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軍用運輸機是什麼?

按照運載能力排,大家可能會想起安-225、安-124和美國的C-5“銀河”,再往下可能大家又會想起美國的C-17、中國的運-20,其實,大家很容易遺漏了一種,那迄今服役已有50週年的安-22“安泰”(北約叫“公雞”)大型運輸機,它運載能力比C-17和運-20都大。

大家都知道,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設計局是重型運輸機的“專業戶”。

上世紀80年代,他們先後發展了最大運載能力超150噸的安-124“魯斯蘭”、超250噸的安-225“夢幻”重型運輸機,後者更是世界之最,其實,安東諾夫並不是上世紀80年代才研發重型運輸機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們就研發、製造了當時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輸機——安-22。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圖片:安東諾夫自留的安-22,遠處是安-225

以古希臘中的巨人“安泰”命名的安-22,在1960年開始發展,為保密最早叫“產品100”。作為前蘇聯的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寬體“大飛機”,安-22的開發速度十分快,在1965年2月於基輔首飛,原型機在同一年參加了巴黎航展,1969年進入前蘇聯空軍軍事航空運輸部隊服役。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一般來說,發動機是新型飛機的生命,因為發動機延誤導致項目進展慢的案例無數,安-22研發速度快,跟一型成熟的大推力渦槳發動機有關係。

它採用了4臺庫茲涅佐夫NK-12MA大推力渦槳發動機,由4個直徑高達6.2米反向旋轉的AV-90螺旋槳驅動,這種發動機正是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用的,單臺推力高達15000馬力(11000千瓦),是當時乃至現在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渦槳發動機,除了圖-95、圖-142之外,還裝備圖-114遠程渦槳客機,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空客A400M所用的TP400渦槳發動機,單臺推力也只有8200千瓦,當然油耗。可靠性等性能要先進好幾個檔次。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好的發動機,是優秀飛機成功的一半。正是4臺巨無霸渦槳加上大直徑機身設計,安-22創下了60年代軍用運輸載重的多項紀錄,而且它還具備在未鋪設的土跑道上降落的能力,比開闢戰略戰術運輸機概念的C-17早了幾十年。

“安泰”最大運載能力高達80噸,可載29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202名傷員或150名傘兵,同時期美蘇的主要運輸機安-12和C-130,都只有20噸左右,C-141也只有30-40噸,只有1970年批產的美國洛克希德C-5“銀河”,以超120噸的驚人載重量,很快壓倒了安-22成為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大的重型大型運輸機。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安-22一共生產了68架,產量並不大,但比起只生產了55架的安-124和1架的安-22來說,算是比較多產的。該機曾經是前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使用的最大型軍用運輸機,把大批的戰略物資運抵阿富汗喀布爾、巴格拉姆、坎大哈等主要軍用機場,而安-124在1987年才量產,並沒有參與這場戰爭。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現在,安-22仍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截至2018年12月,在特維爾米加洛沃機場的第12軍事運輸航空兵師有6架安-22服役,由於俄羅斯空軍和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的安-124巨型運輸機數量也不足,這些安-22仍然在服役,畢竟,安東諾夫已經是昔日兄弟、今日仇敵烏克蘭的製造商了,退役一架就沒得補上了。

這種老式運輸機服役50年,運載能力超過運20,俄軍捨不得退役

安-22雖然沒有安-124、C-5“銀河”先進,但總算是開了巨型運輸機先河了,此類運輸機,我國迄今仍是空白,戰略空軍必備的技能——戰略空運,我們仍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