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table> 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翁源縣城新貌。楊武 攝

/<table><table> 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桃花節期間翁源李洞桃花谷遊人如織。胡敏東 攝

/<table><table> 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第28屆中國(翁源)蘭博會展出的精美蘭花吸引遊客拍照。胡敏東 攝

/<table><table> 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武深高速翁源段雄姿。楊武 攝

/<table><table> 韶關翁源: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

日新月異的華彩新材料產業園。陳保成 攝

/<table>

1949年,韶關市翁源全縣社會總產值僅3532萬,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103.2億元,增長292倍,並且2018年生產總值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兩項指標增速均排名韶關全市第一;2018年實現農業增加值22.6億元,增速排名全市前列,蘭花產業園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多項指標增幅均超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千年古縣翁源縣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連串數據便是有力印證。翁山碧樹常青,滃江綠水長流。如今,當人們來到翁源,綠色美景隨處可見,一年四季花果飄香,城區環境舒適宜人。

緊緊把握貫徹實施新發展理念、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交通區位全面改善等重大發展機遇,近年來,翁源縣圍繞“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這一目標,深入實施“主動融入珠三角,服務大灣區”戰略,突出“高質量發展、融灣對接、深化改革”三個主題,實施“三大主體功能區升級版”三核驅動,抓好“產業新城、鄉村振興、生態建設、城鎮提升、全域旅遊、民生保障、文明法治、黨建引領”八大重點工作,奮力開創翁源改革發展新局面。

“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

即將成型

想要富,先修路。為主動融入珠三角,致力縣域跨越發展,近年來,翁源縣以高速公路建設為契機,做強做活高速路網建設這篇大文章,傾力構築“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絡,引領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發展。

今年國慶假期,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韶關市主會場——翁源縣蘭花特色小鎮吸引了眾多的縣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小鎮共接待遊客逾10萬人次。不少珠三角的遊客表示,選擇來翁源遊玩主要是基於便捷的交通。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翁源縣城是一個無法直通高速公路的地方,這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的發展。這一狀態在2018年底發生了巨大改變。

2018年12月28日,一縱一橫貫穿翁源的武深、汕昆兩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徹底改變了翁源縣城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加之正在加快推進的韶新高速,以及原有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三縱一橫”高速公路網即將成型,翁源將真正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生活圈”。

值得一提的是,連接京港澳高速和武深高速的重要通道——韶新高速公路總投資約70億元,將於2020年建成通車。截至今年5月10日,翁源縣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韶關市委、市政府下達的轄區內韶新高速公路的徵地拆遷任務,奠定了項目加快推進的基礎。

不僅在高速公路上發力,在地方公路建設方面,翁源也頗有建樹。從上世紀90年代起,翁源縣就持續加大交通建設力度,從官龍公路改造開始,拉開了交通大會戰持久戰的序幕。從原有道路的取直加寬,到村村通公路,如今,翁源縣進村主幹道和群眾聚集居住地主幹線均已實現了硬底化,村內便道也在逐步開展硬底化工程建設。

據統計,2018年翁源縣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完成80公里,未通客車行政村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完成74.7公里,未通客車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工程完成99.1公里,精準扶貧省定貧困村公路路面硬化完成29.3公里。

產業共建發力

打造經濟增長極

今年6月29日,翁源縣總投資13.4億元的4個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包括華彩新材料產業園二期項目、凱南塑膠製品項目、龍源實業項目和廣東新金源包裝製品項目,為該縣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了新動能。

產業項目是拉動翁源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一直以來,翁源十分重視工業產業的發展。1992年8月17日,廣東翁源經濟開發區成立,從此,翁源工業企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2016年4月,翁源產業轉移工業園批准設立,成為廣東翁源經濟開發區的“區中園”。近年來,緊抓厚街翁源對口幫扶契機,翁源產業園區著重圍繞“招商、服務、經營、管理”四大重點,開展工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注重與珠三角的產業銜接,加大產業共建力度,著力招商引資,切實增強園區承載能力。如今,經濟開發區成為翁源縣主要的經濟增長極。

截至2018年,翁源縣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累計固定資產投資56.7億元,實現工業產值121億元,工業增加值31億元,累計創稅5.8億元。

在工業園區發展過程中,翁源縣始終堅持規劃先行,打造專業工業企業園區,實行“一區多園”的管理模式。按產業定位,該縣在產業轉移工業園重點規劃培育發展了三大產業體系——新材料工業、電源電子、食品健康,打造了華彩新材料產業園、電源基地、食品科技園等三大專業園。通過補齊、拉長園區主導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招商引資產業集群優勢凸顯,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度高的專業園區,園區吸引力不斷增強。

作為翁西工業增長極的華彩新材料產業園是工信部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單位,廣東省塗料行業創新示範工業園,也是全省為數極少的專業化工園區之一。

經過幾年的發展,華彩新材料產業園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目前,園區已引進五羊油漆、秀珀、歐文、千葉松等知名企業40多家。而這僅僅是翁源縣大力招商引資,壯大優勢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

領導帶頭外出招商、精準招商、加強與中介招商機構對接……通過一系列創新的招商引資模式以及優質的管理服務,翁源引來了越來越多優質項目。到2018年底,該縣工業園區共引進項目142個,其中投產項目113家,規上企業56家。翁西片已成為當地經濟高速發展的一片熱土。

文旅融合

打造旅遊休閒目的地

當下正是翁源縣豐收的季節,眾多來自珠三角的遊客前來摘果賞景的同時,還帶著孩子來到龍仙鎮三華村官龍公路旁的塗志偉美術館,體驗震撼的文化盛宴。

翁源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是“中國蘭花之鄉”“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同時還是嶺南十六古邑之一,古有晚唐詩人邵謁詩傳千載,今有書畫家塗夫、油畫大師塗志偉等享譽海內外。憑藉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及人文旅遊資源,近年來,翁源圍繞創建全省全域旅遊示範縣這一目標,創新旅遊發展思路,大力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全力打造旅遊休閒目的地。

隨著塗志偉美術館、文安攝影藝術館、翁山詩書畫院三張文化名片為代表的“風雅翁山”高雅文化品牌逐漸打響,每年吸引海內外數十萬藝術愛好者前往參觀、學習、交流,大大提高了當地文化旅遊知名度,帶旺了當地的旅遊市場。去年全年,翁源接待遊客超29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0億元。

今年8月,江尾成為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圈定的旅遊風情小鎮;8月6日,在翁源中國蘭花博覽中心舉辦的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專題展開幕式上,翁源美麗鄉村精品線路——豐收暢遊線路(湖心壩民居群—連溪村—德芳蘭園—翁源縣蘭花產業園—七仙子生態茶廠—華京戶外營地)成功入選廣東20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幽蘭山莊、東華山風景區、江尾農耕文化園等國家A級旅遊景區應運而生……今年以來,翁源全域旅遊發展風生水起。

2019年2月17日開展了“桃花樹下的約會”交友會、“水墨桃花·福報環繞·徒步桃花林”戶外徒步運動等活動;3月3日舉辦2019廣東韶關“水墨桃花·鄉約翁源”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以及中央電視臺《鄉約》欄目錄制;5月18日-6月25日,翁源縣舉辦朱德與蘭花圖片展,超10萬人觀展;6月10日,2019廣東韶關翁源“投桃報李·鄉約翁源”三華李節開幕,展現了翁源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

一系列旅遊節慶活動的開展拉動旅遊業“飄紅”。2019年1—6月,翁源縣過夜遊人數110萬人,同比增長15%;旅遊總人數227萬人,同比增長15%;旅遊總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4.6%。

不僅如此,近年來,翁源縣政府還持續增加投入,升級文旅設施,為全域旅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該縣在建設完善好了“三館一團一場”的基礎上,先後建成了龍湖文化廣場、陳璘文化公園、青少年宮、蘭花博覽中心,升級改造了縣城文體廣場、龍仙公園。今年,該縣投資改造提升龍湖文旅公園。如今,翁源每萬人平均公共文化場館面積排名全市第一,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簇簇跳舞的身影隨處可見。

縱深

全面對接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今年以來,翁源積極參加廣州、深圳、佛山等多場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推介會,開發區新簽約引進超億元項目4個,韶能生物質發電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以來,翁源縣把大灣區建設作為事關該縣改革發展的大機遇、大文章,立足自身優勢,在縣委十三屆七次全會上明確提出“1338”工作總思路,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苦幹實幹譜新篇,全縣各項工作邁出新步伐。

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7億元,同比增長20.6%,兩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億元,增長23.8%,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翁源紮實開展河湖“五清”“清四亂”專項行動,造林育林和護林防火成效明顯,江尾鎮被評為“廣東省十大綠美森林小鎮”。上半年縣城空氣質量AQI優良率98.6%,監測指標排名全市第三,縣城飲用水源主要河流斷面監測指標100%達標。

城鄉品質持續提升,滃江源國家溼地公園等新城景觀提升項目、建設一二路等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快速推進,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試點工作紮實開展,江尾、壩仔鄉鎮“139”整治提升工程有序推進,路域整治成果明顯,市容市貌大為改觀。

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組成部分,地處大灣區輻射的第一圈層,翁源提出要圍繞“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示範縣”這一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主動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快打造“三大主體功能區升級版”,奮力開創翁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全力實施開放合作、產業新城、鄉村振興、城市形象、生態文明、文旅商貿、民生實事、能力建設等八項提升行動,初步形成與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高水平生態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民生優先

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翁源縣始終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不斷提升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保障水平,促使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2018年,翁源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開展“縣管校聘”試點工作,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不斷優化醫療資源,升級改造4家縣級醫院,成功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持續改善就業狀況,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全力抓好敬老院整改工作,投入1200萬元改善居住環境,完善服務管理,全縣8家公立養老機構面貌煥然一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步提升。全面完成低保、特困人員補貼發放,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安置中心投入使用,織牢織密民生保障“兜底網”。堅持做好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綜治維穩、三防應急等工作,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鞏固“平安翁源”建設成果。2019年上半年公安工作滿意度、群眾安全感均排名全市第一。

■一線走訪

發力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近日,翁源縣蘭花產業園蘭花交易市場破土動工,該平臺全面建成和運營後,花卉交易、農資交易、信息服務、旅遊服務等交易總額每年可達15億元以上,並直接帶動就業崗位1500個以上,將促進蘭花產業發展升級。

翁源縣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中國蘭花第一縣”,至今蘭花種植面積已超過1.6萬畝,是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正著力打造“世界蘭花展示中心,中國蘭花產業總部基地”。“翁源國蘭”在全國具有極高知名度,先後獲得全國蘭博會300多個獎項,所產蘭花遠銷全國各地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國蘭洋蘭並進,科研生產並舉,精品大眾並存,外商農戶並重”的生產格局。去年,翁源縣蘭花產業園被評為省級現代產業園。

蘭花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於翁源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近年來,該縣堅持精準施策、持久發力,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提速。目前,全縣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超過20家,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40多家,家庭農場168家,有省名牌產品5個,省名優特新農產品3個,省名優特新農產品目錄庫13個。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先後引進巨揚等110多家臺灣及珠三角地區農業企業,輻射帶動本地花卉企業200多家,實現投資30億元。蠶桑產業園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電商“雙百工程”順利推進,完成168個農村電商服務點佈設,實現農特產品電商渠道銷售收入1.85億元。

農村環境大為改觀。被省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深入推進52個省定貧困村示範村生活汙水處理、村道和村巷道路硬化、路燈照明、安全飲水、垃圾分類、電商服務等“6個全覆蓋”基礎設施建設,有28個省定貧困村達到省文明村標準。全面實現包括縣城在內的全縣七鎮一場生活垃圾統一清運保潔全覆蓋,建立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到8月中旬,已拆除破舊泥磚房13268間,約235137平方米,並啟動拆後平整重建復墾耕作等工作。

脫貧攻堅紮實推進。組建鄉村振興工作隊和科技人才服務隊,深入一線開展駐點幫扶。實行“一收益兩獎補三扶持四保障”激勵政策,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效果明顯,截至2018年底,翁源縣共幫助6207戶15011人脫貧,貧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99元。出臺了系列扶貧工作制度,縣鎮村“三級聯動”脫貧攻堅責任進一步壓實,三級書記遍訪貧困戶實現全覆蓋。

數讀

201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9%,增速全市排名第三;財政八項支出累計完成24.6億元,增長28.6%,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全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55.5億元,增長11%。

2018年,新引進立盈新材料、立華牧業等工業項目11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實現總投資額15.35億元。日立化成等6個項目建成投產,韶能生物質發電等5個項目動工,新增中翰民福等4家規上工業企業。

統籌:畢式明 撰文:潘俊宇 劉志良 黃偉瓊 許永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