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哒哒、哒哒、哒哒······”37年前的1982年秋天,漳平市双洋镇老街上一间低矮逼窄的打铁铺里,炉火通红,火花四溅。两个光膀大汉在打铁作业。这时,一位在铁铺里泡茶的乡村老者,忽然盯着墙壁上斑驳陆离的纸张文字,双眼睁得溜圆溜圆,老花镜滑落在地。

原来,墙上印着“浪花”的宣传品,竟然写着”一九二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红四军政治部主办”等字样。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红四军军报《浪花》原件

【双洋镇是历史上宁洋县(1567年——1956年)所在地。1929年8、9月间,刚进入闽西不久的朱毛红军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3000余人挺进闽中,首战宁洋县城,二克漳平县城,在今漳平境域内革命活动28天,足迹遍及13个乡镇,建立了100余个乡村苏维埃政权,革命烽火迅速燎原。】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双洋全景航拍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闽西

消息传到时任文化站站长林立中耳朵里。这位年轻的复员回乡军人刚上任不久,浑身一股冲劲。时值上级文化部门下文开展文物普查,在部队曾从事文化和新闻工作的林立中敏感地意识到,这些文物有相当的历史价值,非常珍贵。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林立中在双洋小巷寻访

后经鉴定,打铁铺里的宣传品确认为红军第一份铅印军报《浪花》,1929年7月27日在闽西出版,由红四军政治部主办,四开两版,创刊号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林立中在双洋老街当年打铁铺的位置讲述《浪花》的发现过程

此后不久,文化站又发现张贴在青云廊桥上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布告为竖写四言体石印,于1929年1月发布,由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签署。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双洋青云桥鸟瞰



这是今年7月14日,在双洋镇重访红色文物发现地时,本报记者、龙岩市著名书画家林立中向随同采访的福建教育电视台主播曾菲棠的往事叙述。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福建教育电视台记者在拍摄古田会议纪念馆内的珍贵文物《浪花》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新闻主播曾菲棠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寻访红四军文物

说起这两份珍贵的文物发现经过,林立中在主播的镜头面前记忆犹新,掩饰不住当年的激动,侃侃而谈。

林立中介绍,当年文物被发现后,双洋镇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对这两处红色文化进行保护,并逐级上报,引起了国家文保部门的重视。此后,有关部门来到双洋实地勘察,核实了红四军布告和红军首份军报《浪花》的真实性。如今,《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而《浪花》小报则珍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


37年前漳平这个古镇,竟然发现了两件红四军珍贵文物


▲林立中在双洋青云桥讲述当年红四军布告的发现经过

林立中说,双洋镇一直偏远闭塞,保留了大量老街道古建筑,作为老县城所在地,当地群众文化素质较高,这两份珍贵的红色文物能在这里被发现,并不是偶然的。

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

此番计划,分兵前进,官佐兵夫,服从命令。

平买平卖,事实为证,乱烧乱杀,在所必禁。

全国各地,压迫太甚,工人农人,十分苦痛。

土豪劣绅,横行乡镇,重息重租,人人怨愤。

白军士兵,饥寒交并,小资产者,税捐极重。

洋货越多,国货受困,帝国主义,哪个不恨。

国民匪党,完全反动,口是心非,不能过硬。

蒋桂冯阎,同床异梦,冲突已起,军阀倒运。

饭可充饥,药能医病,共党主张,极为公正。

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

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

军队待遇,亟须改订,发给田地,士兵有份。

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

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

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馀皆不论。

对待外人,必须严峻,工厂银行,没收归并。

外资外债,概不承认,外兵外舰,不准入境。

打倒列强,人人高兴,打倒军阀,除恶务尽。

统一中华,举国称庆,满蒙回藏,章程自定。

国民政府,一群恶棍,合力铲除,肃清乱政。

全国工农,风发雷奋,夺取政权,为期日近。

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

军长 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公历一千九百二十九年一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