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能源革命直指清潔低碳 需超國界聯合行動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楊中

10月22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交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和國家能源局共同主辦的2019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論壇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中國高度重視能源低碳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革命。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全方位加強能源合作,維護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捷克前總理博胡斯拉夫·索波特卡認為,未來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繼續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資源,全面降低對煤炭和石油的依賴。

全球能源加速轉型

“目前尚有許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無法達到或者尚無法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以內的目標。”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指出,當今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改善人們生活和保護我們星球已成為所有國家的共同目標。自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以來,現在已經過去了4年,全球範圍內可持續發展的勢頭日益漸進。

劉振民介紹,在最新由獨立科學家團隊發佈的 《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中, “普及能源脫碳”被確定為加快實現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的6個切入點之一。根據該報告,將升幅控制限制在1.5℃仍然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這需要能源以及土地、工業、建築、交通和城市的快速深刻轉變。所有國家必須團結一致,加速全球能源轉型。

意大利曼託瓦省省長貝尼米諾·莫塞利認為,減少對環境影響的能源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無疑是第三個千年的挑戰。據全球生態足跡網絡 (GFN)報告,人類在2019年7月29日就已經將2019一整年的地球自然資源預算使用殆盡。在此情況之下,能源生產構成了衡量一個系統可持續性的一大決定性因素。實際上,生產能源主要是使用地下儲存的資源,尤其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而利用此類資源會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所謂的化石資源在今天仍然被過度使用,國際層面上需要各國或各國際組織作出應對這一環境氣候緊急情況的具體反應。

“總的來說,為了抑制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必須不斷開發多種因素間更加有效且創新的策略,協同增效。”貝尼米諾·莫塞利強調。

為共同目標付諸行動

博胡斯拉夫·索波特卡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中人類活動對此產生的影響超過50%。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中,《巴黎協定》將世界所有國家聯合起來,開展實質性全球合作。“在巴黎達成全球氣候治理的長期共同目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努力達到1.5℃的溫控目標是正確的。”

日本能源環保國際促進會會長、CMI株式會社董事長竹川東明指出, 《巴黎協定》確定了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以內,併力爭控制在1.5℃以下,讓世界各國擁有這一共同目標,併為之付出行動。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題報告中提出,雖然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但若要實現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必須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5800億噸以內。

竹川東明說:“按目前的排放實況,十幾年就將達到這一排放總量,因此各國政府、投資者、生產企業以及消費者應超越國界聯合採取措施,共同行動。”

國際能源署在 《2017年能源預測報告》中指出,即便考慮各國為二氧化碳減排付出的努力,到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是398億噸。要實現 “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以內”這一目標,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0億噸,即需要削減80%以上。

竹川東明認為:“作為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手段,節能可以削減398億噸的40%,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削減35%,而且還有CCS(碳捕捉)、轉變燃料、核能等選擇途徑。”

竹川東明強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本世紀勢必行之的工作,一方面全力降低排放,並將二氧化碳作為可用物質進行回收、封存、有效利用、循環利用。另一方面應該充分認識CCUS技術 (二氧化碳的捕集應用與封存)、負排放技術等的重要性。

清潔低碳和電氣化是趨勢

青海省省長劉寧指出,人類在文明發展歷程中不斷追求經濟增長以擴大自由度,能源、材料和科技是其最基本的支撐。化石能源在生產和消耗過程中會或多或少改變和破壞生態,而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這種破壞的嚴重性。“當前,世界能源供給和需求變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逐步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能源供應綜合體。”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寇偉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雖然各國選擇的路徑不同,但總體上都朝著清潔低碳和電氣化的方向推進。”

對此,寇偉談了他的三點認識。一是清潔低碳和電氣化是新一輪能源革命重要趨勢和特點。清潔低碳主要表現為非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和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這是保證能源供應的兩大支柱。中國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為主,實現清潔低碳轉型任務尤為艱鉅;電氣化主要表現為電能利用範圍前所未有的拓展,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大幅提高。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標誌。

二是電網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處於特殊而重要的位置。這是因為中國能源資源分佈與需求呈逆向分佈,需要通過電網進行遠距離輸電和大範圍配置。而風電、太陽能發電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波動性,大規模、高比例併網後給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極大挑戰,需要電網具備強大的靈活調節能力。電動汽車、虛擬電廠、分佈式能源等交互式能源設施大量接入,使電網負荷預測和潮流控制更為複雜,也需要電網有效應對和解決。

三是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為電網賦能,是電網跨越升級的重要途徑。即充分應用各種先進數字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個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推動電網功能、業務、管理全面升級。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产业」能源革命直指清洁低碳 需超国界联合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