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穿衣“三暖三涼”,讓孩子冬天少生病

秋意已濃,秋風瑟瑟,我們給孩子穿衣服,在“三暖三涼”的大原則上,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不同,穿適宜的衣物。

穿不對,也會導致孩子生病哦!

秋季穿衣“三暖三涼”,讓孩子冬天少生病

三暖三涼法則:

三暖:背暖、腹暖、足暖

三涼:頭涼、心胸涼、下身涼


為什麼要下身涼?

暖,大家基本都會做到,但是“下身涼”被很多父母忽略了,特別是有時看到穿著緊身牛仔褲、皮褲的娃,雖然好看,卻不利於健康。

著名的中醫大家朱丹溪在《慈幼論》中說:“蓋下體主陰,得寒涼則陰易長,得溫暖則陰易消。是以下體不與帛絹夾濃溫暖之服,恐妨陰氣,實為確論。”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下體要“涼”,不要“暖”。

為什麼呢?

朱丹溪說:在十六歲前,血氣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將圓,但陰氣不足,此時下身衣服如果過厚過暖,就會妨礙陰氣的增長。

所以,在以前“開襠褲”,可以說是孩子的養生褲,讓下體透氣保持涼爽。現代時代變了,連小寶寶有時候都不適合穿“開襠褲”,但是下體不要太暖,這個依舊非常重要,特別是紙尿褲要合理用

為什麼要頭涼?

秋季穿衣“三暖三涼”,讓孩子冬天少生病

頭,是諸陽之會,比較怕熱,我們會觀察到小寶寶吃奶,時常滿頭大汗。另外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有很多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捂的太熱,六陽之精髓會隨汗而外洩,導致寶寶傷陽傷髓。

為什麼要心胸涼?

心胸部位也不能穿著過緊過厚,從中醫來看,心為火髒,如果感受熱邪,內外俱熱,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孩子輕則口乾舌燥、好動,重則易驚、夜啼等症。

穿衣要注意會“呼吸”原則

衣服的材質是透氣的,衣服與衣服之間有微循環的流通,這樣身上的熱氣會通過衣服散出去,如果其中有一件衣服不透氣,就會造成熱集聚在體內,輕則流汗,風一吹容易著涼;重則就是各種內熱上火,孩子煩躁不安的問題就來了。

在古代的富貴人家,一直有小寶寶穿舊衣,特別是父母舊衣服改作的習慣,主要原因就在於舊衣服比新衣服更透氣,《察兒錄》:衣兒用父故衣,女用母故衣改作,切不可過濃,恐令兒壯熱生瘡發癇,皆自此始。

現在很流行各種加絨保暖的內衣或風衣,不能盲目選擇,我們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孩子的體質來選擇,特別是南方和體質偏熱的孩子,建議要多選擇透氣棉麻的衣服。

我們還會遇到一個問題,

到底孩子保暖工作到位嗎?

秋季穿衣“三暖三涼”,讓孩子冬天少生病

我們可以摸摸孩子後背的大椎穴周圍區域的溫度,因為大椎穴,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是體現一身陽氣溫度最直接的地方。如果大椎穴比較涼,一般是穿少了;如果微微有些潮溼,一般是穿多了。

另外,記得給孩子深秋穿衣服,最好是有領子的衣服,保護大椎穴不受涼,這樣著涼生病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

導致上熱下寒的褲子

有一個被大家忽略的小細節,就是孩子的褲帶太緊了,長時間這樣容易導致孩子上熱下寒,為啥這麼說呢?

我們人體的脾經、胃經、任督二脈、肝經、膽經等經脈都從腰部經過,如果松緊帶把腰部勒緊了,會造成經絡上下循環不暢、氣血運行受阻。

秋凍,對於正常健康的孩子來說,微微凍一下,有利於孩子適應氣候的變化,提高抗寒能力,但是對於小寶寶和體弱的孩子而言,三暖保暖要做到位哦,不要隨意“凍一凍”。

秋季穿衣“三暖三涼”,讓孩子冬天少生病

深秋的陽光很補很補,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可以帶孩子曬曬太陽,特別是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但是記得衣服和時間要適合,不要曬的大汗淋漓,反而造成“陽氣”外洩和容易著涼生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