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韓國EBS教育電視臺以《作為差生活著》為主題,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公開招募,收到300多名學生髮來的故事,拍攝成系列紀錄片《差生》。

片子中很多孩子傾訴了自己作為差生的心路歷程。看完以後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師家長的一些言語,對這些孩子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片子開頭有一句話:悲傷是阻礙學習的圍牆——丹尼爾·貝納。我想對於這些悲傷早已逆流成河的孩子們,因為成績差心裡本就傷痕累累。而大人們經常說的這些話,無疑相當於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學習差就是因為懶惰

就這樣的成績幹啥都做不好

你不管怎麼努力都考不上大學的……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家長老師怒其不爭而對孩子說的這些言語,是這些大人教育觀念的深刻體現,甚至折射出了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幫助這些孩子拆掉阻礙學習的圍牆,療愈內心的悲傷,不僅需要我們大人學習並習慣用那些有正面教育效果的語言,更需要摒棄內心的一些執念,放下一些頑固的偏見,用一種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些像刀子一樣直插孩子心窩的話,真的別再說了!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學習差就是因為懶惰”

孩子的心聲

“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會被說沒用功學習,我怎麼解釋都說是藉口。”

留下的傷痕

孩子會把學習不好的原因都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當自己已經盡力了,可成績還是沒進步時,會覺得很絕望無助。老實地把這種感受告訴家長,不但得不到理解和幫助,反而被認為是在找藉口,甚至會被懷疑不夠誠實。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辦到任何事情,這個道理我們大人都懂。但如果孩子的學習不盡如人意,我們很容易認為他是不夠努力,而忽略了影響成績高低的其他因素,比如說學習方法是否適合,有沒有天賦能力。

哈佛大學學者霍德華·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包括語文、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肢體運動、自然觀察、人際以及內省等不同方面。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都由不同的智能組合而成。這就意味著,有的孩子可能天生就不太擅長學習語文或數學這些學校考試主要考察的智能。記住:不要強迫一條魚去爬樹。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你就是因為學習不好才會這樣”

孩子的心聲

“看批判教育的節目時,如果我說那樣真的不對,父母就會說‘是你自己學習不好。學習好的孩子現在都在安靜地學習呢。你就是學習不好,才有不滿。’”

留下的傷痕

只有學習好,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學習不好就是罪人,一無是處,說什麼做什麼都是錯的。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成績優劣絕對不能成為評價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特別是不能和孩子的個人品質直接掛鉤。因為成績不好而否定一切,會讓孩子徹底喪失自尊自信,打掉未來獨立生活的根基。只要家長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定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你怎麼考得這麼差”

孩子的心聲

“成績下降的感覺……看100部恐怖片可能更舒服一些。真的會感覺很害怕。拿到成績單的時候,已經很難受了,還被那樣嘲笑,會感覺很羞恥,心情不好,回到家就哭了。”

留下的傷痕

家長老師像一個法官般,居高臨下地評判孩子,一味重視結果,不關心孩子學習的整個過程,付出的努力,無視孩子取得的階段性進步。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考好,心裡最難受的,往往是孩子自己。我們又何必再去責難呢?也許有的家長是想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想要激起孩子奮發圖強。但往往事與願違,任何一個人的自尊心,都經不起踐踏的,尤其對於一顆幼小的心靈而言。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就你這樣根本考不上大學”

孩子的心聲

“老師說總有一些學生不管怎麼努力都不開竅,聽到這樣的話,有種努力著努力著,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的感覺。”

“最鬱悶的事情是,我想好好學習,也想努力,但老師已經不看好,甚至連父母都不太相信我,沒人相信我。所以就算想努力,看到大家的反應以後就覺得‘算了,我不想學了。’”

留下的傷痕

這些孩子的身上已經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打上了失敗者的烙印。被自己最信賴的家長老師放棄,內心得有多無助。考不上大學,那未來的出路在哪裡?一片茫然。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不管最後能不能考上大學,不能否認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更不能因為考不上大學,就把孩子整個人生的價值都否定掉。

即使未來確實考不上大學,那還有可能的出路是什麼,指明給孩子,或者一起嘗試各種可能性。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就算生病了也得學習”

孩子的心聲

“一學習就頭暈,一背東西就頭疼。討厭學習,胳膊都麻了。跟媽媽說了,她說那就去醫院看看,沒什麼事回來繼續學習。”

“壓力大的時候還得了腸炎,那個時候反而覺得終於能不去學校了,太好了。能不學習,生病也挺好。”

留下的傷痕

爸媽只關心學習成績,不關心我。他們愛的是那一張張漂亮的成績單,而不是我這個人。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針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心情抑鬱到想要自殺的原因中,孩子們提到最多的就是學習。而且學習壓力不僅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而且會產生很多軀體化表現,也就是說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甚至生病。

但很多家長不懂這一點,覺得孩子是在裝病來逃避學習。即使真的生病了,治好了也不會耽誤學習。殊不知,這樣治標不治本,孩子的毛病根在心裡,首先要根除孩子對學習的負面情緒。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把幹閒事的時間花在學習上,

什麼學校都能考上了”

孩子的心聲

“雖然我學習不好,但是我學習喜歡的東西的熱情很強烈。我需要尋找夢想的時間,我想尋找自我,但連這樣的空閒都沒有,將我掩埋的是學習。”

留下的傷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考學才是未來最光明的出路。除了學習,做其他事情都是不務正業。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學習本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只是硬要孩子學不適合的內容,學習才變得痛苦。而且學習的興趣是可以遷移的,對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投入的學習熱情,可以遷移到對學科的學習上。

同時學習需要張弛有度。彈簧持續長時間地緊繃,也會失去彈性變得僵直,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人呢?孩子的生活,不能被沉重的學習填得滿格。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調劑一下。給孩子一些喘息的時間,短暫的休憩,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你考上好大學我們臉上才有光”

孩子的心聲

“父母會說你要是不好的話,我們肯定會後悔沒把你養好,會一直自責。”

“拿到成績單,感覺很害怕,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有。但比起自己受傷的心靈,我還要寫反省書讓父母消氣。”

留下的傷痕

學習不好會讓父母顏面掃地。孩子稚嫩的肩膀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揹負上父母的人生價值。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父母總是最無私地願意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人生。孩子學習不好,父母也會覺得愧疚,懷疑自己沒對孩子盡到責任。

但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生活捆綁在孩子身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去尋求自己人生的目標,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300名差生親述:聽到這8句話,我的成績變更爛


“不管怎麼樣,先考上大學再說”

孩子的心聲

“去了大學,就能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以前是想學習都學不了,現在是學不了想學的。暫時放棄現在的興趣,考上好大學以後,才能好好做。”

留下的傷痕

先壓抑自己的全部需求和興趣,只管悶頭學習,考上大學就可以放飛自我,想幹嘛幹嘛。於是很多孩子上了大學無所事事,荒廢了人生最黃金的時段。

拆掉圍牆·療愈悲傷

很多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但學習為了什麼,考大學的意義是什麼,讀完大學以後做什麼,是該好好和孩子交流探討一下。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作者簡介:Lynn,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家庭教育工作者。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