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灵石篇(二)专访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建雄:农村资源需多层次激发

系列报道之灵石篇(二)专访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建雄:农村资源需多层次激发

系列报道之灵石篇(二)专访灵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建雄:农村资源需多层次激发

6月底,山西晚报“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采访团走进灵石县,在县政府,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刚刚履新4个月的县长郭建雄。对于灵石县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郭建雄县长表示,由于农村资源的综合性特点,激发农村资源需要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地进行激发,其中涉及的不仅是土地和水利,更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

山西晚报:灵石县地处汾河侧畔,山多地少,农业基础相对薄弱。那么,灵石县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郭建雄:灵石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下辖6乡6镇3个社区,278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27.2万,是全省首批转型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4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65元和17400元。

灵石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资源为重,县域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71.3%,是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现有煤炭企业44户,核定产能3350万吨。

在农业方面,灵石是“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林总面积30万亩,丰产年产量可达1200万公斤;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种植品种20余种。同时,灵石的工业增加值占到晋中市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东方希望、中煤集团、汾西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均在灵石设厂。另外,灵石是晋商文化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家大院、石膏山和红崖峡谷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8.3亿元。

山西晚报: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灵石县都做了哪些工作?

郭建雄:去年5月2日,晋中市发出“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的动员令,对土地综合整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林业扩规增效三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灵石全力落实,确保攻坚行动高效开展。

目前,灵石县项目和城市建设用地,大部分占用的是高等级土地,全县可开发为高等级土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补改结合,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足“占优补优”需要的粮食产能,缓解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土地供给能力过程中,一方面抓土地开发整理,一方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要实现乡村振兴,保障经济发展,必须在兴水治水上做足文章。近年来,灵石县生产生活用水急剧增长,在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除了实施县域小水网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还加强了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此外,林果产业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灵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托底产业。近年来,灵石将核桃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主攻方向持续推进。目前,全县核桃林面积达30.2万亩,农民人均2亩,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去年成功申报了省级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

山西晚报:作为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产煤大县,灵石县的农业资源“先天不足”。那么,在攻坚行动中,灵石县遇到了哪些难点?是如何解决的?

郭建雄:当前,灵石县正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先行区、特色县建设,激活农村资源是基础。但从实际情况看,全县耕地“量少质低”,共有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5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且95%以上为中低产田,土地产出率不高。水资源“先天不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4432万立方,人均不到300立方,不达全国人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林业“效益不高”,全县林地面积111.6万亩,2017年林业实现增加值889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乡村振兴的短板和弱项依然十分明显,特别是基础资源未被激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活资源、打牢基础已成当务之急、现实所需。

为应对这些难点,全力推动攻坚行动落实,灵石县除了精心组织实施,保障资金投入,也通过强化督导考核提高效率。

一方面,县委、县政府把“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县里专门成立了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亲自上手,亲自操盘,谋划项目、协调问题、组织推进。

另一方面,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激活农村资源、实施工程项目,资金优先安排,投入足额到位。去年以来,仅涉及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财政资金安排达1.38亿元,县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的资金累计达5.3亿元。与此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PPP模式推进东山供水小水网工程和中部引黄小水网工程建设。

此外,严格实行“月督查、月通报”制度,重点对责任落实、投资完成、协调推进、工程进展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程督办、问责问效、倒逼落实。将攻坚行动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工作迟缓、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任务落地生根。

对于灵石目前的状况而言,农村资源匮乏,“就农业抓农业”比较困难,这同时也需要结合现状,用工业反哺农业,根据灵石县的实际做好“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具体而言,灵石当前的企业占地比较多,通过企业对农业进行一些补偿,从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最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山西晚报:按照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领导组要求,整个行动“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那么,灵石县目前的进度如何?将如何继续开展?

郭建雄: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灵石县的土地开发整理三年总任务是5428.43亩,去年,灵石县实际完成2188.43亩,正在组织验收;今年确定了在7个乡镇17个行政村实施3240亩,目前现正在开展勘测、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来说,灵石县并非全市重点打造的示范区,任务较少,三年总任务是7.85万亩,去年已完成3.89万亩,今年计划完成4万亩,提前完成目标任务;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来说,去年灵石县的任务为1175.86亩,2019年到2020年未下达任务。去年,全县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2项,拆旧复垦区总规模1175.86亩。其中,交口乡等8个乡镇、5个村项目建设规模728.14亩(可新增耕地520.6125亩),目前已通过市级验收;两渡镇等5个乡镇和林场项目建设规模447.72亩(可新增耕地253.63亩),目前复垦完成,正在准备资料验收。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县域小水网工程主要包括两个工程:一个是东山供水小水网工程,另一个是中部引黄小水网工程(包括前进水库)。通过两项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高供水能力,按照任务要求,从2018年至2020年,灵石县需新增供水量1900万立方,其中,去年需新增供水量600万立方,今年需新增供水量600万立方,到2020年总供水能力达到6618.8万立方。按照要求,小水网项目要在2020年前基本建成。目前,前期手续基本办理完毕,东山供水小水网和中部引黄小水网项目已由县发改局批准立项;前进水库项目也由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灵石县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三年任务为17万亩,去年已完成7万亩治理任务,今年确定实施6万亩,目前完成1.53万亩,其余正在加紧推进。而加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工作,晋中市未向灵石县下达任务,但考虑到现实所需,灵石县自加压力,确定三年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去年1000亩的目标任务已完成,其余正在加紧推进。

在林业扩规增效方面,灵石县的种苗培育工程三年总任务为4200亩,去年和今年分别完成2000亩,2020年计划实施1400亩。林果产业增效工程三年总任务:新发展干果经济林2.4万亩,每年新植8000亩;改造低产低效林5.25万亩,每年改造1.75万亩。其中,在新植核桃林方面,2018年、2019年两年已新植核桃林1.96万亩,2020年计划完成5000亩。在改造地产低效林方面,2018年、2019年两年已改造6.3万亩,2020年计划改造2万亩。

山西晚报:下一步,灵石县将通过哪些工作继续促进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

郭建雄:激活农村资源,为农民增收和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才是落脚点。对灵石的很多农民而言,不少人通过在村子附近的煤矿打工就可以增收,并不太重视耕地,这就需要通过激发农村的活力,增加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另外,激活农村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集体收入,但灵石县有不少村子是“空壳村”,根本就没有集体收入,有的农村集体经济则不够规范。下一步,灵石县会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在土地确权后,通过提高土地收益来帮助增加农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最终带动农民增收。

农村资源本来就是综合性的,激发农村资源需要从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地进行激发,也并不能一蹴而就。土地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当然最重要,除此之外,学校等不少此前被废弃的公共设施需要重新修建利用,在体制机制方面也需要逐步理顺。如何搞合作社?如何搞“公司+农户”的形式?怎么将农村资源盘活?找什么样的人去牵头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这都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地研究。

未来,灵石县会将核桃产业和鲜花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静升镇有一个大学生村官,自己搞了38个大棚的鲜花种植,市场前景相当广,去年产值已达600多万。如今,灵石县已经通过贴息贷款支持其扩产,县农业局正在制定具体方案,希望通过有效支持,带动当地农民,形成更大的鲜花产业,甚至形成更大的产业。

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而不能与其他县市过于同质化。其中,产业是基础,机制是关键,包括组织保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市场培养等一系列的机制,均需要进行细化,这都是灵石县需要进一步做的。

采 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珍

摄 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