷,谢谢!


曾渊2


你是没来过广西,广西是一个村一种方言,有时一个村还有两种方言



桥上村民


其实吧,也没那么复杂,湖南话也是分几大方块的,同一方块内的话也是大同小异,互相也算听得懂的。就拿长沙这块来说,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加上岳阳市区及所辖的岳阳县汨罗市湘阴县,互相之间就百分之八九十能听懂。


汨罗文湘子


湖南,九里十八腔!方言种类太多。

曾经有个幽默:中国的情报人员不须用密码,直接用攸县话传递情报😀,估计是指龙永图。

湖南人大多是江西移民,由于丘陵地区,山多交通不便,形成区块语言,主要还是以县(明代的县域)为分割,同一县中有多种小区别方言(相互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